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作者: 吴晗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37
折扣购买: 朱元璋传
ISBN: 9787214162656

作者简介

吴晗(1909~196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曾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 吴晗先生一生著述甚丰,成绩卓著,发表过学术论文、札记、杂文等600余篇。出版有《吴晗史学论著选集》四卷等。

内容简介

三 大元帅、大丞相 都元帅府三个元帅,依地位说,郭天叙是主将, 张天韦占和朱元璋是偏裨,一切军务都应该由都元帅 发号施令。可是一来郭天叙没有军事经验,张天祐一 勇之夫,逢事无决断;二来朱元璋会笼络人,不但有 大批勇猛善战的贴身伙伴,徐达、汤和等一批将领, 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系统的军队,这一部分军队由他 招降、训练、组织、指挥,占郭系军队里很重的份量 ;第三,朱元璋阴险刻毒,打定主意要独吞郭系军队 ,对郭张两帅事事使心计,又有李善长、冯国用弄文 墨的作帮手,越发做得开。以此,元璋虽然只坐第三 把交椅,却作得主,办得事,俨然是事实上的主帅。 虹县人邓愈,十六岁就跟父兄起兵,父母都阵亡 了,邓愈带着部队,每战总是挺身当前,打胜仗,军 中都服他果决。怀远人常遇春,膂力绝人,勇冠三军 ,性情刚直,又有智谋,做了些时强盗,看那些首领 们打家劫舍,没出息,决心自找出路。两人都来投奔 ,邓愈有队伍,作管军总管,常遇春作前锋。 和州东南靠长江,城子小,屯驻的军队多。元兵 围攻几次以后,又闹粮荒了。过长江,贴对面是太平 (今安徽当涂)。太平南靠芜湖,东北达集庆(今南 京),东倚丹阳湖。湖周围的丹阳镇、高淳、宣城都 是产米区。发愁的是眼看着对岸有成仓成库的米粮, 被长江隔断了,浪花起伏,怒涛汹涌,没船只如何过 得去?船少了不济事,总得上千条才行,一时又怎么 打造得起来?即使有了够用的船只了,没有水手又怎 么驶得过去? 事有凑巧,巢湖水军头目李扒头(国胜)的代表 来了。原来从大乱以来,巢湖一带的豪族俞家——俞 廷玉、通海、通源、通渊父子,廖家永安、永忠兄弟 ,赵仲中、庸兄弟,纠集地方武力。推举李扒头作大 头目,双刀赵(普胜)坐二把交椅,屯泊巢湖。连结 水砦,有千多条大小船只,万多人的水军。和庐州( 今安徽合肥)的红军左君弼结下仇,吃了好多回败仗 ,势力孤单,派人来求救兵。元璋喜极,亲自到巢湖 连络,苦劝与其死守挨打,不如结伙渡江,正好五月 间霉雨季,连下二十天,河坑都淹平了,毫不费事, 大小船只扫数到达和州。 六月初一,水陆大军乘风渡江,直达采石,常遇 春跳上岸。奋戈奔向元军,诸军鼓勇续进,元兵惊溃 ,缘江堡垒,一齐归附。红军饿了多日,一见粮食牲 口,眼都花了,抢着搬运,打算运回和州慢慢享用。 元璋看出军士意思,和徐达商量,乘胜直取太平。把 船缆都斫断了,推人急流,霎时间顺流东下,江面上 空洞洞片帆不见,诸军慌乱叫苦。元璋下令,前面是 太平府,子女玉帛无所不有。打下了任意搬运回家。 军士无法,兼之听说可以随意行动,都动了心,饱餐 后径奔太平城下,攻进城准备放开手大杀大抢。元璋 事先叫李善长写了禁约,不许虏掠,违令按军法处置 ,四处张贴,调一排执法队沿街巡察。军士看了诧异 ,都住了手。有一小兵不听,立时斩首,太平一路的 百姓才免了此劫。又怕军心不稳,叫当地大财主献出 些金银财帛,即时分赏将士,将士得了采头,小兵自 然不敢说话了。 从和州渡江是巢湖水军的功劳,元璋在船上摆酒 庆功,把李扒头灌醉,捆住手脚,丢在江里。双刀赵 不服,逃归徐真逸。扒头部下诸将,无主将,也无船 只,只好投降,元璋从此又有了水军。 太平地方儒士李习、陶安首先来见元璋,元璋问 “有何道教之”?安说:“如今群雄并起,不过抢子 女玉帛。将军若能反群雄之志,不杀人,不掳掠,不 烧房屋,东取集庆,可以作一番大事业。”元璋很以 为然,留在元帅府作令史。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以李 习为知府。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元璋作大元帅,以 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为帅府令史,潘庭坚为帅 府教授。点乡下老百姓作民兵。居民蓄积,扫数运进 城来,准备固守③。 元兵分两路包围太平:水路以大船封锁采石,堵 住红军的归路,陆路由民兵元帅陈野先率军数万进攻 ,形势急迫。元璋亲自领死士拼命抵住。新讨的二夫 人孙氏,劝把府库中的金银抬到城上,分给有功将士 。别出一军,绕到敌人背后,前后夹击。元兵大败, 生擒陈野先。元璋劝他投降,宰白马乌牛,祭告天地 。结为兄弟。第二天,野先全军归降,约好一同攻取 集庆。 野先的妻子被留在太平作质,部下被张天祐领去 攻集庆。他是大地主,极恨红军,暗地里嘱咐部下, 只装做打仗的样子,千万别认真打,三两日自己脱了 身,就回来打红军。这话给元璋的心腹检校探到了, 元璋心里明白,也不告诉张天祐。到集庆城下,元朝 守将福寿力战,张天祐只有小半人在打,大半人在看 ,吃了大败仗,回来好生没趣。 元璋索性放了陈野先,让他带领旧部,和郭天叙 张天韦占合军再攻集庆。野先早已和元将福寿约好城 内外表里夹攻。邀天叙吃酒,席间杀了,生擒张天祐 ,送给福寿也即时杀死。元军会师总反攻,红军大败 ,死了两万多人。陈野先追击到溧阳,马乏落后,当 地民兵不明底细,听说他投降了红军,设埋伏也把他 杀了。部队由从子兆先接管。 元璋借刀杀人,郭张二帅一死,郭子兴的旧部全 归元璋指挥,成为名实一致的都元帅,小明王麾下一 员大将了。子兴次子天爵,小明王命为中书右丞,在 元璋底下作官,没有兵,更没有权,眼睁睁看着郭家 的基业改了姓,忍不住背地里发牢骚,给元璋结果了 。子兴的小女儿孤苦伶仃,无可倚靠,元璋收作第三 房小妾,侍候他父亲当年的亲兵。 元璋率领大军渡江,马夫人和将士的家眷仍留在 和州。和州是后方基地,得有亲人镇守,而且将士家 眷有人看管,也可以使将士安心作战。和州和太平的 交通只有水路,虽然七八个月来陆续占领了溧水、溧 阳、句容、芜湖一些城子,集庆孤立,三面被包围, 可是水路却被元军切断了,消息不通。一直到龙凤二 年(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二月,元璋大败元水 军,尽俘其舟舰以后,两地的来往才完全畅通,有了 信息,军心也安定了。 三月初一,水陆大军并进,三攻集庆,城外屯兵 陈兆先战败投降,得兵三万六千人。集庆城破,守将 福寿战死,元帅康茂才和军民五十余万归降。元璋人 城后,召集了一次官吏和民众的大会,剀切宣告:“ 元朝这个坏政府,政治腐烂,到处在打仗,百姓吃够 了苦。我是来替你们除乱的,大家只要安心作事,不 要害怕。好人我用他,坏事替你们除掉。作官的不要 乱来,叫百姓吃苦。”几句话安定了人心,恢复了秩 序。当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设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 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以赵忠为兴国翼元帅, 守太平。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人进见,先后 录用。小明王得到捷报后,升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 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李善长为左右司郎 中,以下诸将都升元帅。元璋这年才二十九岁,已经 是独当一面的地方长官,指挥十万大军的统帅了。 元璋据应天后,他的疆域以应天作中心,西起滁 州,划一直线到芜湖,东起句容到溧阳。西边长,东 线短,一块不等边形,横摆着恰像个米斗,西线是斗 底,东线是斗口。四面的形势是:东边元将定定扼守 镇江;东南张士诚已据平江(今江苏吴县),破常州 ,转掠浙西;东北面青衣军张明鉴据扬州(今江苏江 都);南面元将八思尔不花驻徽州(今安徽歙县), 另一军屯宁国(今安徽宣城);西面池州(今安徽贵 池)已为徐真逸所据:东南外围则元将石抹宜孙守处 州(今浙江庆水),石抹厚孙守婺州(今浙江金华) ,宋伯颜不花守衢州(今浙江衢县)。元璋局面小。 兵力也不强,处境呢,真是四面受敌。 P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