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港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书系

南澳港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书系
作者: 黄迎涛|责编:毛一飞|总主编:司徒尚纪//王元林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南澳港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书系
ISBN: 978754545482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百澳良港 南澳海运贸易悠久,据《马来西亚之发展史 》称,唐时已有“巨舶海上,运载土货至广州及 闽、浙,或远达南洋、日本,转贩外货输入”。 说明在唐时,南澳已建立海外贸易关系了。清乾 隆四十八年(1783)南澳同知齐翀《南澳志》载 :“漳潮无宁宇,寇乱较唐宋元为尤烈。”安乐 博教授在《中国南方的海盗活动及影子经济 (1780—1810年)》中更直接指出:“南澳在 广东省东边……据文献记载,从唐开始,它就已 是海盗的啸聚之处。” 随着当代考古的发展,在隆澳、深澳、云澳 地区以及烟墩湾、太子楼遗址附近,我们曾采集 或发掘出土大量的唐代瓷器残片。它们让我们看 到南澳在唐代时就有人类定居的端倪。宋元两代 是我国海上贸易和海上交通蓬勃发展的时期,在 我国航海史上占有继往开来划时代的重要地位。 自隋唐以来, 历代居民亦借“密迩番洋,往来 交易,事易流传”,并利用岛势“盘错溪山,土 膏水煖,可以屯商民贸迁类多奇货,几闽船入广 ,广船入闽,皆不能外南澳”1。宋代以前,有 关南澳的记载几乎是空白。然而从中国海洋交通 航路的考察可以看出,凡东南沿海地区要往南洋 一带国家的船只,都要经过南澳海域。由于当时 南澳未有定名,故未提及。澳,在南方就是“泊 船的地方”,古代南澳岛又称“百澳”,就是形 容其可供泊船的港澳之多,天然的良港条件,周 边海路四通八达,南澳岛很早就吸引了不远万里 驾舟而来的中外商人。 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在历年考古调查中,曾 征集了在云澳官屿附近海域出水的唐越窑玉壁底 碗及在南澎列岛附近海域出水的宋酱黄釉堆双龙 提梁壶。又于2004年1月发现了太子楼附近的宋 代建筑遗址。还有2006年5月18 日第1号强台风 “珍珠”正面袭击南澳,台风过后,在宋井亭下 面被海浪掏空近1米沙层,发现了唐宋铜币近百 枚,大部分腐蚀严重或锈结,稍动即碎,无法提 取,只有40余枚保存完整。可分辨的铜币有:开 元通宝、皇宋通宝、嘉祐通宝、熙宁通宝、元祐 通宝、圣宋元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等不同年 号和书体, 绝大部分是小平钱,少量折二钱。 小平钱出土时还有钱币系绳残留。 2013年9月20日,第19号强台风“天兔”又 席卷南澳,整个宋井景区的护栏及防浪堤被摧毁 ,在沙层下面暴露了大量宋代瓷片、简瓦、板瓦 、方形地板砖等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沉积物,以 及大量贝壳。在调查时还发现了一个残缺的石臼 和莲花形凸雕灵芝纹石磨,都反映了当年南澳贸 易的繁荣和曾经村庄的繁荣。然而,整个村落在 明代初期是如何最后消失,却无人知晓。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