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精)

无问西东(精)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无问西东(精)
ISBN: 9787545549898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内容简介

我的童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 灰黄。 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 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 是“朝廷”二字。当时的乡下人管当皇帝叫坐朝廷,于是 “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别名。我总以为朝廷这种东西 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极大权力的玩意。乡下人一提到它, 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总之,当时皇威犹在 ,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 我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 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当 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他的 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 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 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我们家据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 过比较好的日子。可是我降生时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 父亲的亲兄弟共有三人,最小的一个(大排行是第十一, 我们把他叫一叔)送给了别人,改了姓。我父亲同另外的 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 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 多么困难,概可想见。他们的堂伯父是一个举人,是方圆 几十里最有学问的人物,做官做到一个什么县的教谕,也 算是最大的官。他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待他们很 不错。可是家庭大,人多是非多。他们俩有几次饿得到枣 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还是被迫弃家(其实 已经没了家)出走,兄弟俩逃到济南去谋生。“文化大革 命”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那一位臭名昭著的“第一张 马列主义大字报”的作者,惹得她大发雌威,两次派人到 我老家官庄去调查,一心一意要把我“打成”地主。老家 的人告诉那几个“革命”小将,说如果开诉苦大会,季羡 林是官庄的第一名诉苦者,他连贫农都不够。 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 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叔父最终站住了脚。于 是兄弟俩一商量,让我父亲回老家,叔父一个人留在济南 挣钱,寄钱回家,供我的父亲过日子。 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 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 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 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 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 脚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 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 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 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 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特别 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 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 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