沉默也会歌唱

沉默也会歌唱
作者: 绿妖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1.70
折扣购买: 沉默也会歌唱
ISBN: 9787549561032

作者简介

绿妖,县城青年,现居北京。做过工人、时尚编辑、电台主持人、老师等。出版有散文集《我们的主题曲》(2004)、小说集《阑珊纪》(2008)、长篇小说《北京小兽》(2012)。

内容简介

说到北京,亮起的第一个画面,2001年11月22日 ,小雪。赖声川的《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小雪夜 未下雪,但极冷。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现场”,头 一回与许多人一块儿,在一封闭空间,笑声朗朗地看 一个剧,虽然笑得悲凉。散场后,长安大戏院前的地 下通道寒风刺骨,人们低头急行,或眼疾手快地从人 群中逮个熟人一起吃饭。我的饭局有程灵素姑,还有千里迢迢赶来的海口文学青年二黑。他 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坐飞机看演出的人。已是熟极的 网友,真人相对,竟是陌生。我静静听他们如数家珍 ,谈“表演工作坊”。这是我头一个北京饭局。 原来,北京是这样的。 那时我刚到北京,房间十平方米,一桌一椅一床 一书架而已。据说要拆迁,房间里没安电话,厕所老 旧,一副临时气氛。但它有一个白色阳台,以一扇瘦 削修长的门与外界相隔,门刷着古雅的棕漆,高处镶 玻璃方格,掩着白色布帘。我常在深夜推门,往楼下 的马路上看。北京的深夜,路灯还是亮堂堂的,永远 不会一片漆黑。这对一个刚到北京的、有着不稳定的 神经、不稳定的睡眠、不稳定的情感的年轻人来说, 是莫大安慰——你失眠,世界也醒着。黯淡的马路, 犹如一幅宽银幕幕布,时有汽车经过,也有醉汉。还 曾有人在楼下深夜伫立,但那晚我睡着了,毫不知晓 。我是八月份来的,到十月,在一个杂志社工作。而 秋季是北京最好的季节,走在街上,迎面吹来淡金色 的风,荡开衣襟。光线里仿佛有细细的金沙,干爽明 亮。这是别处没有的风。用《日瓦戈医生》中的一段 话来形容被这风吹过的感受:“整个空间是如此清明 透澈,似乎为你打开了洞穿一生的眼界。这种稀薄空 寂的感觉,如果不是如此短暂,而且只是在秋季短短 的一天的末尾、接近提早到来的傍晚时刻出现的话, 那真是难以忍受的。” 之前,我在县城一所变电站上班,上一天,休三 天。主要工作是用拖把清洁值班室地板及黑色皮革绝 缘垫。时间太充裕了,对于一个县城青年来说,充裕 到让人绝望。我拿这么多时间干什么?县城太小,像 一件不合身的外套,像紧身衣,捆精神病用的。县城 的夜晚,过了十二点,只有我的窗户还亮着灯,视线 所及,一片漆黑。这漆黑也让人发疯。 我只是嫌故乡太小,但命运给了我一个巨大的、 巨大的城市。 很多人对北京之“大”印象深刻。头一回去航天 桥“九头鹰”参加饭局,出租车开啊开啊,始终在水 泥高架桥上行驶盘旋,从这个角度看,北京城荒凉, 可怕,没有人气,像太空城。开呀开,我睡了一觉还 没到。大得让人仓皇。 我给许多时尚杂志写采访,每月写近一万字外稿 ,能有三千元的稿费,加上三千元工资,这是很大一 笔钱。我的房租才三百块。办公室是独栋小洋楼,在 东四九条胡同里,深棕色木地板,踩上去,犹如老式 风琴的风箱,发出温柔悠长的声音。同事都下班后, 我几乎每天写到晚上十点四十五,赶115路电车回家 。陪伴我的只有北京的风。冬天,北京会有狂风。它 们尖利地溜着电线在空中怒飞,声势之大,仿佛窗外 立起一个海洋。我侧耳听一会儿,继续写。这时网上 ,开始有人直播饭局盛况,都有谁,喝的什么酒。我 扫一眼,继续写。有时写到晚上,下雪了。立在窗户 前看一会儿,继续写。看门的大伯觉得我很辛苦,比 任何人都辛苦,每次都同情地冲我点点头:下班啦? 胡同两侧是青灰色的平房,有月亮的晚上,月亮 也是青灰色的。所以没月亮时,我走在青灰色的胡同 里,也像是在走在月之清辉中。整个平安大道就是一 条青灰色的大街,这还是陈希同时代统一刷的颜色, 虽然这种整齐划一为美学家诟病,但在那时,这条大 街是我的游乐场。再往北,或南,东直门大街有热闹 的东方银座,天安门长街有奢华的国贸西单王府井, 平安大道夹在中间,是一个落寞的存在。不喝酒的日 子,我和朋友一起散步,走上几公里,身边是绵延不 绝的青灰色的砖墙。作为背景,它们足够安静。走累 了,就坐马路牙子上,继续聊。那时的我们有说不完 的话,像要把自己倒出来,剖开了给朋友看。一定是 颠倒。在青春期,我活得像中年人;而在二十多岁的 那段日子,我现出青春期的种种症状,包括,怀着巨 大而盲目的热情,包括,急切想把自己剖开了给朋友 看。平安大道是单调的,一直是统一高度的平房,一 直是青灰色的两岸,一直是宽阔的街道,还有街道边 的路灯。但是,如果你跑起来,路灯就会像海洋,把 你托在水面。这是我一个朋友告诉我的。P3-5

1.这是一本你我都会感同身受的书。

你只身在异乡打拼,在暗夜里痛哭;你在父母的争吵里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幸,长大后一直在缝合心理废墟,整个青春是一场漫长的救灾;你感觉在某个阶段,人生的路好像都断在眼前,你想改变,却深觉无力;你在贫瘠中长大,受着蒙昧的教育,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青春被谁偷走,你丢失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几年。

是的,它讲述的就是我们难以面对的痛楚和自我救赎。

2.这本书,是一个人的大城漂泊记,是一代人的青春出走书

绿妖作为一个外地青年的标本,用自己的十年的生命写就了这本带着温度的书。她在这个城市如何努力,如何挣扎,如何沉默,如何奋起,她所遇到的尴尬和难堪,无所隐瞒,力透纸背,让你惊讶和震动。

当年,家中变故,她以本能的趋光性,想要逃离。离开亲人,离开故乡。多年以后她重新打量,发现自己和许多人一样,都是“流水线上的残次品”,但此时她却醒悟:“每个人有他独特的挫败。挫败是我的起源,我的出身,我此生的功课。”

3.十年积淀,厚积薄发。她的文字,“有着一种飞扬的疼痛”。

作为第11届华语传媒大奖的年度新人提名者的绿妖,其文字令人过目不忘,“有着一种飞扬的疼痛”。她“正在向着萧红、林芙美子那样的作家靠近”。由其小说《少女哪吒》改编的电影入围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及第51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

这本散文集跨越绿妖的十几年的光阴,在作者笔下,她和小城、大城之间的关系,对于命运的对抗、接纳、厌倦、吸引,显得格外复杂而迷人,堪称她生命中最纵情的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