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作者: 包利民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ISBN: 9787519474652

作者简介

包利民,专栏作家,《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等杂志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文学专家。包利民文笔细腻,情感真挚,点滴间流露出平凡琐碎生活的幸福,其作品连续10多年被多个省市选入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各类语文试卷习题和教辅材料。 包利民部分入选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篇目 《碎暖》·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 《低头见花》·201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 《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2017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2014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 《寒不冻心跳,风不散笑容》·2017年云南省中考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2016年重庆市中考 《温暖心窝的话语》(原名《温暖的四句话》)·2015年广西柳州市中考 《花开的方向》·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 《花开的方向》·2014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2013年重庆市中考 《冷风暖香》·2012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2012年云南省昭通市中考 《梦里江南》·201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 《创造生活》·2009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

内容简介

青山明月不曾空 走上那条很缓的山路,虽然已是很深很深的秋,虽然空气中流动着凉意,可是成群的松树依然青青地站立,暮色也开始温柔地拥上来。刚刚转过一个弯,偶然抬头,就与月光撞了个满怀。 那么大那么圆的一轮黄月刚刚爬过山顶,正踩在高处的树梢上,静静地凝望着空山孤影。我的影子被月光唤出来了,形影之间,却没有寂寞。心里是满溢着的喜悦,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大喜之事,可在这样大的月亮底下,那种喜悦却是情不自禁地随着月光流淌。那是来自生命最原始处的满足,朴素而美好,就像童年简单的快乐。 童年的月亮没有这么大,可能是大平原上没有山的衬托。和几个伙伴站在我家房后的土路旁,头顶上是一轮明月,很圆。那时的空气那么清澈,清澈到可以清晰地看见月亮中的环形山。我们欣喜无比,说着那是桂树,说着嫦娥。无忧的岁月,如水的月光,心里盎然着的,是期待,是憧憬。而在山中的此刻,心底的宁静却是历经世事沧桑后的超然,就像流水走过了曲曲弯弯,走到了最平缓的一段。 大平原上的小小村庄,生长着我所有的梦。当年的我,总喜欢站在故园的院子里,眺望村南无边无际的大草甸。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看见更远处松花江上的船影。而东南的方向,在松花江的南岸不知多远处,是一簇高大的山影。不知那是什么山,阳光下是淡青色的,没有一棵树,是一座石头山。所以那时候,看书上说的青山,我以为就是这样的山。看着远山总会有幻想,平原上的孩子没有见过山,我们村的孩子是幸运的。只是从来没想过,二十年后,我会身处群山环绕之中。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让我终于明白,什么样的山才叫青山。 只是,当时也只是给我视觉上的震撼,山岭还未曾走进心里。因为那时,我的心里满是失落,就算是再绚烂的山色,也不能点染暗淡的心境。那时的黄昏,我也是这样,一个人走上一条山路,心情却是迥然。秋天,也会遇见月亮,就踩着一地凄凉的月光,踩着一地落叶的叹息。漫长的冬天更不用说,身内身外的冷,把心情全都冻结。即使是花月春风,即使是满山苍翠,在我的眼中心底,也都如匆匆路过的风景,看得见落幕后的凄清。 就这样走了多少年,才又走回了心底的平和。并不是当初那一次的失落使然,而是在这熙攘的尘世间,在现实与梦想的碰撞中,总是让自己的坚持一次次的面目全非,总是在一次次的抗拒里,让前路迷茫,后路成渊。 记不清是哪个日子了,从山顶下来的时候,夜色已经弥漫开来,我小心翼翼地走在黑暗的山路上,周围的林木凝固着一种沉重。就在某个刹那,月亮冲过山头,眼前豁然一亮,而心中也是一畅,那些郁积着的,纠缠着的,挣扎着的,便忽然风流云散。原以为要经历怎样的煎熬和感悟之后,才会放开看淡,没想到只是在月亮出来的一瞬,只是在山间闲行的一瞬,一切就都不一样了。或许我一直在领悟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注定是磕磕绊绊的,积累到一个顶点,便被突然的月光将一切打破。心里柔柔软软,感受着草木之微,都是生动无比。 多可笑啊,走了那么多的弯路,最后又回到了类似童年的月亮底下。多可笑啊,我曾为那么多微不足道的得失而方寸大乱。最珍贵的一直都在,如这明月,如这青山,可我却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无感。多好啊,就算我失去了更多,可是青山明月都在,那我也是富足的吧!那就轻轻松松地走吧,不管走到怎样的境地,回眸之间,总有美好相伴。 就像此刻,我轻轻松松地走在那条很缓的山路上,足音敲响空山,月亮跟着我,一直走向心底的眷恋。 低头见花 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珠,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逢。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有的人有高处不胜寒的喟叹,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存在着的事物,却是无比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心境。 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绿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景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忽然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大家纷纷低头,只见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也会在某个时间,落入别人惊喜的眼中。如此,就足够了。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无悔。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头去看那些花朵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相互洇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心有斑斓景自春 常常会有这样的时候,分明是湖光山色或清风明月,心里却是一片萧瑟,不管怎样的美景,总会有将心触痛的地方。细细想来,那样的时刻,却都是人生最落寞伤怀之时,在暗淡的际遇之中,心灰则天暗,麻木的脸总是与冷漠的眼相遇。于是处处皆秋,仿佛沧桑奔涌,风霜扑面。 有一年自己亦是处于这样的心境之中,偌大的都市,在我眼中毫无生机,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筑成的冰冷森林。就在那个时候,偶然结识了一位老者,他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国画大师,擅画鸭,曾以一幅《百鸭图》获全国大奖。我曾欣赏过那幅名画,画中百鸭情态各异,极具情趣。与老者相熟之后,渐渐了解到他的经历。他年轻时就酷爱国画,且小有名气,不幸受时代因素影响被下放改造。与他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的,都是一些艺术界人士。从身到心的疲累,使这些曾满怀激情的人日渐麻木,看不到前方的路,而眼前的苦难,成了最大的煎熬。 老者对我说:“那时我在接受‘批斗’之余,就是去放生产队的鸭子。那是一大群鸭子,每天把它们赶到河边,我坐在那里,看着流水万念俱灰。有一天,无意之间,我注意到了那些鸭子,发现它们很是有趣,从情态到叫声,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我就像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于是每天观察鸭子,看它们弯弯的眼睛,就像是永远都在微笑,便想到画它们。我拿着树枝,就在河边的土地上画,每天都画,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后来,平反之后,与他一起落难的那些艺术界人士,多已放弃了当年追求的东西,只有他,画艺却在那些年中进步了许多。那些同伴都已显出老态,而他却容光焕发,仿佛那些遭遇只是一个短短的梦。我知道,自从走进鸭子的世界,他的心里便安静了,便有了希望,于是日子便生动起来。 一年之后,我去了一个山村的小学当教师,虽然际遇依旧,可是心里却已暖暖。在那个天涯一般的地方,每一天傍晚,我都会在校园里点燃一堆木头,支起铁锅熬粥。四处的山岭寂然,长风流淌,在粥香弥漫中,有着一种充实的满足。虽然穷困偏远,却让我于极静之中,在心里生长起郁郁葱葱的希望。就如秋天的远山,树凋草残,可是明月高悬,一切在我眼里却是那样多姿多情。有朋友来看我,见我现状,很是唏嘘,我却淡然而笑,指给他看深秋的五花山,告诉他,那一片五彩的斑斓,实是胜过春日。 是的,在我的亲身经历中,已经深深懂得心绪对于心态的影响。心存美境,则生命中再无困境。无论怎样的坎坷遭遇,那样一颗充满生机的心,都会使艰难的境遇变得柔软如春。世界并不是由许多冰冷的墙筑就,只要心怀美好,就会发现那些墙上,有着许多扇充满希望的门,也有着许多扇阳光倾洒的窗。 忽然想起,在曾经那位老者的一幅画作上,看到他题的两句诗:“人无琐碎云方静,心有斑斓景自春。”是啊,这真是道出了人生在世充满情怀的态度,这实在是一种至高至美的境界。其实也并非难以企及,只要在你心里种上一颗希望的种子即可。 心中永远不磨灭希望的色彩,那么,即使身处严寒,也会温暖如春。如此,你就会在随时随境,真心地感叹:这世界,多好! 我的青春是一条街 我的心里住着一条街,收藏着青春里所有难忘的情节和点滴的细节。它并没有原型,不是家门前那条僻静的路,不是校门前那条热闹的街,它只是我的心一次次走过回忆,足迹重叠成的眷恋。 那条街随着我不断的回望而延长着,路旁长着很多古老的树,摇着风和阳光,缠着雨雪,也记取着我的每一缕足音。家就在树荫下,矮墙木门,小小的院落长满了母亲种的花草。走出门,我就能听到有个院子里传出小女孩的歌声,听到对面人家的小夫妻不间断的争吵声,听到一个男孩忧伤的吉他声。学校在街的正中,很大的院子里,流淌出读书声和笑声。 每次从校园里出来,我都会走进不远处的小书店。那里卖书也租书,我偶尔买,也会租,买的都是一些名著,租的多是武侠小说。更多的时候,我只是站在那里看,一直看到不得不离开。也经常去另一家店里,买信封、邮票和稿纸,那时忙里偷闲地写了很多稚嫩的文字,大着胆子投稿。临近元旦,街边会出现许多小摊,卖各种精美的贺年卡,我们便挑选一些,上面还沾染着雪花,写下一份祝福,送给要好的人。 无论冬夏,我最喜欢去的,还是那片树底下,许多书摊排列着,各种杂志陈列着,我会一本本地翻看。投稿之后,我会翻开那些杂志的目录,期待看到自己的名字。我的第一份惊喜就是收获在那里,虽然第一篇文章发表时,也是我高考失败的时刻,可两种心情却碰撞出终生难忘的感受。 有两个重要的地点,是那条街上不变的守候,也是我放逐心灵的去处。灰墙红门的萧红故居里,留下我很多的心情。不知到底有着什么在吸引着年少的我,每一次流连在那个院子里,都会让落寞的身影和寂寞的情怀渐渐生动起来。萧红的后花园里,依然重复着不变的秋黄春绿,总是让我想起乡下的故园。 西岗公园在街的尽头,四望亭、萧红墓、拱桥、巨大的仙人掌、大片的树林,还有远处的呼兰河,依然在时光深处呼唤着我。孤独的脚印写满了每一处,那个寂静的园子里,有我的青春一直在流浪,还有许多年轻的情节,依然在一遍遍上演着相遇与分离。 在我的青春岁月里,萧红故居和西岗公园是最长久的相伴,它们宽容地接纳着我所有的轻喜悄愁,以致多年以后,我竟不敢回望,不敢去寻找那个独行的少年。我怕我猝然的目光,会惊散许多栖息着的美好。 每次路过那家录像厅,都会被门前那些宣传画吸引,那么多的港台明星,那么动人的场景,只是他们从没让我放慢的脚因此停留。那几年我只进去过三次,每次都看了好几个片子,可留在记忆里的却只有三部,《阿郎的故事》《天若有情》和《秋天的童话》,都有关生命、爱情、珍惜和离别。它们在我的青春里绽放着,绽放成永不褪色的画面。 那个台球室只进去过几次,还是看着别人玩儿。我对打台球并不感兴趣,反而旁边那家电子游戏厅,我去的次数较多,甚至还曾逃课去玩过。那是一段很迷茫的时期,已经选择了复读,却心境暗淡,总觉得是在失败中挣扎,是在挣扎中摸索。虽然打游戏的时候会暂时忘了苦闷,可时间长了,另一种空虚便开始无尽地折磨我,所以,游戏厅也成为了我的历史。 放学后骑着一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和一些同学一起慢悠悠地边蹬着边说着,然后人越来越少。我家最远,最后还在身边同行的,只剩下一个女生,却反而没有了话题,就那样默默地前行。在一个转角处,她转入另一条路,用微笑告别。日复一日,直到有一天那个女生回老家参加高考。有时候会想起奥斯丁·道布森的名言:“时间仍在,是我们飞逝。”毕业时我们几个曾在街角的小饭馆喝醉,然后便摇摇晃晃地在街上边走边大声地唱,唱得路灯都睡了,我们才回去。 不知什么时候就走出了那条街,却再也回不去,只能远远地回望,看着自己的青春还在那里哭着,笑着,葱茏着。长街短梦,而我已走过了多少山河岁月,心上又蒙上了多少层尘埃,更错过了多少风景。曾经惜别的都不会再来,幸好我在心里走出了另一条街,依然住着我的青春。 1、人生很长,足以选择自己热爱的生活,不辜负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不辜负每一场花开,满怀热情,奔赴下一场山海。 2、专栏作家包利民散文散作集,关于童年、亲情、理想、青春、励志、成长等主题,把人间岁月中的深情细细描摹,让人感受其中的欢喜与温暖。 3、多篇文章连续10多年被全国各省市选作中考语文试题,可以作为美文阅读,欣赏文字之美,唤起心中久违的感动;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文,提升文笔。 4、书中金句: ·如果让心如那些花儿般自在开谢,那么就算希望起起落落,也是一个美丽的过程,而朝风夕云,更是一种悠远的点缀。 ·整个村庄,都躲进了雪的怀里,温柔地沉默着。 ·我多想牵着春风的手,走过千里路,走回三十多年前的岁月,走进那一扇扇熟悉的门,再看看年少的我们,看看年轻的父母,看看我们无忧的笑容。 ·在烟火尘世里度过一生,便自然看淡看远,他们目光抚过的尘世,已然是云淡风轻。 ·想到遥远的岁月,想到遥远岁月里年轻的母亲,我竟然会像孩子一样偷偷流泪。 ·那才是真正的雾,蕴世事无常,藏风云变幻,不同人观之有不同的胸襟。 ·山溪与山云都是自由的,山溪的自由来自执着,山云的自由来自无拘无碍。 ·并没有什么是真正的结尾,有的只不过是另起一行。 ·我愿意在尘世的烟火人生里牵肠挂肚,平凡而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