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人美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63.80
折扣购买: 弇州山人题跋(上下)/艺术文献集成
ISBN: 9787534074776
王士贞,字符美,自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 当时最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也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文坛领袖。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
杂文跋王山人西湖诗后 钱塘田叔禾志《西湖游览》,即野畯红女吐一语小隽者必录焉,王君此诗惜后出二十年,遂不获采。然散施湖山中,光色无恙,异时又焉知无叔禾者,出于才情雅致,条添一段佳话耶?余有幽忧之疾,故不能东游,时时取叔禾《志》列山房中,晩又得君诗于少文,卧游计足矣。 甲申十同年会图 《甲申十同年会图》,作于弘治辛亥,距今六十有七载矣。太师李文正公为之序,而太保闵庄懿诸公次焉。余所见两本,其一在益都故尚书陈公清所,其一则庄懿诸孙一鹤、一琴持以见示者也。明兴人才之盛,独称孝庙时,而孝庙诸大臣又独称甲申成进士者。中间如刘忠宣、戴恭简、李文正、谢文肃、王襄敏及庄懿公,皆敭历中外,位承弼,着笃棐声,其他类亦廉洁好修之士,仅一焦泌阳驽耳。以香山洛社之耆俊,不在野而在朝,固可以仰窥孝庙如神之智,其一时景物光彩为人所艷羡而不可得者,仅此图在,览之宁无兴忾耶?然是九君子之贤厪,足以奉弘治之泰,而一焦泌阳,成正德之否而有余,小人之效,速于君子,若此则又可慡然而思警也。甲申之名公卿而物故者,则倪文毅岳,在南者则张简肃敷华,因附志之。 题江夏公卷后 江夏公射策举高第,为弘治庚戌读策大臣,用故事相唱酬成卷,而江夏公手书之藏于家。卷中若三原王端毅、钧阳马端肃、琼山丘文庄、盱江何文肃、阳曲周文端、猗氏耿文恪、长沙李文正、钱塘倪文毅、四明屠襄惠,皆彬彬巨公长者,盖宪、孝之际,太璞未完,其精敛,往往修本而略于饰。江夏公孙淳父出示余,三复之,恍然若绛侯、张相如对语时状,令人想见文景之盛,有余慨焉。卷首画为杜堇古狂笔,今亦不可复得矣,淳父其善有之。 题叶秀才为方氏复姓记后 建文末,天下之名能殉义者,莫如天台方先生;其得祸之烈,则亦无如方先生。先生殁三十余年,而天下乃敢举其名;又五十年,而天下乃敢诵其言;又百年,而天下乃有求其已絶之裔而为之记者。盖先生在围城时,则以其幼子托上海余氏友,若伍胥之托王孙于鲍者,遂冒余姓。其后人今为南昌司训,有声。先生之乡人叶君刺得其状,业欲为置田宅,要司训君归天台,奉先生祀,其书与记甚详。呜呼,先生方驾格泽,骖故主而宾于帝所,其正气沸郁宇宙间,世之日星,先生之名,而金石其言者,耿然若以为不没,即其后之存与否,无足为先生轻重。第以一时万乘之尊,挟不世之怒,而有不能尽快其意于意外之日者,亦可想也。叶君名琰,为先生纂述遗事,又能推其别居为文信公祠,令得及事先生。庶几哉赵朔、李固之客,即千古奚让焉。 梵隆罗汉 咄!汝十六大阿罗汉,化身三千大千,有无功成行圆,却入隆师指间,谓汝是阿罗汉,法在何处?谓汝不是阿罗汉,汝在何处?咦,即不在隆师指间,却在居士鼻孔毛里,觅之毕竟不得,无可奈何而已。 题虹月楼诗后 鲁恭王所治诸宫室,独灵光殿存。王文考异之,作赋纪其胜,曾未数百年,复鞫为草莽。而后之君子,仅于残编遗墨间,想见其飞虹却月之胜,或有或无而已。朱氏在胜国有虹月楼,画壁冠东南,杨铁史为之记,冯海粟系之诗,为一时胜事。今所谓楼与画壁俱漫灭无余,而朱氏子孙尚能守海粟诗迹,以比于文考之赋。曹子桓云,文章者不朽之盛业,信然哉。朱君谓卷末有大王父司马公题,托某敬识其后而归之。 三忠祠歌后 日予郎燕中时,尝游所谓三忠祠者。客或以文信国亡论已,即诸葛丞相、岳武穆祠若非其地。然予谓忠义在人心,靡所不应,且燕故属冀州,操以冀州牧成簒业,又于金为大酋所都,彼二君子,亦岂能一日而忘恢复其地哉?固不幸生各不获,遂令陆沉于腥羶者数百年,而真人出,始大洗之,俾乱臣狡狄之区,一变而为薄海星拱之所,二君子有灵,其不洒然而来游以享也。予既用是语客,又尝一再饯故参议陈先生于祠所,徘徊纵观,相与慨叹久之,然未及以其说请于先生。后十五年,先生之子谦亨出先生所为歌三章,故文太史征仲书而刻之石者以示余。读之愤激用壮,令人慨然有白衣冠易水意。太史固信国裔孙,其为乐书宜也,不佞何足以辱先生。先生没矣,昔人谓孔北海、嵇中散虽九泉下凛凛有生气,非其人与歌也耶? 题所作仙巖歌后 文承相自真州跳元师,与其客六人泛海,由台上以间入广起义兵,台固其所从取步道也。去承相殁二百八十年,而台诸生叶琰捐其所游地曰仙巖者,请于官祠丞相,而益以腴田若干畆供祀事。友人支秉中为余言,因与家弟各为歌一章纪之。踰月而叶生携卷素来乞书。呜呼,士古今不相及,令叶生得[一]值承相,持片纸从乡里恶少年数十,余皇道海,截瓜步,簒太后少主以归,亦一奇也。何至令承相间关五岭,至雩都而始就溃哉。即幸际太平,可以无节显,而往往致其微意于千古磊落慷慨之际,亦可嘉也已。 题荆王赠张太史文后 右荆王赠左相素斋先生致仕叙,及诸名士大夫之作附焉。今百年矣,宛然熙朝盛事,可想见也。昔汉东平王苍好善,其骠骑司马中郎感之,宦于国,至老不忍去为他吏,天子两贤其道,加旌赏,流脍史册,蔚为美谈。先生实以坊直侍王,后相之。七十而始归,王之所以贤先生与?一时艳羡,故不多让也。至于出处大节,超洒寡累,又有非申公、枚叟所敢望者,先生诚贤哉。余故书其后,以遗张氏子孙使宝之,知其久于疏傅[二]之金也。 跋李于鳞赠徐汝宁子与序后 我辈历落崎嶔人,无所不可,饶作循吏如西门豹,不免落褚先生《滑稽传》中,何足道哉。于鳞独哓哓鸣其不平,岂真有不足耶?为之一笑。 赠题杨凭序后 凭,里中子,癸丑岁尝有德于余,余为文赠之,已脱稿,会匆匆北上,不果。凭固不知余之有文赠之,且十年矣。而交游中如徐中行、吴国伦辈,颇往往能传诵以为奇,思一见凭而不可得。今年春,余居里,凭以事北上过余,别语及之,始欣欣动眉宇,欲乞书为行李重。嗟夫!余世所厌弃,以为崎嶔历落可笑人也,又其文多自喜,如向二三子之外,鲜读之者,而凭方数中怨,起狱家破,于吾言不一讐,其何重之有?虽然,吾覩凭之貌益少、气益壮,而心日益长、操虑日益深。凭行矣,世有能读余文者,又焉知其不识凭于杜德机也耶? 本书是由明代著名学者王士贞的题跋汇编,反映了他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原收于《弇州山人四部稿》内,现抽出单行,以利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