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4.10
折扣购买: 这样的旅游我是第一人(刘润旅游散记)
ISBN: 9787552029086
写字也要讲博大精深 —访周谷城教授 笔者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1898年生 ,湖南益阳人。早年他和毛泽东同师受教,并同执教鞭于 湖南师范学校,两人友谊深厚。他曾受毛泽东同志的影响 ,参加了1924-1927年的大革命运动,1926年任湖南省农 民协会属问兼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师。后曾任中山大学教 投兼社会学系主任、暨南大学教投兼社会学系主任、复旦 大学教授等。60多年来,周老著述10多部,论文200多篇, 文字达300万字之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癸亥(1983年)夏初,我接到《文化娱乐》主编裘金 康的来信,委托我请周谷城教授撰写关于书法方面的文章 。周老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但谱熟古今中外的历 史,是当代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在哲学、美学等领 域造诣极高,曾著述作品10多部,论文200多篇,文字达 300万字之多。周老是一位繁忙的人,他担负的社会工作很 多,自己还要著书立说。但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 还是不揣冒昧地打扰了他。 在一个绵雨霏霏的晚上,我终于以忐忑不安的心情, 按响了周老寓所的电铃。来开门的是周师母,她热情地将 我让进了客厅。不一会儿,周老从内室走出来接见了我。 周老今年虽然已经85岁了,但他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步 履矫健、声音洪亮。当听我说明来意后,他随手翻阅了我 呈上的《文化娱乐》杂志。“我知道这个杂志编辑部在杭 州。杭州很美,前些时候,我刚从那儿回来。你看,这里 还有我在杭州西湖拍的照片呢!”周老指着他于西子湖畔 ,在垂垂的柳丝下,安详地端坐在一张藤椅上的照片,高 兴地对我说。我请他谈谈书法,周老用那浓郁的“湘”音 哈哈一笑说:“我不是书法家。不过,书法是一种艺术, 也是属于美学范畴里的事。我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将自 己的许多想法倾吐出来。” 周老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如果从1905年我7岁 时进家乡湖南益阳周氏族立小学’念书写字起,和文字打 交道至今已近80年了。如果从我1921年春从北京高等师范 毕业,回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和毛泽东共执教鞭于一 校起一—那时,他任小学部主事,我任师范部英文和伦理 的教师,至今治学已经有60余年了。在这些年中,和文字打 了一辈子的交道,写了一辈子的字。当然,我不是书法家 ,没有专门研究过书法。我是一个搞社会科学的。搞社会 科学,很重视‘博大精深’四个字,我觉得,在研墨写字 这个问题上,‘博大精深’这四个字也是适用的。” 接着,周谷城教授向我谈起他小时候读书的情况。他 虽然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但是他的母亲对他充满希望 和期待,培养他从小勤奋好学,从小养成与困难做斗争的 倔强性格,他的这种求知欲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完全是受 他母亲,一个虽然没有上过学的农村妇女,却有一颗伟大 母爱的心,对他不断熏陶和影响。周老说,他的性格很像 他的母亲。1913年,周谷城进入了省立第一中学,从这个 时候起,他就系统地读了《史记》《汉书》《国语》《战 国策》等古书。当谈到在省立一中读书时的情况,周老说 :“那时候,我很喜欢古文,是班级里写字、作文最好的 一个学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那时候,写作文都是眷抄 在一本簿子上,交给老师的。每次,我都抄得工工整整, 深得老师的垂青。因而,老师给我的分数不是100分,就是 95分。那时,教国文的老师叫袁吉六,他是前清的一位进 士,长得一脸浓黑的络腮胡子,样子虽然很凶,但是人却 很和蔼,同学们都叫他‘袁大胡子’。袁吉六是第一师范 的国文老师,同时,也兼我们一中的国文老师。那时,毛 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不少人以为我和毛主席是同班 同学,实际上不是同学,只不过是教过毛泽东的三位老师 都教过我,可以说是学友。这三位老师是杨昌济、袁吉六 和符定一。杨昌济是杨开慧的父亲,他在省一中教修身课 ,这是枯燥乏味、流于公式的一门课,上到后来,听课的 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和另外的几个学生了。我 十分敬佩杨老师的学问渊博,但反对他的教材中一些僵化 的内容。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坚持将修身课上完了。因为 ,它毕竟也是一门知识。每逢袁吉六老师上国文课,我的 心情是很愉快的,我们的关系很好。他逢人常常说,我在 第一师范教书时,古文好的学生是毛泽东;在省立一中教 书时,古文好的学生是周谷城。” 周老对我谈到书法时,他讲了很精辟的辩证法。他说 :“这么多年来,因为忙于学术活动,对于写字倒没有进 行什么认真的研究。如果说研究,那也是在粉碎‘四人帮 ’后,才真正在写字上下了点功夫。我觉得练习写字,初 学的人,并不一定要先照哪一个名家的碑帖临摹,当前书 报上的印刷体就很美,完全可以拿这些字来当帖,我自己 就是这样的。我一没有研究过甲骨,二没学过钟鼎,三没 练习过草书,四没写过篆体……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