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外语教研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3.80
折扣购买: 探秘古埃及/百科通识文库
ISBN: 9787513565240
颜海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埃及开罗大学考古学院访学,著有《古埃及文明探研》及多篇学术文章。2002年9月主持了中央电视台《金字塔考古行动》节目,并为**博物馆、世界美术馆举办的大型展览担任专家顾问。 伊恩·肖,利物浦大学埃及考古学讲师。目前在参与上埃及片麻岩采矿区格贝尔艾尔阿瑟的田野考古。著有《牛津埃及史》(2000)、《古埃及材料与技术》(2000)以及《古埃及探研》(2003)等学术专著。
1**8年,英国埃及学家詹姆斯·奎贝尔和弗雷德 里克·格林在上埃及的赫拉康波里斯一个早期神庙的 废墟中发现了一块绿灰色的石板。这个发现不像24年 后图坦卡蒙墓的发现那样令全世界的记者蜂拥而至, 但这块石板的发现者马上就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像 罗塞塔石碑一样,这个石刻,即纳尔迈调色板,对古 埃及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重要性远不止于赫拉康 波里斯当地。在随后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为了解 决各种问题——从埃及**的政治起源到埃及艺术与 文字的本质等——埃及学家对该石板作出了不同的解 读。没有哪个物品足以代表整个文化,但是尼罗河谷 流传至今的一些手工艺品是如此具有代表性、所含信 息如此丰富,以至于它们可以成为整个古埃及文化某 些方面的缩影,纳尔迈调色板就是其中之一。 纳尔迈调色板 到位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参观,人们*先看到的 展品之一就是纳尔迈调色板。它是一块绿色石板,呈 盾形,高63厘米,正反两面都刻有浅浮雕装饰。人们 一般认为纳尔迈调色板出现在公元前4千纪的*后一 个世纪。调色板正面描绘有两只狮头怪兽 (serpopards),它们的长颈交织在一起,分别被两名 蓄着络腮胡的男子用带子拴着。类似这对怪兽的成对 对称“驯兽”似乎来源于早期美索不达米亚的图像, 或许也包括埃兰的图像,但是在埃及,这些驯兽可能 代表着上下埃及的武力统一,是整个法老时期埃及艺 术与文献的主题。 两头怪兽缠绕在一起的颈部形成的圆环巧妙地构 成了一个凹处,也叫浅盘,它可以用来磨制描绘眼睛 的颜料(这是这些调色板的本来用途),但是我们不清 楚像纳尔迈调色板这么重要的仪式用品是否真的用来 磨过颜料。像这样造价很高的仪式用具可能已经** 了所谓的实用功能,因为它们是献给赫拉康波里斯神 庙的供品。在类似的其他仪式用调色板上,圆形凹槽 可能会中断调色板的画面,这是人们不愿看到的。试 比较同样由奎贝尔和格林在赫拉康波里斯发现的“双 狗调色板”,其正面也有两头长着长颈的狮子,但是 凹槽只是位于脖颈之间,而不是由脖颈相交形成(或 者比较“战场调色板”,其中的凹槽位于一排俘虏中 间,割断了画面)。 在纳尔迈调色板正面的顶部、两个怪兽的上面, 艺术家刻画了一位早期埃及统治者的形象:他长着络 腮胡,正向前迈步。从他身前的象形文字和调色板顶 部位于两个母牛头之间的“王名框”里的象形文字来 判断,这位统治者可能名叫纳尔迈。他头戴所谓的红 冠,这种王冠*早出现在涅迦达一期(公元前4000— 前3500)的一块陶片上,*终成为下埃及统治者的象 征(但是这种关联形成于涅迦达一期还是纳尔迈时期 尚未确定)。他手执权杖和连伽,身穿一件系于左肩 的束腰外衣,腰部系着一条牛尾。 国王和其他6人列队前进,其中两人只有他身高 的一半,他们在调色板上的位置是一个在国王前面, 一个在后面,但这可能意在表示两人实际上走在国王 的两边。他们胡子刮得很干净,显然是**官员。左 边的那个显然是持鞋者,因为他一手拿着凉鞋,一手 拿着一个小器皿,胸前还挂着一个胸饰,可能是王印 ;他头部后上方有一个矩形框,里面有一个象形文字 ;这个符号可能代表芦苇船(但是在这一情境下意义 并不确定),通常读作db3。他头部前方还有两个不同 的符号,分别是叠加的玫瑰花饰和一个读作hm的符号 ,该符号后来具有几种含义,“仆人”为其中之一。 国王右边的官员略高大些,头戴假发,身穿豹皮衣, 脖子上好像挂着书写工具。他的身份可由他头顶上的 象形文字tt来断定,这个词可能是“宰相”一词较早 的写法。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