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7.40
折扣购买: 宗璞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
ISBN: 9787535498816
宗璞,原名冯锺璞,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一九二八年七月生于北京,一九五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报刊编辑。一九八一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一九八八年退休。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红豆》、《鲁鲁》、《我是谁》、《三生石》、《四季流光》等,长篇小说有《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散文《西湖漫笔》、《废墟的召唤》、《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及童话、短诗和译作多种。
燕园石寻 从燕园离去的人,可记得那些石头? 初看燕园景色,只见湖光塔影,秀树繁花,不会 注意到石头。回想燕园风光,就会发现,无论水面山 基,或是桥边草中,到处离不开石头。 燕园多水,堤岸多用大块石头依其自然形态堆砌 而成。走进有点古迹意味的西校门,往右一转,可见 一片荷田。夏日花大如巨碗。荷田周围,都是石头。 有的横躺,有的斜倚,有的竖立如小山峰,有的平坦 可以休憩。岸边垂柳,水面风荷,连成层叠的绿,涂 抹在石的堤岸上。 最大的水面是未名湖,也用石做堤岸。比起原来 杂草丛生的土岸,初觉太人工化。但仔细看,便可把 石的姿态融进水的边缘,水也增加了意味。西端湖水 中有一小块不足成为岛的土地,用大石头与岸相连。 连续的石块,像是逗号下的小尾巴。“岛”靠湖面一 侧,有一条石雕的鱼。曾见它无数次地沉浮。它半张 着嘴,有时是在依着水面吐泡儿,有时则高高地昂着 头。鱼头和向上翘着的尾巴,测量着湖面的高低。每 一个燕园长大的孩子,都在那石鱼背上坐过,把脚伸 在水里,自由自在地幻想未来。等他们长大离开,这 小小的鱼岛便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个逗号。 不只水边有石,山下也是石。从鱼岛往西,在绿 荫中可见隆起的小山,上下都是大石。十几株大树的 底座,也用大树围起来。路边随时可见气象不一成为 景致的石头,几块石矗立桥边,便成了具有天然意趣 的短栏。杂缀着野花的披拂的草中,随意躺卧着大石 ,那惬意样儿,似乎“嵇康晏眠”也不及它。 这些石块数以千万计,它们和山、水、路、桥一 起,组成整体的美。燕园中还有些自成一家的石头可 以一提。现在看到的都是太湖石,不知入不入得石谱 。 办公楼南两条路会合处有角草地,中间摆着一尊 太湖石,不及一人高,宽宽的,是个矮胖子。石上有 许多纹路孔窍,让人联想到老人多皱纹和黑斑的脸, 这似乎很丑,但也奇怪,看着看着,竟在丑中看出美 来,那皱纹和黑斑都有一种自然的韵致,可以细细观 玩。 北面有小路,达镜春园。两边树木郁郁葱葱,绕 过楼房,随着曲径,寻石的人会忽然停住脚步。因为 浓绿中站着两块大石,都带着湖水激荡的痕迹。两石 相挨,似乎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路边的另一边草丛 中站着一块稍矮的石,斜身侧望,似在看着那两个伴 侣。 再往里走,荷池在望,隔着卷舒开合任天真的碧 叶红菡萏,赫然有一尊巨石,顶端有洞。转过池面通 路,便见大石全貌。石下连着各种形状的较小石块, 显得格外高大。线条挺秀,洞孔诡秘,重峦叠嶂。都 聚石上。还有爬上来的藤蔓,爬上来又静静地垂下。 那鲜嫩的绿便滴在池水里、荷叶上。这是诸石中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