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家庭救护

手把手教你家庭救护
作者: 曹健锋|责编:汤景清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6.10
折扣购买: 手把手教你家庭救护
ISBN: 978757133237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全网400万粉丝急救科普达人 科普健康中国新媒体专家组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委员 2021年度“江苏十佳自媒体账号”获得者 “健康中国,携手行动”合理用药科普短视频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内容简介

心肺复苏虽难学,关键时刻能救命 有这样一则新闻:2岁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走进了卫生间,栽进装满水的水桶中, 家人发现时孩子已经没了心跳,家人随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医务人员在15分钟后到场,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结果因为心跳停止的时间太长,还是没有抢救过来。如果孩子的家人在发现的时候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结局也许会有所改变。 有数据显示,约90%的心搏骤停者会在到达医院前死亡。实践也表明,心搏骤停以后越早开始心肺复苏救援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从心搏骤停到死亡 之间的时间很短,拨打120等待医生救援或者送至医院往往来不及,反之,如果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则有很大的概率抢救成功。一个人因心搏骤停倒下后能否存活,往往取决于他身边的人是否能及时施救,进行心肺复苏。那么,心肺复苏到底是什么?在关键时刻,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术呢? 一分钟先了解 1. 什么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保证心搏骤停者大脑及其他重 要器官供血和供氧, 帮助心搏骤停者恢复自主心跳、挽救生命的一种方法。1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有90%的可能抢救成功,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每延迟 1 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 10%;开始抢救时间超过4分钟就会产生不可逆 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超过8分钟还未开始抢救,则可能导致伤者出现生物学死亡。 2. 心肺复苏的适应证 心肺复苏适用于各种原因,如心肌梗死、肺栓塞、电解质紊乱等引发的心搏骤停,无论导致心搏骤停的是何种原因,作为非医学专业人士,我们只要判断伤者无反应、无呼吸,就可以认定其心搏骤停,开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当发现有人倒地时,我们应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检查伤者的呼吸,用7秒钟的时间看伤者的胸廓有没有正常的呼吸起伏动作,如果伤者无呼吸、无反应,非专业医务人员不需要触摸颈动脉搏动,就可以认定其为心搏骤停,开始心肺复苏的流程了,这个流程可以被简称为“叫叫CABD”,每一个字或字母都代表着一个步骤,一共是6个步骤。 1. 叫 拍打伤者双肩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喊伤者, 检查伤者是否有反应。 2. 叫 如果伤者无反应,指定周围一人拨打 120,指定另外一个人去拿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3. C(胸外按压) 让伤者躺在安全、平坦、坚硬的床面或者地面上。 解开衣物,如果衣物较多也要松开衣领、腰带。 以跪坐的姿势在伤者一侧,伸出一只手,把掌根放到伤者胸骨中 下段,另一只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叉,手臂伸直、肘部不 可弯曲, 肩膀位于手掌上方, 利用上半身的重量, 垂直、用力地往下压。 按压的深度成年人 5 ~ 6 厘米、儿童 5 厘米、婴儿 4 厘米,按压速度 要达到 100 ~ 120 次 / 分。 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 4. A(开放气道) 清理伤者口腔内分泌物,取下假牙,然后一手的掌外侧缘置于伤 者的前额下压,另一手托起伤者下巴,充分开放气道。 5. B(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的同时,上面的手同时捏住伤者鼻子,吸一口气,嘴巴完全包绕伤者嘴巴,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在1秒以上,吹气时,用眼睛余光观察伤者胸廓是否抬起,如果看见伤者胸廓抬起,说明人工呼吸有效。1次吹气结束后松开嘴巴、放开捏住的鼻子,再次吸一口气, 捏住鼻子,同样的方法进行第2次人工呼吸。2次人工呼吸后继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单人复苏按照30∶2的比例进行。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伤者开始呼吸或移动,又或者急救人员到达、更换心肺复苏人员、AED到场。 6. D(AED) 当AED到场后,要立即开始进行电击除颤。 彩虹医生说 胸外按压幅度是5~6厘米,不要担心弄伤伤者。按压确实可能会导致肋骨骨折等损伤,但按压时用力不足,就无法达到效果,骨折可以治疗,生命不会再来! 如果不知道伤者是否心搏骤停,就千万不要盲目进行心肺复苏。 ★三甲医院ICU副主任医师、抖音医学科普名人曹健锋医生的儿童急救知识合集,超两千万人次点赞的良心科普内容 ★不讲空话,全是干货!“外伤处理四步走”“心肺复苏六字诀”,人人都能懂,看了能记住,学会就能用! ★28种孩子的安全事件处理法,超容易理解的极简家庭救护常识。内容精准不深奥,每天10分钟看一节,28天成为合格父母! ★抖音大V骨往筋来、神经内科宋璞医生鼎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