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命奇迹

植物的生命奇迹
作者: 侯元凯|责编:郑强胜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51.60
折扣购买: 植物的生命奇迹
ISBN: 9787571117115

作者简介

侯元凯,男,1963年10月9日生,汉族,河南省淅川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专业,2004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暨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兼职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彩叶植物引种及培育研究、休闲农业资源与产品研究、生物柴油树种栽培与应用研究,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35篇。现主持国家及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10项。著名科普作家,出版科普著作有《奇妙的植物世界》《庭院美化植物》《探寻植物奥秘》《全球变暖忧思录》《休闲农业概论》《世界彩叶树木1000种》等?

内容简介

植物猎人 1818年,英国从中国引种紫藤(Wisteria?sinensis),至1839年,在花园长成180英尺长,覆盖1800平方英尺的墙面,开了675000朵花。若不是植物猎人的远见、勇气与坚韧,荒芜的家园怎会如此富足,今人与子孙怎能得以衣食无忧?植物猎人是园艺学界的哥伦布。 法国费洛朗斯·蒂娜尔(Florence Thinard)等发表的《探险家的传奇植物标本簿》中记录了一大批植物猎人。 兴致盎然地与世界交手,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 ——易烊千玺 瑞典科学家丹尼尔·索兰德(Daniel Carlsson Solander,1733-1782)曾带回瑞典30000件植物。 法国船长尼古拉·博丹(Nicolas Baudin,1754-1803)与英国航海家马修·费林德斯(Matthew Flinders,1774-1814)从澳洲带回法国4000种植物。 瑞士植物学家奥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1778-1841)带回瑞士5000种活体和标本。 英国杜鹃花之王乔治·福瑞斯特(Gorge Forrest,1873-1932)先后7次在中国云南发现杜鹃花309种,均引种到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英国植物学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Wilson,1876-1930)先后有四次中国之旅,先后收获珙桐、全缘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帝王百合(Lilium regale)及数以万计的植物标本。 濒危植物 所有植物都是数亿年进化的结果,它们见证了大陆漂移和气候变迁,现在却受人类的影响。 人口过多导致动植物栖息地被破坏,使全球物种濒危或灭绝。一种植物的灭绝,意味着经过数十亿年演化而成的美丽拼图逐渐消失了。单一的某个物种灭绝,会对长期在同一栖息地相互依存的其他物种造成不利影响。物种之间唇齿相依,每个物种灭绝就会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引起或大或小的涟漪。200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的《濒危物种红皮书》中,有濒危植物1164种,其中813种定为濒临危险的、危险的或易受侵害的种类。 我们对待植物的态度是异常狭隘的。如果我们看到一种植物具有某种直接用途,我们就种植它。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我们认为一种植物的存在不合心意或者没有必要,我们就可以立刻判它死刑。 ——[美]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寂静的春天》 而今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超人类的想象,可能超过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绝大部分物种灭绝是由人类直接或间接活动造成的。事实上,人类也仅仅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员,然而现在却成了凌驾于其他数十万种物种之上的破坏者! 世界最濒危植物有伍德苏铁(Encephalartos woodii)、圣赫勒拿橄榄(Nesiota elliptica) 、Withania begonifolia、Caesalpinia kauaiensis、Hesperomannia arbuscula、荪曲泊贡桔桔(Centropogon erythraeus)、树状苏铁(Cycas tansachana) 、Cyanea superba。 病毒首先从植物中被分离出来 病毒是什么?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体。1898年,荷兰生物学家马丁努斯·贝叶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1851~1931)首次对病毒进行命名。病毒、植物和动物是生物构成的三大群体。病毒种类估计有3万~10万种。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衣壳两部分构成。核酸位于病毒的内部,构成病毒的核心。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要么只含DNA,要么只含RNA。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 ——北齐·刘昼(514-565)《新论·防欲》 远古时代,大约8%的人类DNA是感染人类逆转录病毒的残余,其中一些片段参与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还有一部分在更早的时代促进了四足动物的神经系统演进,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神经传递、记忆形成和高级思维。没有病毒,人类就不会成为今天遍布地球的物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寄生体,以其内含的遗传信息去感染细胞,并利用细胞的代谢大量地自我复制,靠被感染的细胞得以繁殖,复制出来的病毒又去感染新的细胞。病毒基因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经常发生变异。 关于病毒的起源目前有三种设想:病毒是处于由非生命向生命转化的中间阶段,具有部分的生命特征。病毒起源于某些低等生物的退化。病毒是由细胞内某些遗传物质转变而来的。细胞的发现,缩短了各种生物之间的距离。而病毒的发现,则缩短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距离。 本书内容包括植物起源与进化、植物遗传与变异、植物器官与功能、植物生理特征、植物分类与命名、植物全球分布、植物生态与环境、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植物的美丽与智慧;同时,选取其中最吸引人的疑点或谜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展示。 植物的美为我们的生活增彩生辉。人们生活在植物环绕的环境中,会心旷神怡;看到植物开花,会心花怒放。 本书在对植物进行科学讲解中,引入人文经典,在激发少年儿童阅读兴趣的同时,还可以积累优美的语句,让少年儿童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植物知识的新信息和新见解。 作为一部科普读物,旨在为少年儿童开启一扇认识植物世界的小窗,也许正是这一扇小窗,会帮助少年儿童播下未来梦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