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书店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3.20
折扣购买: 四十年艺坛回忆录(典藏本)
ISBN: 9787545822892
丁悚(1891-1969),字慕琴,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人。师承周湘,初攻西洋画,书画皆为人称道。20世纪前30年,丁悚活跃于上海漫画、美术、摄影、戏曲、电影、文学等文艺圈,是多个文艺社团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漫画界,丁悚是现代漫画先驱者之一,与张光宇、叶浅予、鲁少飞等发起中国第一个漫画社团“漫画会”,其漫画作品遍及各报刊。在美术界,丁悚是上海美专第一任教务长,并与江小鹣、王济远等成立美术社团“天马会”。在摄影界,丁悚加入由胡伯翔、郎静山等发起的中华摄影学社,作品多次亮相影展。在文学界,丁悚与周瘦鹃、陈蝶仙等“鸳鸯蝴蝶派”干将交好,为《礼拜六》杂志绘制了大量的封面画。在广告界,丁悚是早期著名的月份牌画家,曾任职于英美烟公司和新亚药厂广告部,出版多册百美图。在文艺界,丁悚与程砚秋、荀慧生、周璇、王人美等演员明星均有交集,丁府成为文艺界人士常聚的沙龙。新中国成立后,丁悚曾为华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宋子文夫人的旧事 宋子文的夫人张乐怡女士,也是晏摩氏的学生,班次比许淑珍低两班,长得十分漂亮,不输淑珍,不过她的功课确不如淑珍远甚,对于图画一课,更似感不到兴趣,所以一待我上图画课,她的座位就坐得很后,可以避过我的眼光,倩旁座的同学捉刀代作,但却时常被我发觉而制止她的。乐怡平素爱好修饰,即在校上课,也事浓妆艳服,一次我和瘦鹃、云龛们几位友好观影于北四川路的“奥迪安”散场时,云龛忽发现在我们前面人丛里,有一个极漂亮的女郎,怂恿我们:“何不上前,一饱眼福”,这时我已看清了是我们的高足张乐怡,说:“万万不可胡来,那是我们的学生,如此行为,师道何在?”云龛们都倒抽了一口冷气。这样的笑话,从前是常有的,因当时的我,担任的学校有好几处,男女学生也多,所以在游乐场中,往往连野眼都不敢多看,并不是自命为君子,实在是在其位而谋其政,地位犯就,不得不如此也。 一群烂醉的电影明星 嗜饮啤酒的我,每逢暑季,总是大量的轰饮。从前酒价也贱,一元可喝三瓶。在亡友谢鹏飞先生经理“烟台啤酒”的辰光,每年他总送我两大箱,恣我畅饮。后来他谢世了,义成公司也收歇了,又认识了上海啤酒公司的营业部主任凌剑鸣先生,他是位富热情笃友谊的朋友,有一次要我代邀电影界朋友参观该厂造酒的内容,备了大量的啤酒,请我们痛喝,并且说“越喝得多,越有面子”。那时邀到的有金焰、吴永刚、刘琼、殷秀岑、顾梦鹤、史超、陈天国、王人美、黎明健、杨枝露、金焰的妹妹等十余人,都是视啤酒如命之人,真所谓得其所哉。参观全厂,越二小时以上,诚洋洋乎大观,储酒之室设在地下,虽在盛暑,温度之低,只二十余度,几欲穿棉,始克支持。参观完毕开始轰饮,所备下酒之品,全合乎饮酒之用,故更觉乐胃,所备之酒就像目下的生啤,不过黄黑兼有,各人放开大量,靡不兴高采烈的大喝,一直喝到六时许,无一不酩酊大醉,遂由该厂雇了团体汽车,把这班醉明星送到了舍下,随车又携带水啤两大桶,以备在舍间晚膳时再用。时凌先生的酒喝得还未全醉,尚能照料我们上车下车,岂知到了夜洗盏更酌之后,他也支持不住了,醉得几不能回府,后来由王伯笙兄送他回去。当时各人醉后话把戏层出不穷,我也是醉人之一,有许多已记忆不清了,不过记得有位B小姐,素倾心于老金,那天人美恰巧拍戏先行,造就了他们一幕热烈恋爱的活剧,在我们亭子间里偷偷的表演,不巧的被我们撞见了,弄得他们窘态毕露。还有个陈天国,要想登楼,但无论如何醉得寸步难移,就抱了扶梯脚下的栏杆大呕大吐。从此我们的家里,要不请客,如请客用啤酒为便利计,总托凌先生代买,不过他太客气了,往往给我一个免费供饮,吓得我不敢再托他代劳,但他是营业部主任,凡送到舍间的酒,逃不过他的耳目,还是常饮了他的免费友酒。试想这样的朋友,够交情吗?现在生啤要卖到四十元一杯,不要说我没有这个资格再像从前那么的畅喝,即使可能,也下不落这只辣手,钱究竟是肉痛的。 双十节的恋爱话剧 前曾记“天马会”义演,他们派了我一个最无关重轻的零碎角色,会老不出,临阵脱逃,结果拉张正宇庖代。孰料我在民四五之间,也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傻劲,在上海美专任教时,每逢令节,例有同乐会之举行,如化妆聚餐,登台演剧等等,兴致最高的就是我,可以说无役不兴。记得有一年的一个双十节,那时已男女同学了,他们编了一个恋爱故事短话剧,男主角派的是我,女主角是潘良玉小姐担任,就在大礼堂上表演,台下师生台上居然变了恋爱的对象,大谈其恋爱,演出成绩如何,自己也莫名其妙,真不知那时的我,面皮会这样的厚。回忆当年,重思今日,不禁冷汗直流。 《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这本书,共收录233篇短文,记录的是丁悚亲力亲闻的自1945年之前的四十年间的艺坛往事。比如,他写新剧《黑籍冤魂》的故事来源,写周錬霞酒醉吐真言,写江小鹣在留日时,曾以“可柳”为艺名,参加春柳社,担任主角出演《新茶花》,写张璜、张弦昆仲为黎锦晖代笔作曲,写周璇与严华的婚姻始末等等,涉及到新闻、电影、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各界的珍闻轶事,是民国艺坛的多角度记录。内附多张照片,有丁悚本人所摄的,还有与友朋间的互赠照片,有些照片上还有当时馈赠者的亲笔签名,这些照片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弥足珍贵。 出版这本回忆录,一是丁夏先生对其祖父的怀念之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收集整理这些内容,示予大众,对其祖父及丁氏家族有了一个交代。二是这本回忆录的意义,决非限于丁氏家族内,而是见微知著,从中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民国时期的经济、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这部回忆录充满了趣味性、多样性、全面性,以及部分故事都是后人闻所未闻的,亦补了一下史料的空白,更具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