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00
折扣购买: 怎样让旅行遇见文化(精)/修养馆
ISBN: 9787531687597
吴玫,1985年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做过5年语文老师,后在企业做过5年行政管理,1996年开始一直在目前供职的报社工作,从记者、编辑、部主任一直到现在主管编辑业务的副总编,管辖有《上海中学生报》《少年*报》《当代学生杂志》和《好儿童》杂志等两报两刊。
高尔基去过克里姆林宫后 红场,是每一位到莫斯科游玩的旅人必到的一个 地方。俄语的另一层意思为“美丽广场”的红场,因 为疏阔,仿佛再多游客涌入其间,都会被吸附:地上 的条石照样放着幽光、墙上的红砖照样含蓄得耀眼、 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尖顶照样夺目、古姆百货公司照样 用一副爱答不理的姿态宣示它淡而又淡的名贵。只有 列宁陵墓前,排着很长很长的队伍,人们耐心地挪动 着缓慢的脚步,等待走进去,看一眼安睡在水晶棺材 里的列宁。 就算**缓慢,从走进安放着列宁棺椁的墓室到 围着经过技术处理、百年以后看上去还像在熟睡中的 列宁遗体转一圈,顶多三五分钟,我们却为这三五分 钟用了一个多小时排队等候。刚刚度过20周岁生*的 俄罗斯姑娘丽达表示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去看一个死 去那么多年的人?他把俄罗斯搞成了什么样你们知道 吗?他其实是一个德国人??我们冷眼看着丽达,用行 动表示,哪怕再多一倍的时间我们也要去看看列宁, 与历史如何盖棺定论无关,只因为在我们比丽达还小 很多的时候,这个小个子、秃脑袋、说起话来喜欢将 双手大拇指插在西装马甲袖口的外国人,曾经不容置 疑地左右了我们的思想。 还记得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被老师关在 一间墙壁雪白、钢窗被剥蚀、*光灯亮得刺眼的教室 里集体通读列宁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论断“普通工 人起来克服极大的困难,奋不顾身地设法提高劳动生 产率,设法保护每一普特粮食、煤、铁及其他产品, 这些产品不归劳动者本人及其‘近亲’所有,而归他 们的‘远亲’即全社会所有,归起初联合为一个社会 主义**然后联合为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千百万人所 有—这也就是***的开始”,并像尾巴一样跟随 爸爸妈妈参加在当时此地风起云涌的义务劳动:爱国 卫生、脱砖坯、除四害,等等。至于《列宁在1918》 和《列宁在10月》这两部电影究竟看过多少遍,我的 同龄人恐怕都难以说清。只是看的遍数太多,到后来 关注的重点已从列宁转移到了一闪而过的芭蕾舞《天 鹅湖》片段上—满大街灰蓝色的20世纪60年代和20世 纪70年代,有着曼妙身材的舞蹈家们在能让人屏息凝 神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值得我们因此一次次地走 进电影院。 高科技让水晶棺材里的列宁遗体鲜活得犹如昨天 他还在跟这个世界相谈甚欢。我们一边讨论着是什么 技术能够做到让一个百年前故人的面容还如此真切, 一边走进了红场的先贤祠。抬头望去,十二块墓碑各 归其主:斯大林、勃列*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 科、捷尔任斯基、朱可夫元帅、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 卡娅、高尔基、**位宇航员加加林等。 在红场的先贤祠看见高尔基墓碑时,我心潮澎湃 。 他是我*早读到其作品的外国作家。还在童年时 期,我就读过改编自他的三部曲的连环画。比常见的 杂志小了一半的开本,每一页都被画面占据了大半面 积,只在画面的下方有三两行文字说明。每一本书都 不厚,相较于高尔基的原著,我读到的三本连环画要 精简了许多,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太缺乏读物了, 而高尔基讲的故事,苦情、温暖、励志等这些在** 看来畅销的元素一样不缺,于是它们深深地印刻在了 我的记忆中。我为《童年》中丧父的阿廖沙随母亲回 到外祖父家后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P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