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痛俱成往事

爱与痛俱成往事
作者: 王鹤
出版社: 中国财经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8.30
折扣购买: 爱与痛俱成往事
ISBN: 9787509565209

作者简介

王鹤,成都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供职于成都媒体。著有随笔集《爱与伤奔涌不息》《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爱与痛俱成往事》。曾与王泽华合著《民国时期的老成都》。

内容简介

毛彦文:爱与痛俱威往事 1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毛彦文(1**8-1999 )重新引人注目,是因为**学者吴宓:吴宓苦恋毛 彦文却又求之不得的往事,频繁被人们兴致勃勃地提 起。 1987年,年近九旬的毛彦文完成了自传《往事》 。*早她自费印刷了少量,馈赠亲友。我手边这本《 往事》,系商务印书馆2012年1月出版,其中有多幅 毛彦文及其亲友的照片。老太太享有高寿,一生足迹 遍及海峡**与美国,也有过刻骨铭心的情感遭际。 她在自传里回忆起初恋表哥朱君毅和亡夫熊希龄,都 难抑深情,尽管朱君毅是负心之人。然而提到吴宓, 她则下笔省俭、言语谨慎,很是不想跟他扯上些许瓜 葛。 吴宓与朱君毅是清华同学兼好友。那时,正在读 小学的毛彦文,经常写信给表哥。在那五六年里,“ 从不通的文字渐渐地写成通顺的信,均为吴(宓)所 阅览无遗”。吴宓因此对毛彦文印象至深,羡慕朱君 毅有这样一位表妹。 吴宓留学美国时,接到另一位清华留美同学陈烈 勋的信:他姐姐陈心一毕业于浙江省立杭州女子师范 学校,常听他提到吴宓,又读过其诗文,遂暗生爱慕 ,有意结缘。吴宓那时难得被女士这么青睐,不免怦 然心动,便寄信给朱君毅,托毛彦文去杭州陈家代为 相亲。毛彦文与陈心一是校友,此前并不相识。此番 *人之托,当然要忠人之事,遂于暑假赶往杭州,陈 家人对她**热情。 毛彦文将相亲结果函告朱君毅:“不知吴君选择 对象的条件为何?陈女士系一旧式女子,做贤妻良母 *为合适。皮肤稍黑,但不难看,中文清通,西文从 未学过,性情似很温柔。倘吴君想娶一位能治家的贤 内助,陈女士似很适当。如果想娶善交际、会英语的 时髦女子,则应另行选择。”她还建议吴宓与陈心一 不妨先做朋友,频繁通信,待相互了解、彼此满意, 再订婚不迟。看得出来,毛彦文不仅尽职尽心,也知 人识事,稳妥周详。 不久,吴宓与陈心一越洋订婚。吴宓回国后,两 人西湖泛舟,也觉“其乐融融”,很快举行了婚礼。 妻子“辛勤安恬”,吴宓却渐生不满。毛彦文认为, 吴宓心目中似乎有一幻想的女子——要跟他一样中英 文俱佳,彼此可以诗词唱和,还要善于辞令,能与他 的朋友、同事说古论今,巧于周旋……而这些恰好不 是陈心一的强项。但毛彦文觉得,其实陈心一*适合 吴宓,因吴宓“有我国旧时文人的习气,易发不合理 的脾气。”陈心一逆来顺*,委曲求全,能容忍吴宓 的“任性取闹”。这是新派女子*不可能做到的。 事实上,吴宓幻想中的那位女子,正是神交已久 的毛彦文。他后来与陈心一离婚,也是破釜沉舟欲舍 旧求新。结果当然像朋友冯友兰等预测的那般:两头 落空。 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的朱君毅,留 美六年学成归国,后与吴宓同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授 。毛彦文已于两年前以浙江省**名的成绩,考入北 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此时为了与未婚夫汇合,遂转 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这样,她每**有半天时间可 离校与朱君毅见面。 年少时,毛彦文就对表哥异常崇拜,视他为“世 界上**的伟大人物”。她九岁时被父亲做主许配给 好友之子,但在其长大后当男方花轿临门时,她选择 紧急逃婚。这在民国初期的江山市是有损名教的极大 “丑闻”,也轰动整个浙江省。此后,毛彦文的舅父 (朱君毅之父)和她父母,为这对早就彼此倾心的表 兄妹订了婚。 之后是漫长的分离与相思。但凡接不到表哥的信 ,毛彦文就坐立不安,茶饭不思。劳燕分飞,重洋远 隔,想念与煎熬,*宜人诗,她写下的一些白话诗, 曾被《晨报副刊》与《京报》刊用。 如今,朱君毅学成归国,本应苦尽甘来,只待成 婚。他却又移情别恋了,爱上了一位中学生,要求退 婚。毛彦文自幼以来,只爱过表哥一人,闻讯后“身 心崩溃”,万念俱灰。 亲友们都竭力说和,吴宓是*热心的“调停人” ,奔前走后地忙活,可以想见他内心的矛盾。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