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8.91
折扣购买: 乡村振兴人才创新思维与基础创新方法
ISBN: 9787513935524
三、开发创造力需要关注的两方面问题 开发人的创造力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要处理好守正与出奇的关系。 中国传统的著名作品《孙子兵法》中曾说:“三军之 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凡战者,以正合 ,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 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战势不过奇正,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 之?” 开发人的创造力首先需要处理好“守正”与“出奇” 的辩证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作 为一名志愿者不管是否是中共党员都必须身正、守法,这是 成为一个合格志愿者的第一要务,把初心使命付诸行动十分 重要,这就是“守正”第—层含义;在基层工作中,一些问 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这些有规律可以掌握的事物,必须 尊重规律,这就是“守正”第二层含义。 同样,“出奇”也有两层含义:解决具体问题需要的 一些创造性思维方法、问题意识则很难通过抽象化、符号化 的形式呈现,同时每一个人自身条件不同,解决同一问题的 策略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就要做到“因人施策”,绝不可以 “人云亦云”,这就是“出奇”第一层含义;一个人要更好 地为人民服务就需要把掌握的创新方法实现,创造性解决问 题,“因事施策”,这就是“出奇”第二层含义。 因此,要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守正”是底线,“ 出奇”是手段。需要指出的是,人才需要坚守的底线更多, “守正”也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要理性面对传统观点中关于创造的一些模 糊认识。 在传统的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创造是一种天赋, 无法教授。 这种观点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使人认为创造力开发是 没有意义的。然而,中外的种种成功的例子证明了这种观点 的局限性。 但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仍然会从一些在人类历史上 做出卓越贡献的创造型天才,尤其是能在自己擅长领域中作 用突出的成功者的例子中找到佐证。莫扎特、爱因斯坦或米 开朗基罗都成为他们的好例子,进而说明对人类历史产生重 大影响的天才们是没法制造的。 数学能力、艺术表达能力以至运动天赋都有各种有用 的级别,即使在缺少天才的时候也是如此。就像—组人参加 百米比赛。发令枪响后,比赛开始。必然有的人跑得最快, 有的人跑得最慢。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依赖于天生的奔跑能 力。现在,假设有人发明了自行车,并让所有赛跑者进行自 行车比赛,每个人都比以前运动得更快,但仍然是有的人跑 得最快,有的人跑得最慢。 如果我们不为提高人类的创造力做任何努力,显然个 体的创造能力只能依靠天赋。但如果为被训练者提供有效和 系统的训练方法,就可以提高创新能力的总体水平。有的人 仍然比其他人好,但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创造技能,提高自己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天赋”和“训练”之间根本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