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战与反超限战(中国人提出的新战争观美国人如何应对)

超限战与反超限战(中国人提出的新战争观美国人如何应对)
作者: 乔良//王湘穗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0.60
折扣购买: 超限战与反超限战(中国人提出的新战争观美国人如何应对)
ISBN: 9787535487407

作者简介

王湘穗,退役空军大校,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航空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长年关注和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及中美战略问题。著有《超限战》(合著)、《新战国时代》(合著)等经典作品。2010年推出《超限战(白金纪念版)》(合著)广受好评。

内容简介

知晓了胜律并不等于就能锁定胜利,这就像知道 了长跑的技巧,并不等于能当上马拉松冠军一样。对 胜律的发现,可以深化人们对战争规律的认知,提高 军事艺术实践的水准。但到了战场上,能够赢得胜利 的人,却断不会由于对胜律的破解而增多。关键是看 谁真正在本质上掌握了胜律。 在可能到来的下一场战争中,胜律对战胜者的要 求会非常苛刻。它除了一如既往地要求你通晓在战场 上角逐胜利的全部机巧,更提出了大多数军人都准备 不足或感到茫然的要求:在战争之外的战争中打赢战 争;在战场之外的战场上夺取胜利。 从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说,连鲍威尔、施瓦茨科普 夫甚至沙利文、沙利卡什维利这样的现代军人都算不 上“现代”,倒更像是一群传统军人。因为在我们所 说的现代军人和传统军人之间,已经出现了一条鸿沟 。虽然这条鸿沟并非不可跨过,但需要一次彻底的军 事思维的腾跃。这对于许多职业军人来说,几乎是穷 其一生都不可能企及的事。说穿了却又很简单,办法 是:彻底做一回军事上的马基雅维利。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这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 政治思想家最重要的精神遗产。在中世纪,这意味着 对浪漫侠义又没落的骑士传统的突破,不加限制地采 取可能有的全部手段去达到目的,在战争中亦如此, 这恐怕即便不是最早(因为有中国的韩非子在前)、 也是最明确的“超限思想”的滥觞。 事物彼此区别的前提是界限的存在,在一个万物 相依的世界上,界限只有相对意义。所谓超限,是指 超越所有被称之为或是可以理解为界限的东西。不论 它属于物质的、精神的或是技术的;也不论它被叫做 “限度”、“限定”、“限制”、“边界”、“规则 ”、“定律”、“极限”甚至是“禁忌”。对战争而 言,它可能是战场和非战场的界线、武器和非武器的 界线、军人和非军人的界线、国家与非国家或是超国 家的界线,也许还应包括技术、科学、理论、心理、 伦理、传统、习惯等等界线。总之,是把战争限定在 特定范围以内的一切界线。我们提出超限的概念,本 意首先是指思想上的超越,其次才是指行动时,在需 要并且可能超越的限度和界线上选择最恰当的手段( 包括极端手段),而不是指时时处处都非采用极端手 段不可。对于技术综合时代的军人来说,现实存在中 棱面的增多,可使用资源(指一切物化和非物化资源 )的丰富,使他们不论是所面临的限制,还是突破限 制的手段,比起马基雅维利所处的环境来,都要多得 多。因此,对他们在超限思维方面的要求,也就更为 彻底。 我们在前面说过,组合是战争大师们杯中的鸡尾 酒。但在以往的战争中,那些兵器、手段、阵法以及 谋略间的组合,都是在军事领域里进行的“限”内组 合,这种狭义的组合在今天显然已非常不够。要想赢 得今天或明天的战争,把玩胜利于股掌之间,就必须 “组合”你所掌握的全部战争资源亦即进行战争的手 段;这也还不够,还必须按照“胜律”的要求去进行 组合;这仍然不够,因为胜律并不能保证胜利瓜熟蒂 落在篮子里,它还需要一只得法的手去采摘。这只手 就是“超限”,就是超越一切界限并且符合胜律要求 地去组合战争。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个全新的战法名称:“偏正式超限组合战”。 超国家组合 现在,我们似乎又一次面临悖论:理论上说,超 限,就应该是百无禁忌,超越一切;但事实上,无限 的超越是不可能也做不到的。任何超越都只能在一定 的限度内进行。就是说,超限并不等于无限,而只是 扩大了的“有限”,即超出某一领域、某个方向的固 有界线,在更多的领域和方向上组合机会和手段,以 实现既定的目标。 这就是我们为“超限组合战”下的定义。 作为一种以“超限”为主要特征的战法,它的原 理是:在比问题本身更大的范围、调集更多的手段去 解决问题。比如,当国家安全面临威胁时,不是简单 地选择国家对国家的军事对抗,而是运用“超国家组 合”的方式化解危机。 从历史上看,国家曾是安全理念的最高形态。对 于中国人,国家甚至是与天下等同的大概念。如今, 民族或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不过是“地球村”里人类 社会链条上的大小环节。现代国家越来越多地受到区 域性和全球性超国家组织(如欧共体、东盟、欧佩克 、亚佩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 以及最为庞大的联合国组织等)的影响。此外,大量 跨国家组织和形形色色的非国家组织(如跨国公司、 行业协会、绿色和平组织、奥林匹克委员会、宗教机 构、恐怖组织、黑客小组等)也同样在左右着国家的 走向。这些跨国家、非国家与超国家组织,共同构成 了新兴的全球力量体系。 也许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上述因素,正在导引我 们步入一个大国政治让位于超国家政治的转型期。这 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是过渡:许多端倪正在显现,许 多过程正在开始。国家力量作为一类主体与超国家、 跨国家、非国家力量作为另一类主体,在国际舞台上 谁主沉浮的问题尚无定论。一方面,大国们还在起主 导作用,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全面大国,和像日本、 德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俄国这 样的垂暮大国,都还在试图对全局施加自己的影响; 另一方面,有远见的大国,已开始明确地借助超、跨 、非国家力量,去加倍扩大自己的影响,实现仅靠自 身力量不足以达成的目标。如用欧元统一起来的欧共 体,就是最新也最典型的案例。这一生机勃勃的过程 发展到今天,不过刚刚走出了蹒跚期,远未到结束的 时候。近期走向和远期前景不明朗,是自然而然的事 情。但某些迹象已经在显现一种趋势,即:通过国与 国的较量定夺胜负输赢的时代正在徐徐关上大门,而 用超国家手段在比国家更大的舞台上解决问题、实现 目标的时代,正在悄然拉开大幕。 基于此,我们把“超国家组合”列为超限组合战 的基本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