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博弈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作者: 米苏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0.70
折扣购买: 博弈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ISBN: 9787518037674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不完整的信息会误导人 英国的《泰晤士报》曾经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世界**的可口可乐和雀巢公司称他们共同研制出了 一款能帮人消耗卡路里的饮料——Envige。消息一经 传出,立刻就遭到了营养专家的否定,他们声称这个 消息是在误导消费者。 两家公司的研究人员称,这个饮料是复合型饮料 ,它们中的一些成分是从绿茶和咖啡因中提取的,能 够有效地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消耗热量 。然而,健康专家对这方面一直持怀疑态度,他们认 为饮用这些饮料可能会让人兴奋,对于心脏病患者十 分危险。 临*试验表明,饮用3罐这样的碳酸饮料,平均 可消耗106卡路里的热量。可是,3罐这样的饮料中含 有咖啡因,相当于3杯黑咖啡,这显然对人体健康不 利。**营养学家安德鲁·普伦迪斯表示:生产商正 在向消费者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是依靠这些饮料 能达到减肥的效果,这是一种误导。 虽然各路专家们纷纷反对,可厂家还是大批量地 生产了这些饮料,且用了多种口味来吸引消费者。多 数消费者也很买账,他们认为不用运动、节食,畅快 地喝饮料还能消耗卡路里,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不在乎饮料里有多少咖啡因,*不在意专家的提醒。 坦白说,在夏季减肥的热潮中,你有强烈的减肥 **,面对这样一款饮料,你愿不愿意尝试一下?相 信很多人都会说“是”。为什么*多数人都会作出这 样的选择呢? 其实,这里面牵扯到了信息博弈的问题:看谁说 的信息*吸引人!就拿那款减肥饮料来说,虽然营养 学家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可似乎对消费者没产生什 么影响,消费者*关心的是这款饮料带给自己的奇迹 ,哪怕要摄入很多咖啡因,也愿意尝试。 就商家而言,他们向消费者传递出的信息其实是 不完整的。换句话说,就是只让人看到商品美好的一 面,至于缺点和瑕疵,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慢慢了 解,精明的商家是**不会主动传递出来的。这样一 来,消费者就只接收到了不完整的那部分信息,至于 信息是对是错,**忽略了。 记得有一句广告词叫“欧典地板,真的很德国” 。哇,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挺有品质的,认为它是德国 生产制造的?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商家抓住了人 们对品牌和品质的追求,向消费者传递出了一条错误 的信息,消费者又不太了解厂家的情况,就依据广告 传递的信息对货物进行判断并做出选择。 这说明什么呢?信息虽然有多种传递方式,可对 于传递信息或接收信息的人来说,只有一种理解方式 。传递信息的人想要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而接收信 息的人,往往会顺着传递信息的人的目的,去认识和 了解一些事物。 回想一下过去的经历,找出那些“为什么感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