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两地书
ISBN: 9787572619953
鲁迅(1881—1936) 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曾经受过古典教育,也曾赴日求学,接触当时的先进思想。留学归国后,曾在各地学校先后任职。一九一八年五月,首次以笔名“鲁迅”发表第YI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风气之先。 著作颇丰,包含小说、杂文、散文、评论等,一生以笔代戈,有“民族魂”之称。 景宋(1898—1968) 本名许广平,广东番禺人。 出身仕宦之家,因反对包办婚姻,离家北上,先后就读于天津、北京两地的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因联合发起“驱杨运动”,被斥为“害群之马”,这便是本书“害马”称呼的来源。 一九二五年开始与鲁迅通信,后与鲁迅结为伴侣,长期协助鲁迅工作,鲁迅逝世后曾主持其著作出版工作。本人热衷参与社会活动,一生关心中国女性生存状况。
书摘 1、 / 广平兄,我从昨日起,已停止吃青椒,而改为胡椒了,特此奉闻。再谈。迅。 / 看你在厦大,学生少,又属草创,事多而趣少,如何是好?菜淡不能加盐么?胡椒多吃也不是办法,买罐头补助不好么?火腿总有地方买,不能做来吃么?万勿省钱为要!!! / 酱油已买,也常吃罐头牛肉,何尝省钱!!!火腿我却不想吃,在北京时吃怕了。 / 今天晚饭是在一个小店里买了面包和罐头牛肉吃。 / 我常买香蕉吃,因为这里的新鲜而香,和运到北京者大异。 / 昨夜发飓风,拔木发屋,但我没有受损害。 / 这里的蚂蚁可怕极了,有一种小而红的,无处不到。我现在将糖放在碗里,将碗放在贮水的盘中,然而倘若偶然忘记,则顷刻之间,满碗都是小蚂蚁。点心也这样。 / 晚上至马路散步,买得广东螃蟹一只,携归在火酒灯上煮熟,坐在躺椅上缓缓食之。你说有趣没有呢? / 楼下的后面有一片花圃,用有刺的铁丝拦着,我因为要看它有怎样的拦阻力,前几天跳了一回试试。跳出了,但那刺果然有效,给了我两个小伤,一股上,一膝旁,可是并不深,至多不过一分。这是下午的事,晚上就痊愈了,一点没有什么。 / 但到天暗,我便不到草地上走,连夜间小解也不下楼去了,就用磁的唾壶装着,看夜半无人时,即从窗口泼下去。这虽然近于无赖,但学校的设备如此不完全,我也只得如此。 / 《阿Q正传》的英译本已经出版了,译得似乎并不坏,但也有几个小错处。你要否?如要,当寄上,因为商务印书馆有送给我的。 / 包裹已经取来了,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需棉袍了。 / 依我想,早该得到你的来信了,然而还没有。大约闽粤间的通邮,不大便当,因为并非每日都有船。 / 写到这里,还不到五点钟,也没有什么别的事了,就此封入信封,赶今天寄出罢。 2、 / 你有闷气,尽管仍向我发,但愿不要闷在心里就好了。 / 金钱下呼吸,实在太苦,苦还罢了,受气却难耐。 / 做学生时希望放假,做先生时更甚,尤其希望在教课钟点ZUI多那一天。 / 现社会也实在黑暗,女子出来做事,实是处处遇到困难。 / 做事遇着隔膜者,真是连小事情也碰头。 / 这学校,就如一部《三国志演义》,你枪我剑,好看煞人。 / 我想,做事自然是应该做的,但不要拚命地做才好。 / 等暑假时闲空一点,我很想休息几天,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看,但不知道可能够。 / 此后只要能以工作赚得生活费,不受意外的气,又有一点自己玩玩的余暇,就可以算是万分幸福了。 / 现在看来,总非坚决辞去不可,人亦何苦因为别人计,而自轻自贱至此哉! / 你工作的地方,那时当能设法,我想即同在一校也无妨,偏要同在一校,管他妈的。 / 今天忽然有瓦匠来给我刷墙壁了,懒懒地乱了一天。夜间大约也未必能静心编讲义,玩一整天再说罢。 / 我又在玩——我这几天不大用功,玩着的时候多。 / 明天是季刊文章交稿的日期,所以我昨夜写信一张后,即开手做文章,别的东西不想动手研究了,便将先前弄过的东西东抄西撮,到半夜,并今天一上午,做好了,有四千字,并不吃力,从此就又玩几天。 3、 / 一个人如果一生没有遇到横祸,大家决不另眼相看,但若坐过牢监,到过战场,则即使他是一个万分平凡的人,人们也总看得特别一点。 / 人到无聊,便比什么都可怕,因为这是从自己发生的,不大有药可救。 / 常想:治中国应该有两种方法,对新的用新法,对旧的仍用旧法。 /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 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 /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 / 人生或者有正轨罢,但我不知道。 / 现在愈加相信说话和弄笔的都是不中用的人,无论你说话如何有理,文章如何动人,都是空的。他们即使怎样无理,事实上却着着得胜。然而,世界岂真不过如此而已么?我要反抗,试他一试。 / 我已决定不再彷徨,拳来拳对,刀来刀当,所以心里也很舒服了。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鲁迅作品中极“平凡”可爱的一本,详尽记录鲁迅和景宋(许广平笔名)于北京两地、厦门——广州、北平——上海,相识相伴的情感轨迹。 ●鲁迅好似一直被世人所知横眉冷对的形象,在与景宋的书信往来中,却让人看见他生活化的一面。《两地书》于鲁迅的全部作品并不占据主要位置,却实在是一部长期被忽视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了解景宋其人不可错过的重要作品。 ●《两地书》并不像所谓“情书”,因为通信之初,是师生之间对当局形势的讨论,并未对后来的关系有所预料;随着情感关系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日常分享才多了起来,有抱怨,发牢骚,互开玩笑,平淡而有真趣。 ●这一百余封书信,细语谈情的部分绝少,“所讲的不外乎学校风潮,本身情况,饭菜好坏,天气阴晴……” →聊到社会,有对时局的描述、讨论、请教,高光片段俯拾即是; →聊到工作,互诉怨气,在“做事”和“不干了”之间反复游移; →聊到人际,郁闷直言,金钱下呼吸,实在太苦,苦还罢了,受气却难耐; →聊到日常生活,有关于省钱的争论,如何防蚂蚁的心得,南方新奇水果的见闻,和对厦门飓风天气、广州潮湿气候、北京尘土飞扬的闲谈…… ●以线条设计呈现复古装帧。民国时期鲁迅和景宋所穿的大褂、斜襟袄等,系有一字扣;封一和封底的两地即对应一字扣的两端,书脊仿若扣坨与扣带相系,鲁迅与景宋的名字列于书脊,联结其中。是为人分两地,情系一书。 ●开本尺寸130mm*195mm,平装易携,单手可握;封面纸张竖纹纹理,米黄底色,似老式信纸;内页胶版纸,触感顺滑,白度柔和不伤眼;全书顺纹,柔软好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