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用来听的(精)

世界是用来听的(精)
作者: 李立宏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世界是用来听的(精)
ISBN: 978756572425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这次不能再像从前。” 其实自从看到《舌尖》文稿以来,我就已这样考虑过 ,只是还在思虑此事该如何告诉他们,没想到陈晓卿竟然 就这么抢白了。 “我懂,不用再说了。” 短短几秒,自己的反应,竞也如此地直接。但是*没 想到的是,从此,他真的不再提这句话,似乎他相信,我 全懂了他那句“从前”包含的所有意义。 确实如此。 我与《舌尖》的缘分,似乎是注定的。而其中*珍贵 的,是难以捕捉又真实存在的——默契。现在想来,这种 默契很有意思。陈晓卿竟然就这么笃定,我的想法会与他 一致,或许是多年的相识,虽然并无频繁交集,但是共同 经历的时光是那种默契的源头,源源不断地随着我们的人 生一同生长。 还记得看到《舌尖》文稿的时候,我仿佛被磁石吸引 住了,突然间那些人和食物的故事跃然纸上,人物、环境 、美食、声音、味道等画面,不断在我脑海中自动生成, 行云流水般自在顺畅,我忽然就产生了一种感觉,或者可 以说是一种创作的**。 它就像是潺潺的溪水,舒缓而让人轻松;它有着特殊 的奇趣效应,让我充满着好奇心去面对创作;它的完整度 、流畅度,它的画面、文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时候,它让我觉得自己与观众在相同的位置、在同一 个视角上,观看着同一个画面,感*着同一种味道。它, 就是《舌尖上的中国》。 我想机遇就在眼前,我一直希望的改变,另一种状态 的自己,*加专注的、自由的、放松的、不一样的、*加 自然的声音,就像食材那样,天然地在泥土中生长,*终 又回归于自然。那些印刷在纸张上的铅印,诉说的是用味 道垒砌的故事,是用人、食物和自然创作的乐章。 这就像是褪去曾经绷紧、厚实的战衣,用另一个声音 ,去诠释一个个充满了温度的故事。 那时,我心中的某种能量似乎被点燃了。陈晓卿和团 队的默契,*让一切就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并顺理成章 地进行了下去。现在想想,我仍然还记得**集《自然的 回馈》中,关于松茸部分的描述。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 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 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 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 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 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这是一个完整情景的描述,不仅讲述“吃”与“食物 ”的故事,*多地像是普通人*常的叨念。读到文字时, 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曾经接触过的有关藏民生活的照片与电 影,心中对这些文字有了些*初的画面:一对藏族母女, 她们深入丛林,与自然对话,去寻找给人类的“礼物”。 那些朴素的人,对于自然,对于食物,平实而执着。 这些思考,让我感觉自己正在无限接近于某个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