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故事(精)

人类的故事(精)
作者: (美)房龙|译者:白马
出版社: 吉林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人类的故事(精)
ISBN: 978756922760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舞台布景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之下。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向何处去? 慢慢地,但凭着坚忍的勇气,我们把这个问号一步步 推向遥远的界限,越过地平线——在那儿,我们希望能找 到我们所要的答案。 我们还没有走出多远。 我们所知的仍然非常有限,但是我们已经达到了这样 的境地:我们已经能够(以相当的准确性)猜测出很多事情 。 在这一章里,我将根据我们现在深信不疑的知识告诉 你们,当人类第一次出现之时,舞台布景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把动物在地球上得以生存的时间表示为一条 线段,那么用一条细小的线,就可以表示人类(或者多多少 少类似于人的生灵)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 人类是最后一个登场的,但却是第一个运用自己的大 脑来达到征服自然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研究人类 ,而不是研究猫啊狗啊马啊或任何别的什么动物——尽管 就这些动物自身而言,也都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进化过 程。 就我们所知,在最初始的时候,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 是一个燃烧着的大火球,是浩渺的宇宙之海中一团小小的 烟云。慢慢地,经过了几百万年,地球的表面烧光了,外 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岩石,如注的大雨一直在下,击打在 这了无生命的岩石上,磨蚀了坚硬的花岗岩,并把泥沙冲 人山谷——在冒着热气的地球上,这些山谷隐藏在高高的 悬崖之间。 当太阳破空而出时,最后的时刻来临了,它看到这个 小星球上有几个小水洼——这些小水洼后来发展成了东西 半球上的浩渺海洋。 然后有一天,伟大的奇迹出现了。本是无生命的东西 ,却创造出了生命。 第一个包含生命的细胞漂浮在茫茫海水之中。 在几百万年的光阴里,它都毫无目标地随波逐流。但 是就在这一漫长的时段里,它萌生出一些习性,使它得以 更容易地在处境恶劣的地球上生存下来。这些细胞中,有 些最喜欢待在湖泊和水洼的黑暗深处。它们在水中沉积的 淤泥里扎下根(淤泥是雨水从山顶上冲下来的),于是它们 成了植物。其他的细胞则喜欢四处游走,从而长出了奇怪 的有关节的腿,就像蝎子一样,开始在海底爬行,它们的 周围是植物和像水母一样的淡绿色生物。还有另一些细胞( 覆盖着鳞片),依靠游泳动作,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 方找寻食物。渐渐地,它们使海洋里充斥了无数的鱼类。 同时,植物的种类也日益繁多,它们开始寻找新的家 园。海底空间已经不够它们居住了。它们不情愿地离开了 水,在海滩或山脚下的泥岸上找到自己新的家园。一天两 次,大海的潮汐用咸咸的海水将它们淹没。而其余的时间 ,这些植物尽量去适应不太惬意的环境,努力在覆盖地表 的稀薄空气中生存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适应,它们学会 了如何在空气中活得和在水中一样舒服。它们变得越来越 大,长成了灌木林和树丛。最后,它们学会了盛开芳艳的 花朵,吸引忙碌的大黄蜂和鸟类前来,把它们的种子带到 远方的角角落落,直到整个地球都覆盖了绿色的草原,或 是沐浴在大树的浓密树荫之下。 可是有些鱼也开始离开大海,尝试用肺来呼吸,就像 以前用鳃呼吸一样。我们称这类生物为“两栖动物”,意 思是它们能在陆地上生活得跟在水里一样自如。从你面前 的路上跳过的第一只青蛙就能告诉你,左右逢源的两栖生 活是多么的逍遥如意。 这些动物一旦离开了水,就逐渐适应了陆上生活。有 些成了爬行动物(这类生物像蜥蜴一样爬行),与昆虫共享 森林的寂静。为了能在松软的土地上更快地移动,它们的 腿日益发达,个头也越来越大,直至全世界都遍布了这样 一些庞然大物(生物学手册称之为鱼龙、巨龙、雷龙),它 们一直长到三四十英尺①,能像大猫耍小猫一样地逗弄大 象。 爬行动物家族的某些成员开始了树上生活(当时的树木 常有一百多英尺高)。它们已经不需要用腿行走,但它们必 须迅速地从一根树枝移动到另一根树枝上。因此,它们把 自己身上的一部分皮肤变成一种类似降落伞的东西,从体 侧一直延展到前脚的小脚趾。逐渐地,它们在这个皮降落 伞外面覆盖上羽毛,把尾巴变成转向杆,从一棵树飞向另 一棵树,成了真正的鸟类。 此后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所有的大型爬行类动物在 一个很短的时间内灭绝了。我们不知道原因。也许是因为 气候突变,也许是因为它们已经长得太大,既不会游泳也 不会行走和爬行,眼睁睁地看着巨大的蕨类植物和树木, 但就是够不到,于是便饿死了。无论原因何在,持续了上 百万年的巨型爬行类动物的古老帝国算是完结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