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大历史·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万物大历史·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作者: (韩)刘银圭//李春山|责编:于贺//曲沛然//张静|译者:韩晓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9.50
折扣购买: 万物大历史·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ISBN: 9787521743807

作者简介

毕业于首尔大学师范学院历史教育系,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现任首尔瑞草高中历史教师。执笔《历史图册》等高中历史教科书,参与大历史教师培训项目后开始从事大历史图书的创作。

内容简介

城市的诞生 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 蒂安将地球上城市的产生 比喻为宇宙空间中恒星的 出现。在早期宇宙中,散 落在各处的星云受重力影 响相互吸引,聚在一起形 成恒星。这些恒星如同君 主,牵引着其周边一定空 间内的其他物体,对周围 空间起到支配作用。散落 着无数农村的地球上城市 的出现就与此相似。 随着农村内部的社会 和经济关系逐渐变得更加 复杂,共同体之间的交流 变得更加频繁,出现了新 的复杂空间,那就是城市 。城市在一定范围内对周 边地区产生影响,成为它 所在空间的中心。最初, 城市起源于负责祭祀的神 圣区域,后来逐渐吸引周 边农村的资源,并为农村 提供了活力。这种运行模 式就像太阳系中的太阳吸 引一些行星并为其提供能 量一样。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 1849年,英国考古学 家洛夫特斯在伊拉克南部 地区挖掘遗迹时,发现了 约2米高的巨型城墙的痕 迹。后来,人们还在这里 发现了巨型神殿一金字塔 的地基。废墟中还出土了 楔形文字,这些信息使人 们逐渐了解了美索不达米 亚的城市乌鲁克的政治和 社会。 公元前3500年,乌鲁 克建造了长9.5千米的双 层圆形城墙,该空间中生 活着3万~5万人。从人口 构成、职业、人际关系来 看,这里呈现出与周边的 农村不同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从此,地球上第一次 出现了“城市”这一空间。 也许是受乌鲁克的影 1.《万物大历史》用10个转折点、20个提问,清晰串连宇宙、生命、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 如果6500万年前,陨石没有掉落在地球,那么地球上的生命体现在会进化成了什么样子? 如果大爆炸以其他的方式进行,那么宇宙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宇宙究竟从何而来? 我们又为什么而活? 这套《万物大历史》就是在探讨这样的重大问题时诞生的,以在137亿年的时间线上展开的10个转折点、20个提问为基础,整合了宇宙、生命、人类文明历史。这次的“人类篇”从“农耕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帝国是怎么产生并消失的”,讲到“世界是怎样被连接在一起的”,后续还将有完结篇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2.这套书运用大历史思维,让庞杂的全科知识变得一目了然 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打破学科壁垒的思考方式才能成功,这也是这套大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意义——教给孩子们建立起“过去是所有事件发生的原动力”的大历史思维,和跨学科知识体系,对存在于宇宙、自然和文明中我们进行定位,并找到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的答案。 3.知识硬核但好看好玩,弥补课堂空白,锻炼青少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少年在课堂之外为了满足好奇心,常会翻阅成人书籍,但对许多问题依旧渴望得到体系化的答案。这套《万物大历史》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是一部走出学术,面向普通人群的好看、好玩的教养读物。本系列精选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弥补了课堂教育中的缺憾,是将“大历史”学派理念应用到青少年教育上的丛书。 对于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来说,大历史是非常需要掌握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历史的大转折点上,可以洞察到宇宙物质的开放性、生命的多样性、相互关联性,也就是锻炼将从宇宙开始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历史串成一条线的洞察力,以及对于宇宙、生命、文明和自身的洞察力。在给予青少年阅读快乐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告诉他们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有怎样的意义。 4.为青少年提供对自己、对世界的新认识,有助于价值观的建立 大历史系列所向往的教育目标在于“态度的变化”,因为通过学习大历史,我们想要回答人人关心的“我们怎样生活得更好”的实际问题。 理解大历史的核心就是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也就是拥有开放性思想。这套书的目的也是给我们展示在宏观的构架中宇宙、地球、人类等不同研究对象所持的普遍性及多样性,及其展现出的相互关联性。所以在学习大历史时,比起知道细微的信息、陈旧观念,重要的是对整体的把握、对全局的思考,并在全新的完整知识体系之上,对自身生活及人类本身拥有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