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自选集(精)

苏中自选集(精)
作者: 苏中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苏中自选集(精)
ISBN: 978753966326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今年九十岁了。从第一篇习作问世算起,我从 事文学工作,已有七十个年头。 我从少年时代起就喜爱文学。大约是从小学四年 级开始,我便吭吭哧哧地读课外杂书,在我的潜意识 中,筑起了一道文学之梦的幻境。我十六岁时,便在 煤矿做井下矿工,生存境遇使我无法唤醒这个梦并追 逐这个梦,直到参加革命后,组织上安排我去冀察热 辽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学习,我的文学梦才被唤醒 。 我在鲁艺学习不到一年,1948年底,冀察热辽鲁 迅艺术文学院在锦州北大营进行了大整编、大改组, 我被分配到平津文工团,从编制上说,这时我就算离 开鲁艺了,但在情感上和习惯上我丝毫没有离开鲁艺 的感觉。因为我们这个团的所有成员,从团长到炊事 员,全是鲁艺的人马,大家见面还是喊老师同学,所 以好像还没离开学校一样。 天津解放没几天,我们便开赴天津,在那里驻了 半年,先是名为天津市军管会第五宣传队,后又改为 天津市委第一文工团,我们创作部除了参加演出及宣 传活动外,我还两次下厂体验生活,一次是铁路的津 浦大厂,另一次是橡胶厂。在津浦大厂时,因组织工 人座谈《白毛女》观后感,我受启发写了一篇评论性 文章,题为《工人看了(白毛女)》,在1949年2月 29日的《天津日报》上发表了,《中国解放区文艺大 辞典》的解放区文艺评论目录里收载了这篇文章。这 是我生平第一次写评论性文稿,尽管它很粗浅,但对 我以后却起到了决定性影响。这年的6月,我们团南 下到了汉口,文工团更名为中南文工团。到武汉后, 我大部分时间是下到铁路局的江岸机厂、机务段体验 生活,现在有一句流行语叫“挂职下放”,那时我与 沈沙就是以这种身份到江岸的,职工们把我们看成是 军代表的成员。我们两人在江岸地区铁路工会参与工 作,先是参加汉信段(汉口至信阳)线路大修,在总 指挥部政工处属下任一个中队的指导员,和百十号工 人一起翻修铁道线路,初冬的乍寒,连绵的阴雨,给 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刚获得解放的铁路职工,还是 意气风发地起早贪黑抢着干,苦战了一个多月,终于 胜利完工。我和沈沙因能够吃苦耐劳地与工人一块干 ,都被评上了劳动模范。此后,我主要在机厂、机务 段一边观察和搜集创作素材,一边辅导工人的业余演 出活动,协助他们编排节目,为他们写些小演唱之类 的东西。1950年7月,我从江岸回到了文工团,没多 久骆文和海默就通知我要调到外单位。那时候没有讨 价还价一说,尽管我十分舍不得离开文工团,还是一 口答应服从分配,没两天就背起背包到新单位报到去 了。从这时起,我在情感上好像才真正离开了鲁艺, 那是1950年8月下旬。我去的新单位是中南文联,具 体工作任务是担任《长江文艺》编辑部通联组组长。 刊物主编是诗人李季,当时他正筹划开展“长江文艺 通讯员”运动,其方法是通过在中南六省一市及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