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海大学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在天边--风中岁月/二十一世纪中国作家经典文库
ISBN: 9787563059713
生命的留声机 罗伟 我的记忆力差极了,且不说我忆不起十年二十年前的事,且不说我记不住路号、地点和时间,且不说我想不起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单单是一两分钟之前发生过什么,我都难以想起。我的记忆力几乎达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可是,我还未衰老啊。阿尔茨海默病应当不会在我三十岁这个年纪就袭而侵之吧? 然而,有些东西,尽管我记不住,但未曾在我的记忆里消失过。只不过,它藏在了一个深深的记忆的匣里,被妥善地保管着。当有**,它被某样东西触碰时,那个紧闭的口子便会悄然轻启,里面的东西便会轰然而出,冲击你的情感之阀。 比如说,我存着一本旧相册,它记录着我的过往。当我不经意间翻阅那陈旧的相册时,往事便会翩然而出,我就会被飞出来的人生与情感记忆感慨得唏嘘万千。比如说,我珍藏着学生时代友人送我的一张小贺卡、一封书信,平时不看倒罢,只要有**,翻抽屉触碰到它们,曾经的记忆又会让人情不自禁了。又比如说,我存着学生们送给我的一张张小贺卡。有**,你去看看它们吧,那些稚嫩的字迹,会把你柔软的心击倒,粉碎,让你的记忆与情感都沉浸在那样的碎片当中,不能自拔。 于是,我知道,尽管我的记忆渐渐退化,但是,我的情感仍在, 我的心仍在。我的人生与情感都被记载于那些相片、贺卡与书信里去了。不仅如此,它们还留存于天地自然之中。 有**去往郊外,清风、泥味、草香扑面而来,忽见简陋的砖瓦房成排立于眼前。于是,平时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的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倏地在我脑海里闪过,那样清晰,那样真切。我看见了我儿时的房子—坐落于山脚之下,矮小,简陋,黑暗;我看见了许多个晚上,点着一盏灯,母亲在一旁微笑着看我做功课;我看见了母亲在屋后山脚下辟了一片土地种菜,那萝卜、红薯、南瓜大得喜人;我看见了我和哥哥爬山、捕蝴蝶;我听见母亲在山脚喊,回来吃饭了……记忆与情感冲破那扇门,让人泪眼蒙眬。 那**,红日浑圆,紫霞漫天。我坐到台阶上,要在夕阳隐去之前欣赏黄昏。可是,一坐定,我的脑子里便突然记起了什么。多少年前的一个傍晚,也是这样的红日,也是这样的晚霞,我一人坐于校园的台阶上,捧着刚刚收到的那枚画有大大的心的贺卡。人已寥寥, 我就那样坐着,与夕阳为伴,与红霞交心,直至夜晚来临。那样的心境、那样的情感,轻易回忆不起来,却因了一抹斜阳,什么都想起来了。于是,心便会被夕阳浸湿,柔柔地疼。 记忆还会保存在雨里。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情全都交付雨中,不论是晨雨、夜雨、微雨,还是大雨,一听便有一个故事,一听便有一份心情。记得有一次,同学们去春游,我托故不去,他们温暖幸福, 我却寒冷落寞地骑着自行车在雨中飞驰回家,雨把我的衣裳淋得湿透了,我的心也被淋得湿透了。有一次,下着滂沱大雨,我衣裳单薄, 却非要在雨中独自漫步。结果,一回宿舍立即生病。老师得知,以为我没有衣服穿,便把她的毛衣送给我,可是我死活不穿,她一次次地尝试着温暖我,我却一次次地辜负她。 那个不知愁的年月里,我错过了许多应当珍惜的东西。可是,当我想回时却回不去了,想抓也抓不住了。这时才明白,那些东西,真的在我的生命里消失了。 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全部被我的疾病抹去,只有那些固执的情感被保存在身边的物与景致之中。当那样的景与物再现,记忆便会再现。于是,年少时的那些友人、亲人、师长,关爱过你的人,以及你喜欢过的人,都会向你走来,让你温情,让你心疼。 原来,上帝给我们每人都预留了一部留声机。一屋一瓦,一花一草,一云一雨,都是我们生命的留声机。它承载着我们的过往,记录着我们的情感,保存着我们的人生。 我想,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或许可以这样:闲坐台阶看风景,静坐门前赏晚霞,呆坐窗前听风雨。于是,一辈子就这样被你重新捡拾起来了。你的生命里那些重要的人、重要的事、重要的情会再次莅临你的生命。你会感觉到,因了他们,你的人生才会变得充实,才会变得诗情画意。因此,你才明白,你的生命因了他们,才获得存在的意义。 而我们年轻的时候,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好好珍重你要珍重的人与情吧。这样,到了老的时候,留声机才不至于淌出忧伤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悲壮的《悲怆交响曲》,而是流淌出如水的《夜曲》、如华的《月光》。 是的,那是月光如水的声音,是月光如水的情。那是人生如歌的行板。 这声音,这唱片,是你所珍重的人留给你的,是他们送给你的人生礼物。他们想让你在生命*重要的时刻能借此回忆你充实、温情而又华美的一生。 捡脚印 罗伟 我们在世间行走的时候,总是把目光朝着远处的方向,总认为美好的东西一定就在前方。于是,步履便匆忙起来,心也跟着匆忙起来。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前面一个又一个站点,却把身后一处又一处风景远远地抛却,不再张望。 然而,当我们的旅程行将结束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已无力行走。远方无穷尽,而人生却有穷时,我们匆忙的步履和喧嚣的心不得不停歇下来。于是,我们才得以回头望望曾经走过的蜿蜒、漫漫的小路。那一个又一个深深浅浅的脚印在你我视野蒙眬处隐约闪现。 于是,你看到了你的过往;看到了你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你看到了你生命中已去而如今却重现的人;你看到了年幼的无知、青春的无畏和中年的无奈…… 于是,你回想,你曾经辜负过谁,爱过谁,在意过谁,谁曾经在意过你,眷恋过你,你曾经犯下了哪些荒唐与幼稚的事,你的一生究竟有多少分量…… 于是,我们便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会因自己人生的厚重而喜,会因曾经的荒唐与幼稚而叹,会因曾经的“不在意”与“错过”而怅惘…… 才明白,人的一生,占据*大分量的是一个又一个你熟悉的、抹不去的人与情;我们会知道,自己错过或拥有过多少珍贵的东西。我们也知道,曾经的你是否太注重物与利,以至于忽略了*值得珍惜的人与情。然而,不论如何,那一切都已成为过往。 于是,我想,与其把人生当成一个行走的过程,不如把它当成一个捡脚印的过程。有人说,人在死的时候,他的魂要把生前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重新捡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要把生平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纵然桥已坍了,船已沉了,路已翻修了,河岸已变成水坝,他的脚印仍会一个一个浮上来。 然而,何必等到离开人世后才去做这件事呢?我们为何不在尘世间完成这项任务呢?一路行走,一路捡拾,一路歌唱。如此,你便不会只顾前方的风景,而忽略了身旁的人与事,你便会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个足迹,让你的足印显得清晰可辨,显得*厚重。于是,你的足音便如空谷回音,浑厚、清脆而邈远,你的人生也因此厚重了起来。 如今,虽未老去,我却要筹划捡脚印这档子事了。我得准备一个大大的箩筛,一路捡来一路筛。一筛筛清斑斑尘渍,二筛筛空幽幽黑暗,三筛筛除条条影子,只留下尘世里的一路花香。到*后,把它们放在我私人的角落里,芬芳四溢。当我走不动的那**,我便会把它们重新取出来,捧于手心。于是,童年的梦想、少年的花雨、青年的人生、中年的厚重,全都呈现在我的手心。那一个个深深浅浅、大大小小、轻轻重重的足印被我串联起来,缀成一条长而馥郁的花环。 当我们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炉火旁打打盹,取下这串足印,挂于我们的胸前,或捧于我们的手心,慢慢嗅,慢慢想。我们可以想他或她眼神的柔和,可以想他或她昔日的身影,可以想他或她给我们留下的数不尽的绵绵情致。于是,我们的一生便在芬芳中悄然落幕…… 青春就是疯狂地奔跑 罗伟 我借用职教学校的教室给学生上课,学生还未来,我便整理一下课桌椅。每走到一个座位旁,便发现桌子上、抽屉里都写着、刻着一些字。有留号码的,有骂人的,有玩幽默的,有练书法的…… *触动心弦的是这群孩子的一些青春“情语”。十六七岁的孩子,正处于这个阶段:青春萌动,感情充沛,如火似阳。他们会经历人生的**场悸动,**场疼痛,**场感动……所以,他们便留下了这些情感满满的文字。 这些“青春絮语”中,有宣泄他们情绪的,比如:“你真的让我反感。你根本不明白,当一个女孩为你迈出这一步的时候,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你真的太无耻了,不配做人……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报应。”省略号里的内容是一些看不清的字,或是被涂抹掉的短语。我想,留下这些文字的那个女孩一定经历了什么疼痛,什么苦涩吧?或者是她替她的好朋友鸣不平? 有留下爱情“哲理”的:“两个人在一起,*多的不是改变对方,而是接受对方。这就是包容。如果只想着改变对方,那不是生活,是战争。”我知道,这个少年一定是从哪本青春小说、哪份报刊,或是哪个爱情网站看来的,因为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少男少女都迷恋过那样的文字。青春的,酸涩的,唯美的,忧伤的…… 他们没有经历太多生活,没有经历太多深刻的爱恋,所以他们不会有这样深刻的人生感悟,不会有这样深刻的哲思。他们会故作忧伤,故作深沉,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情怀,表达自己的青春。 这样的年纪多么让人怀念,多么让人迷恋,又多让人心酸。那是百味杂陈的滋味。那样的年纪,谁不会轻易地迷恋上一个人呢, 谁不会经历人生的**次呢,谁不会受伤呢,谁不会品尝甜甜的美好呢? 那样的年华,我们曾经恋过,曾经“爱”过,曾经伤过。不论其他人用何种眼光看我们,不论其他人用何种方式阻挠我们,我们都义无反顾,我们都勇往直前。我们曾经山盟海誓,我们曾经海枯石烂, 我们曾经天荒地老,我们曾经至死不渝……我们朝思暮想,我们相思成灾,我们执子之手,我们花前月下……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绚烂多姿。 然而,青春固然美好,疼痛也依然相随。我们不明白“爱”的本质,我们会遭遇“移情别恋”,会遭遇“朝三暮四”,会遭遇“生死决斗”,会遭遇“初恋”“失恋”……此后,我们便会傻傻地不相信“爱情”,傻傻地不相信每一个人,傻傻地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用我们的生命经历着我们的青春,用我们的生命经历着我们的疼痛,为我们的青春付出昂贵的代价。可是,我们依然无怨无悔。 然而,过了那段青春,过了那段往事,我们才会迎来我们真正的“爱”,才懂得真正的生活,才品出真正的人生。 可是,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成熟了,已经不再求生求死了,不再伤筋动骨了,也不再青春烂漫了…… 青春,就在我们的成熟中老去。 那年少时的风花雪月,年少时的花前月下,年少时的你侬我侬,已经被我们埋进青春的坟墓,成为永远的印记与符号了。 青春就是疯狂地奔跑,然后华丽地跌倒。 我想,没有哪一句比这*能描述那朦胧、青涩而又斑斓的青春了吧。 青春未央,韶华易逝 罗伟 那一年毕业前夕,校园里一片欢腾,而我却悄悄地从人群里走了出来,去往学校后面的一座大山。 山高丛深,并无明显的山路。丛里满是荆棘,不断地刺破我的肌肤。我顾不上这些,只是一味地向上攀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来到一处大大的斜坡上,坡上既无树木,也无花草,只是一块近乎斜面的石山坡。虽然很陡,但我无畏地奔跑至斜坡的顶点。回过身来,又沿着这面斜坡奔跑而下。坡陡且长,稍有不慎便会摔倒滚落下去。可是,我并没有在意这些,只知道一定要冲下这长长的陡坡,只有这样,内心堵塞的情绪才得以宣泄。 于是,我一边疯狂呼喊,一边脚不停歇地往下冲。身旁掠过风,脚下飞过石,转瞬间,我便冲至斜坡的底端。内心的情绪便在这样的兴奋中得以宣泄。回头望望坡顶,兴奋之情未灭,未曾多想,便又立即冲向坡顶。那时的我,心里已无他物,只有这眼前的一片山石。由坡底至坡顶,自坡顶又向坡底,往返数次,来回奔跑,来回呐喊。终于跑得累了,喊得疲了,便坐在坡顶,汗如雨下。望向山脚,望向山下不远的学校,望向学校里依稀可辨的人影,泪也和着汗潸然而下。 在那样的宣泄过后,在那样的静默中,种种过往浮现于我的眼前。那个长长的不见踪影的青春,在我的孤独中渐渐远去。那些年,我几乎不与别人打交道,有人群的地方少去,有活动的地方少去,那个长长而华丽的青春,被我封在一条长长的黑暗隧道里,从来没有获得过光亮。于是,我几乎没有朋友。一颗跳动的心就那样被封在了黑暗里, 错过了它*美好的年华。 蓦地,宣泄完毕的情绪再次被激发出来,化作清泪夺眶而出。朦胧中,我看着自己的过往,看着曾经的同学们,他们是那样明媚,那样温暖。他们不止一次地尝试着把我从深渊里拉出来,可是,我却那样拒*,就这样与他们错过了。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才知道, 岁月已晚,韶华已逝,我回不去了。我想握住他们的手,想抚摸一下他们的脸庞,想与他们唱一首歌。可是,一切如水如烟,消散得没有半分痕迹。 天渐渐黑了下来,风吹草动,我知道,我得下去了。一如来时,我疯狂地沿坡而下。天色已不明朗,丛林渐黑,下山已不似上山时那般容易。许多次,我都找不到脚下可踏之石。于是,便玩命似的跳跃。我顾不上脚下是否有可落之处,顾不上是否有蛇虫袭击我。在那样近乎舍命的跳跃式下山中,我总算无恙地下至山脚。回头望望沉沉的天,幽幽的山,我不禁悚然。 从山顶至山脚,从大山至校园,当重新回到同学们身边时,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见到一个同学,我突然上前,兴奋地与他相拥。他吓了一跳,推开我,说:“怎么了,**这么反常?身上还带着划痕?” 我淡然一笑,说:“没事,挺好。” 是的,挺好。自山顶而至山坡,自山坡而又山脚,我独自去了只有我一人的“青春场”。在那样的疯狂奔跑中,在那样的寂静中,在那样危险的跳跃中,我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明白了韶华的珍贵。我知道,我已经错过一幕青春剧,不能再错过下一处韶华,我得用另一种方式走好我剩余的青春。 也就在那**,我明白了,人生,青春,都需要一种孤独的奔跑,需要一种孤独的宣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生命, 找到*美丽的年华。 总有一些青春,青涩,美好,易逝。它们是我们人生中*美的年华。不论欢快还是忧伤,不论美丽还是痛苦,我们都不妨勇敢地去面对一次,经历一次,奔跑一次。我们可能会摔倒,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忧伤,可能会近乎*望。但是,就是这些遗憾与悲伤组成了我们青春中斑斓的色彩;也正因为这些,我们的人生才能完整,才能绚烂。 青春未央,韶华易逝。总有些青春的色彩,如远水孤烟,不许我们轻易错过。 好多心情只能自己知道 兰芳 早早起来,对镜梳头,看到自己双鬓的白发,才相信自己真的老了。 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小时候,姐姐和哥哥因为成分不好,没有上过大学,父母把*大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然而,我却让他们失望了。我觉得自己没脸在村里待下去,迅速把自己嫁了。婚后的生活清苦之极,没钱的日子不好过,还处处被人欺负。 一次,我抱着孩子站在一家商店门口,村里一位有钱人骑着自行车从我面前过,车子上高坡时,他也不下来还使劲地朝上骑,结果车子倒了,他竟然对我破口大骂,说是因为我看了他,所以他的车子才会倒。真是岂有此理!我擦干了夺眶而出的眼泪,看着商店里进进出出的人们,发誓有**我要让那个富人到我店里买东西……后来,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店,那个有钱人果真成了店里的顾客。 一个愿望实现了,我就又想着我的文学梦来。便拿起笔,开始记录生活,用文字铺排日子。 我认为人喜欢什么往往是天定的,即便没有氛围,没有目的,没有遗传,也会是一味地喜欢。命定我爱看书,自小就爱,无论怎么也改变不了。 一直以来,总喜欢将**的所思所想毫无掩饰地写在烟盒上,随心随性把每一个日子,快乐或不快乐的都写下来,无关乎修辞,无关乎句式。 后来,朋友们一口一个作家,仿佛我真的是个作家了。老实说,我不承认自己是作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但我就是我,怎么舒服怎么活,怎么开心怎么做,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说我,只管扬起头走自己的路,我不会活在别人眼里。我有我的性格,有我做人的底线。人来世上一趟就像搭一次车,进一回群,随时会下去很多人,希望走后,留下的不是骂声! 说心里话,我写作就像养宠物,每天不辞辛苦地喂养,就只图个高兴。我粗糙的文字连我自己也不满意,大多只是一些情感方面的记录与抒怀,或是一些随心的乱语,或是保存生活中值得珍存的人和事,想写就写,想到就说,抒发自己的心声,没水平没文采那是自然的。那些随意抛洒下的苍白文字不值得被人评论,甚至不敢浪费大家的时间。只是偶尔翻起,给自己找一点儿心动的感觉,体会往日的**罢了。 如今商店受大超市冲击开不下去了,已改成了棋牌室,身处*底层的我在家便守棋牌室,出门打工就只能做苦力,多年来干得*多的就是给民工做饭。扫大街人家也不要我,那活有时也要凭关系人情才能干,再说我视力不好,扫地也像给老爷爷画胡子。人在什么样的环境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学会了说粗话,我就越发渴望与文明人打交道,渴盼关爱多一些,*起码不会让我向泼妇发展,立马“止步”还来得及。于是,我就渴望与文化人交往,这就得以文会友,就得有文字写出来。然而,我仍然在工地做饭,听民工们下班后打诨插科;回家守棋牌室,听牌友们输了钱粗话连篇。稍有空闲,守店做家务就是我的活。很想和别人一样能有空间看书,也越发羡慕那些能有空间静心习文的朋友。 此时,我坐在电脑旁,一下子思维迟钝、灵感枯竭,感觉很不适应。很多圈子都想加入,但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个圈子,还是习惯在纸烟盒上书写自己的心情故事,留给自己一个人去欣赏,还是一个人好好地待着吧,随心所欲,没事写着玩玩何尝不可,毕竟好多事、好多心情只能自己知道。 我真的落伍了?真的成了废人? 很多风景已成过往,很多事已无法弥补。走过的路已无法再走,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一去不回头。 萦绕心头的读书梦 李泽锋 出身农家的我,父母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人,因此栖居尘世就没有什么背景,只有孤单的背影伴我前行。当然,和每个人一样,我们内心深处都能够拥有很多美丽的梦想,那是生存的诗意。有时候梦想过于绚烂,如同肥皂泡,很快破裂,消失了影踪;有时候梦想微小,慢慢消散在时光的尘埃之中;有时候梦想如同种子,慢慢萌芽,茁壮成长而成为枝叶茂密的树。 梦,代着志向,召唤着我朝着远方奔跑。 幼时,心中就被埋下一个梦想,破土而出,逐渐萌芽,经历风雨,经过岁月,不断成长。 *早的梦是由我父亲帮我埋进心底的,不是自发形成的,应该算作我父亲的梦想。 父亲和共和国同龄,他们那代人命运曲折,伴随着时代节拍,在艰难困顿中,理想主义高涨,付出了很多。即便蛛网查封炉台,也坚信未来美好。当我父亲处于求学上进的时候,正处于特殊时期,当时没有条件放安静的书桌。怀揣破碎的梦想,父亲带着遗憾告别了校园,回家务农,于心不甘。无奈,他把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从我求学开始,他对我的要求就比较严格, 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父辈。圆梦,既是为我,也是为了他自己。 在学习上我也让父亲比较省心,一次次捧回奖状,让他甚为欣慰。 1994年,通过高考,我顺利进入某高校开始*高层次的学习。父亲攥着录取通知书的场景我铭记在心,他很激动,喃喃自语道出他的梦想终于实现。 我很平静,由于考上的大学非我所愿,也郁闷很久。枯燥乏味的大学生活,我有点倦怠。内心一度存在很大落差,对未来也是充满迷茫,竟然不知梦想到底在何方? 毕业之后,我对人生仍然缺乏明确的规划,对前途把握也是消极被动。不敢挑战自我,终日在无所事事中漂泊。入职之初,我作为乡村教师,每天伴随着日出日落,生活普通得像片片树叶、相像得似颗颗果实。我有过梦想,只是一闪念。有时候梦想一下子涌上来太多,根本无法实现。 有**,我看到电视里一档节目讲述一个日本人的故事。他叫乙武洋匡,四肢全无,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从**大学毕业,成为电视台的主持明星,四处演讲,著书立说。看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认为自己也应该有所改变,要植下梦想,设法**庸碌的生活。 内心一旦有了真正的寄托,心中的梦想慢慢会被激活。 综合分析个人性格,我比较内向,不擅交际。读书需要静心以对,应该逐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试着改变心态,制订计划,努力通过阅读完善自我。 余暇时分,我不再参与无聊的活动,告别电视和游戏,端坐书桌前,静静让思绪在书中徜徉。开始读书,不过是为了改变行为方式,别的没有思考太多,动机也很简单,就是告别无聊和苦闷。后来,为了迈得*高,走得*远,我有选择地读一些书,读有用的书,以进德修业。而那些没用的书,有时候也牵引着我,让我心驰荡漾。在读别人书中流淌的文字的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写作,一任自己的心灵开始歌唱。我的梦仍不清晰,在朦胧中激励自己,不断阅读和写作,坚持下去,希望会出现一些好的效果。 后来我有机会深造,获得*高的平台挥洒自我,这些都源于之前的梦。至今我仍在梦中,读书上进仍是我不变的梦想。开始迈步,那么就不要随意停止脚步,不断奔跑,相信梦想的实现就在前面的路上。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梦,有时只是一个念头。但梦想如果仅仅藏在心中,而不开始行动,那么就只能是空谈。有了积极主动的姿态,梦想的实现也许就在不远处。 ***,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在经历了积贫积弱的惨痛记忆之后,我们开始有了梦,开始为圆梦而努力,只要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奋勇拼搏,那么***早晚有**也会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