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图说天下国家地理 走遍中国

(新)图说天下国家地理 走遍中国
作者: 霍晨昕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29.90
折扣价: 16.20
折扣购买: (新)图说天下国家地理 走遍中国
ISBN: 978722010920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颐和园 古老的京城,斑驳的红墙,嶙峋的山园……任时光荏 苒,这注定是一座古市卜悠然中被满腹沧桑浸染的城市, 却在前行的途中,愈加容光焕发。道路两旁的月季娇艳地 盛开,园中的牡丹优雅舒展,一座座皇家园林,在太平盛 世中,更显出无穷无尽的韵味。 颐和园,山清水幽,景色秀丽。它坐落在北京城的西 北郊,因为京城的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因而成为名副其实 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这片土地集帝王将相万千宠 爱于一身。1764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 盛世,颐和园始建成。它原名清漪园,最初只是帝后宫妃 们休闲避暑的场所。雍正帝继位后,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 中,连同政务、读书、游乐一并在此进行,如此,这里逐 渐成了政治和娱乐的双重中心。“颐和”的本意源自“颐 养太和”。1860年,颐和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 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军饷对其重修,并改名为颐 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除了紫禁城,这里 是晚清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更是中国近 代史的重要见证。 颐和园占地约308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 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和意境 而建,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迄今为止保存得最为 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 “虽由人作,宛白天开。”在造园艺术中,颐和园无 愧于其“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名,集万家之大成,尽显 皇家园林的恢宏富丽,同时充满了和谐自然的盎然生趣。 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诸多人工景观与周围的 自然山峦、粼粼湖面交相辉映,颐和园在中外园林艺术史 上占有显著地位,自然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规模宏大,是颐和园景区的第一大特色。在由万寿山 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的景区中,水的面积便占到3/4。园 内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景点建筑百余座,院落20余处。 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 台等,都是后人游览时必观的景点,可谓世界建筑文化中 的珍品。 未进颐和园,就已经被它雄伟的气势所感染。大门两 侧傲然伫立的两座狮子,公狮右爪握球,象征一统江山; 母狮左爪扶幼,象征母仪天下。走入大门是一对猪猴石; 走进第二道大门,万寿石映入眼帘,万寿石后麒麟现身。 在颐和园,世界上唯一一对“龙在下,凤在上”的雕塑, 象征着慈禧太后至高无上的权力。 再往里,长廊显现。颐和园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长廊, 1992年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它位于万寿山南麓, 全长有728米,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700余米的游廊 中,绘有图画上万余幅,将传统故事、山水风景、花鸟鱼 虫置于画中。 长廊穿过佛香阁。佛香阁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皇 室在此烧香。它位于万寿山前的山腰处,建在一个21米高 的长方形台基之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 36.44米,8根巨大擎天柱支撑其间,结构复杂却异常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