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经济地理

涪陵经济地理
作者: 何侍昌,刘开华,吴黎围,谢正发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涪陵经济地理
ISBN: 9787513658737

作者简介

何侍昌,男,1966年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区域经济学研究生,重庆市涪陵区人,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专家、重庆市涪陵区拔尖人才。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重庆市涪陵区社科联主席。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出版《榨菜产业经济学研究》等专著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农村基层视角中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完成《涪陵榨菜文化研究》等省(市)社科基金项目5项,获重庆市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部级学术奖7项、涪陵区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

内容简介

《涪陵经济地理》是建设涪陵的重要参考书。认清区情,是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也是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策略的前提。《涪陵经济地理》不仅从历史与现实、个别与整体的结合上分析了涪陵经济地理发展的全貌,而且还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按照理论梳理—区情考察—理性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遵循“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剖析了涪陵资源禀赋条件、一二三产业布局、特色经济发展、城镇体系布局等问题,最后从总体上阐述了涪陵经济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地理布局的客观要求、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发展方向。这些都有利于从整体上更深层次地认清区情,了解涪陵的历史和现状,看到它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它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制定出切合区域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遵循客观规律,扬长避短,实现建设“美丽涪陵、幸福涪陵”的战略目标。 《涪陵经济地理》是学习研究区域经济地理的重要范本。已有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专著基本上还停留于省、市、自治区一级。地、市、州及区、县级经济地理个案研究的专著尚不多见。《涪陵经济地理》以涪陵为个案,以认清区情、因地制宜、发展涪陵、造福人民为宗旨,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获取大量历史与现实的经济地理资料,通过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不仅阐明了涪陵经济活动,特别是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布局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对策,而且还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论证和理论概括。这不仅为我国区域经济在制定产业转型、城镇规划、区域合作机制等发展战略规划中提供决策参考,而且也为经济地理学习、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特定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地理学。 由于《涪陵经济地理》涉及的资料面广时长,需要研究的问题复杂多样,参与调查、研究和撰稿的部门和人员较多,统改稿难度较大,虽经过多次讨论和审改,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区县经济地理研究领域,毕竟有了一部全面、系统和比较成熟的专著。这无论是对于区县经济领域的实际工作者,还是对于区域经济地理的学习、研究者,都无疑是一件幸事,相信都能从中获得不少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