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魔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世界名人名传

与心魔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世界名人名传
作者: (奥)茨威格|责编:冯田芳|总主编:柳鸣九|译者:潘璐//任国强
出版社: 河南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与心魔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世界名人名传
ISBN: 9787555907114

作者简介

斯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茨威格出身维也纳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还在大学时代,茨威格就前往法国、比利时游学。在比利时认识了现代派著名诗人维尔哈仑,在巴黎结交了在法国文坛享有盛名的罗曼·罗兰,后来又通过罗曼·罗兰结识了高尔基,通过书信往来结识了弗洛伊德并深受影响。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创作反战的小说、剧本。上世纪20、30年代以出色的中短篇小说蜚声世界文坛,1934年流亡英国,1940年经美国流亡巴西。在此期间创作反对暴力,反对专政,反对纳粹的小说传记和自传《昨日世界》。1942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内容简介

荷尔德林 因为俗人很难认清纯洁的人。 ——《恩培多克勒①之死》 神圣的一群 如果好心的神祗有时 不派遣那些年轻人来, 滋润人类枯萎的生命, 黑夜和寒冷就将来临, 大地上灵魂也将在 困苦中煎熬。 ——《恩培多克勒之死》 新的19世纪并不爱它的年轻一代。狂热的一族产生了 ,他们带着如火的热情果敢地从四面八方同时拱出欧洲大 地耙松的土块,迎接新的自由的朝霞。革命的号角唤醒了 这些青年,一个精神的明媚的春天,一种新的信仰点燃了 他们的灵魂。自从23岁的卡米耶·德布兰拍案而起,冲破 巴士底狱;自从男孩一样瘦削的来自阿拉斯的律师罗伯斯 庇尔使国王和皇帝们不寒而栗;自从科西嘉的矮个少尉波 拿巴按照自己的意愿用军刀划分了欧洲的疆界,用冒险家 的手攫取了全世界最显赫的王冠,不可能的事情好像突然 近在眼前,世界的权力和瑰宝成了冒险者的囊中之物。现 在他们的时代,青年人的时代来临了。就像春雨后第一抹 嫩绿,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雄心壮志的种子突然抽 芽生长起来。在各个国家他们同时站立起来,放眼星空, 冲过新的世纪的门槛,好像进入了自己的王国。他们觉得 18世纪是属于老人和智者的,伏尔泰和卢梭,莱布尼茨和 康德,海顿和维兰德,属于那些四平八稳、富有耐心的人 ,属于伟人和学者。现在却是青春和鲁莽,激情和焦躁盛 行。那汹涌的巨浪冲天而起,自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还没有 经历过如此纯粹的精神的蓬勃发展,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 一代。 但新的世纪并不爱它的鲁莽的年轻一代,它担心他的 充盈,多疑地惧怕他的洋溢。它用铁质的大镰刀毫不留情 地割掉自己春天的秧苗。拿破仑战争磨碎了成千上万最勇 敢的勇士,在十五年之中,它那嗜血的民族之磨将每个国 家最高贵、最果敢、最乐天的分子碾得粉碎,法国、德国 、意大利的土地,甚至俄罗斯的雪野和埃及的沙漠无不浸 透了他们沸腾的鲜血。但它不仅要消灭善战的年轻一代, 而且要铲除青春的思想,因此这种自杀性的怒火就不仅只 限于战争之中、士兵身上,毁灭还向那些刚刚像半大孩子 一样迈过世纪门槛的梦想家和诗人,向为思想而战的希腊 斗士一样的年轻人,向那些兴致勃勃的歌咏者,向最圣洁 的人举起了屠刀。这真是史无前例的时刻,无数诗人和艺 术家成了气势恢宏的百牲大祭的牺牲品。而当时的席勒还 对自己将要临头的厄运一无所知,还用气势磅礴的颂歌欢 迎这一时刻的到来,命运还从未如此不祥地收获这样纯真 、早天的形象。诸神的祭坛上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布满了高 贵的鲜血。 他们的死是各种各样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太早了, 都是在内心最深处升华的时刻就有了预兆。第一个是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