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状元经验谈(写作卷)

十年高考状元经验谈(写作卷)
作者: 编者:王极胜
出版社: 湖北教育
原售价: 25.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十年高考状元经验谈(写作卷)
ISBN: 9787535196002

作者简介

王极胜,男,中小学教育专家、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常年从事中小学教辅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工作,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成绩斐然,著有多部青少年阅读作品。《十年高考状元经验谈》系列丛书是其经过三年时间细心研究和打磨的新力作。

内容简介

01不放弃阅读的理科状元——阅读的价值终究要体现出来 当同学们问起郑恩柏以后的去向时,郑恩柏说,今后也许会在未名湖边看到他的身影。 姓名:郑恩柏 金榜:2015 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760 分) 毕业学校:镇海中学 考入学校:北京大学 “让我爱你,然后把我抛弃。我只要出发,不要目的。我会一直想你……” 台上,一位面目清秀的大男孩正忘情地演唱着,显得很投入。台下,黑压压一片,同学们**沉浸在了柔柔的歌声当中。一曲完了,现场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尤其是高三(2)班的同学们,他们一边鼓掌一边喊着:“郑恩柏,我们爱你!” 这是浙江省镇海中学举办的一次文艺活动现场,高三(2)班的郑恩柏以一曲林宥嘉的《残酷月光》征服了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把此次活动推向了**。活动结束后,郑恩柏有了一个称号——镇中“小林宥嘉”。 郑恩柏不仅歌唱得好,他还喜欢画画、看书,他的枕边放着林清玄、季羡林的散文集。每晚临睡前,他都要看几页。郑恩柏浑身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这好像是文科生的典型特征。你可能认为他就是一名文科生,但是,你错了,他是地地道道的理科生。而且这位理科生还很不一般,在高手如林的镇海中学,他在2015年的高考中脱颖而出,以760的高分夺得了浙江省理科状元。 这位文艺小青年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文科呢?他唱歌、看书,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难道这些对学习就没有影响吗?在理科状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呢?? 没上过幼儿园 郑恩柏是温州市苍南县人,他的求学之路刚开始就与众不同,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没有上过幼儿园!对,你没听错,不是家长不让上,而是郑恩柏在幼儿园里老是哭,怎么也不愿意在幼儿园里待。*后,妈妈心软了,就把小小的郑恩柏带回家亲自照顾,让儿子在家里快快乐乐地成长着。 这位慈爱的母亲,那时候**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有**会多才多艺,有**会成为全省的理科状元。那些逼着自己幼小的孩子学习认字、学习琴棋书画的母亲们,不知会怎么想呢? 郑恩柏在5岁时上了一年的学前班,之后就进入金乡第二小学。爸爸由于工作忙,母亲也没有什么文化,他们对儿子的学习始终没有过多的干涉。只是爸爸那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妈妈那颗始终带着宽容的仁慈之心,在郑恩柏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和睦睦的家庭氛围,无疑是这位状元成长的**土壤。 读书带来的大眼界 小学时期的郑恩柏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也顺风顺水,毕业后进入了龙港镇潜龙学校学习。这是一所公办中学,管理比较宽松,老师们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很**。郑恩柏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发挥着自己的个性和爱好。他喜欢阅读,是学校那个小小图书馆的常客。那时候,他喜欢看鲁迅和徐志摩的文章,喜欢独立思考。每阅读一篇文章,他就写下一篇读后感,**是自己的所思所感。广泛的阅读,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写的作文往往视角开阔,比同学们*显得成熟一些。 由于语文成绩**,郑恩柏被选为语文课代表。在一堂作文课上,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以“故乡”为题写作文,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交上去之后,老师发现,除了一篇作文之外,其他的都是在抒发对家乡的感情。那篇与众不同的作文就是郑恩柏写的,他是从一名侨胞的角度来抒发对祖国的爱,把祖国看成了自己的故乡。 郑恩柏这样大气的视角是从哪里来的呢?语文老师为了一探究竟,下课后把郑恩柏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你的作文视角很独特,很大气。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我在业余时间喜欢看书,尤其是鲁迅的文章,有些篇章我已经读了好几遍。还有其他的像名人传记、科普类的书籍等我都喜欢看,觉得书读得多了眼界自然就宽阔了。”郑恩柏这样回答。 郑恩柏的许多作文,至今仍被他的语文老师保存在电脑里,作为学生范文用于教学。连其他班的语文老师也把他的作文拷贝过来,作为范文念给学?生听。 除了语文成绩突出外,郑恩柏的其他各科成绩也都不错,尤其是数学,曾获得过“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浙江省三等奖。郑恩柏喜欢独立思考,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正要解答一道难题时,郑恩柏打断了他:“老师先别公布答案,让我们再想想。”*后郑恩柏写出了正确答案,他在独立思考中提高了自己的解题能力。 成绩波动没有影响阅读习惯 潜龙学校与宁波市镇海中学有着合作关系,潜龙学校每年都可****学生参加镇海中学的提前招生考试。由于成绩**,郑恩柏在九年级快毕业时参加了镇海中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并顺利被录取。 镇海中学的教学水平与高升学率在当地都是出了名的,是一个高手如林的地方。高一**学期期中考试,在500多名考生中,郑恩柏仅排在200多名。他在这样的学校,有种“泯然众人矣”的感觉,但这并没有给他的心理造成太大的影响,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到图书馆借阅课外读物。 由于语文成绩**,郑恩柏继续担任语文课代表。高二文理分班时,大家以为他会选择文科,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郑恩柏选择了理科。因为他希望将来在大学里学习文理综合类的专业,文理都精通的人相对较少,他就希望成为这样的人。 高中阶段,郑恩柏的阅读重点有所改变,他*喜欢读季羡林和林清玄的文章。他认为季羡林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通过阅读季羡林的文章,他看到了传统的人格理想,看到了一种从容、豁达的处世心态;读林清玄的文章,他感觉到了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有人性的芬芳。这些感悟,如果是走马观花的阅读,是**感*不到的。郑恩柏在阅读时总是边读边思考,思考自然、人生…… 当学习累了的时候,郑恩柏喜欢听一些安静的有点小清新的歌,这样能够放松心情,再回过头学习时,效率会特别高。课外阅读和唱歌是郑恩柏的业余爱好,有了这些业余爱好的调节,他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高二时,他的成绩稳定在了年级前50名。高三一次十校联考的模拟考试,郑恩柏考到了十几名,这也是他高中三年中的**成绩。紧张的复习过去了,终于迎来了高考,郑恩柏发挥出色,尤其是作文,他取得了意料中的高分,这是他长期阅读带来的结果。他的高考总成绩是760分,整整高出重点分数线155分。 当同学们问起郑恩柏以后的去向时,郑恩柏说,今后也许会在未名湖边看到他的身影。这其实并不难猜,见过郑恩柏的人都能感*到他身上的那股浓浓的“文艺气质”,他的气质和性格,*适合在北大读书、生活。 状元方法论 应该选择哪些书籍去阅读 郑恩柏在考试成绩出现波动的时候,并没有放弃阅读。从短时间来看,阅读并不会改变什么,但从长远来看,阅读带给我们的改变是巨大的!你要明白,我们的目光所及之外有*大的世界。对于中学生来说,要拓宽自己的眼界,*重要的就是阅读。但同学们的学习任务繁重,究竟怎样去阅读才能不影响学习呢?郑恩柏的方法是这样的: 1.选择精品去读 去年,“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在**的北京十一学校发布,该书目由新阅读研究所联合北京十一学校共同研制。新阅读研究所创办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和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贵**给中学生的基础阅读书目中,排在前五名的是: 初中: (1)《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 (2)《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 (3)《三国演义》,罗贯中; (4)《朝花夕拾》,鲁迅; (5)《边城》,沈从文。 高中: (1)《宋词三百首》,上彊村民(编); (2)《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 (3)《红楼梦》,曹雪芹、高鹗; (4)《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合集,鲁迅; (5)《家》,巴金。 以上所列出的书籍,同学们可以选择优先阅读。 2.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 郑恩柏**重视读书方法,他常用的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泛读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都应广泛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精读 在阅读的同时要多思考,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把书中的内容**弄明白,以便吸取精华。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对文章的理解才能*深刻。可以说,精读是*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对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 (3)通读 即对书籍通览一遍,了解一个大貌就行,不必面面俱到。对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去阅读。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内容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时,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也许可以前后贯通。对于不太重要的书籍,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 (5)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弄懂大概意思就行。也可以只抓住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开头或结尾,就可以大致了解书中的内容,达到阅读目的。 (6)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做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还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提高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3.保证读书时间 读书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每天都保证有一段读书的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积月累也是很可观的。郑恩柏每天的阅读时间一般都是在睡前半小时。睡前这个时间段学习起来效率低,还不如拿本课外书读一读,既缓解了**的学习压力,又能增长见识,积累写作素材。 郑恩柏曾经跟同学们说过:“读书愈少,对环境愈不满意;读书愈多,对自己愈不满意。”他认为,阅读可以使人谦虚,使人奋进,*能使人博学多识。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分数大户,也是左右学生总分的关键一项。很多高考状元就是因为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发挥出色,才信心满满地面对其他科目的考试,佳报频传。在本书中,如何广读勤练,如何创意取胜,如何下笔成文,如何考场发挥?高考状元将一一为你解答。 初中生提前看,提前*益;高中生马上用,马上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