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拯救玻璃地球
ISBN: 9787536092426
手塚治虫(1928—1989),本名手塚治,日本漫画家、动画制作人、医学博士,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父”。因特别喜爱昆虫,便为自己取了“治虫”这一笔名。代表作有《火之鸟》《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医黑杰克》《小飞龙》《三眼神童》等。1947年,手塚与酒井七马合作的漫画《新宝岛》以不同于以往的四格漫画形式,把电影分镜与拍摄手法运用其中,为当时的漫画带来了崭新的表现力,也由此奠定了日本现代漫画的叙述方式。
地球已然奄奄一息 在大宇宙的那片漆黑中散发出耀眼蓝光的行星—人类唯一的故乡。不,不光对人类而言是如此,它也是大至恐龙那般庞大的生物,小到只有几天生命的蜉蝣和细菌的故乡。这个充满丰富生命的星球,除了称之为奇迹,别无他词。 在阳光、水和绿色大地的滋养下,无数生命在地球上唱出了生命的赞歌。 四十六亿年,这个超乎人类想象的漫长的时间,是地球的年龄。但从原始人类诞生到现在,也才过了三百万年。 也就是说,就地球历史而言,人类充其量是个新来的。然而不知为何,人类却一副宛如己物的样子,以“万物之灵”自居,随心所欲地破坏自然,屠杀动物。 无须多言,这已然成了大问题。但是,一边叫喊着“这是一个大问题”,一边放任紧急事态的持续,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某些满不在乎地镇压国民的独裁者、政治家一脸清爽地对公众发出“珍惜绿化,保护动物,保护生命”之类的陈词滥调—的背后,是为了赚取钱财,任由有毒物质排放,不断开发和制造杀人兵器。 但最让我感到悲哀的不仅仅是那些掌权者的所作所为,而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市民竟然成为这种状况的帮凶。 我们放任自己追求物质的富足,目光坚定,一路猛跑。但这会不会已经是我们停下脚步环顾四周的最后机会了呢? 我们已经处于这样一个临界点了——必须仔仔细细地思考对于今后的人类真正重要和必要的东西。 原本,人类追求着“今天”和“眼下”的便利,老老实实地生活至今,突然间小幸福成了危机,这让我们莫名感到被什么东西背叛了。 就在前些日子,“地球危机”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个讨论的题目罢了。但题目太大了,与其说是一个应该交给国家要人或者学者们的话题,还不如说是一个应该慢慢地解决,最后圆满收场的话题。 但现在,“地球危机”事关每个人。几乎在人类发愣之际,演变成了某一种未知的“不安”,日渐向我们袭来。 就连我自己,还有我的同僚、邻居大婶们,以及理应成为“未来人”的——无比宝贵的孩子们都被这种难以言喻的“不安”所笼罩着。 恐龙是在这个地球上繁衍生存了一亿数千万年的王者,但为什么仍会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绝种了呢?而人类在地球上只不过生存了三百万年,就掌握了决定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生命体存亡的关键了。 我们这才刚出生。照这样发展下去,从大宇宙的运行来看人类史的话,不过是南柯一梦。 也许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人类一直都在野蛮时代。尽管人类能够成功登月,顺利进行宇宙空间站的开发建设,但只要不停止污染环境和战争,不也还是个“野蛮 人”吗? 无论如何,我们也不想让地球变为一颗死气沉沉的行星。 与其说面向未来,和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存,不如说,我觉得可能从现在开始才是人类真正的“黎明”。 1.本书最大看点:小说把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写得仿佛是我们的朋友,麦家的《人生海海》就是这么迷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2.有人说,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经典文学的直线距离只差三步。但走不完的也正是这三步。麦家的了不起在于他走完了这三步,且步伐坚定,缓慢有力,留下的脚印竟成了一幅精巧诡秘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