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36.8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温庭筠--盛唐花色与词情/走近古典品人生
ISBN: 9787548437703
因为年少,便愿倾尽一世韶华,只为邂逅诗香氤 氲的暖。唐诗是一曲婉约之歌,李唐王朝从兴起走到 兴盛,再到走向倾颓,最终在历史的车轮下灰飞烟灭 ,唐诗却随着时光的长河悠悠流淌到如今,信手掬起 一捧河水,诗香便缭绕在鼻端,久久不会消散。 在流淌着唐诗的时光长河里,还漂流着一种清香 的落花,花间时而缭绕着诗香,时而缭绕着词香,后 人将带着这独有香氛的诗与词称为“花间派”,说到 “花间派”,就必然想到它的创始人:温庭筠。 大唐是一个才子辈出的时代,“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诗鬼”李贺,他们的诗篇总能被后人 信手拈来,而与这些美名流传千古的大诗人相比,温 庭筠的名字似乎显得有些陌生。 每一个人在降生到人世之前,他的祖祖辈辈就已 经用自己的经历与地位为他谱写好了_一段身世。温 庭筠的身世十分传奇,从唐高祖李渊时期开始,他的 先祖温彦博和哥哥温大雅就是李渊身边必不可少的文 武重臣。 这是最让温庭筠感到自豪的一段身世,远 祖温彦博的功业与气节是对他一生的激励。因此,当 温庭筠多年以后瞻仰苏武庙时,从苏武被匈奴扣留北 海边,放羊十九年而坚贞不屈的经历,便联想到了温 彦博当年被囚禁在突厥阴山苦寒之地,依然坚守国家 机密的崇高气节。于是,也就有了温庭筠的名作《苏 武庙》一诗: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汉武帝当政时期,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西 汉大臣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 十九年,始终没向敌方的威逼利诱投降。 的确,苏武不屈的精神气节正可谓“李陵罪在偷 生日,苏武功成未死时。铁石心存无镜变,君臣义重 与天期”。同样,温庭筠诗中流露出来的赞赏和敬佩 之隋也除恰是作者本人心怀天下,重情重义的体现, 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源于温庭筠本人身体里流淌的血 脉。 这样一种祖上显赫荣耀,世代官宦,而自父辈起 已衰落的家世,对温庭筠的深刻影响便是具有强烈的 功名欲望,他的入仕理想,他的心怀天下溢于言表, 他希望纂修祖业,承袭门风。这样正是为何生在晚唐 没落之际,面对着唐朝颓败的季世,他的诗文里依旧 读出一种乘风破浪,诸如“经济怀良画,行藏识远图 ”的积极进取的句子。这样便不奇怪,他为何能写出 《苏武庙》这样的临风怀想之作。 温庭筠凭吊古迹而感慨,遥念先贤,启迪后进, 感情极为真挚。“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十九年如一日,爱国之隋丝毫未减,正如温庭筠心中 所渴望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