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作者: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ISBN: 9787521719055

作者简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曾是《华盛顿邮报》商务科学专栏作家,目前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出生于英格兰,是牙买加人的后裔。

内容简介

· 个性并非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成功人士并非白手起家,他们其实是以某种形式获得了家族的荫蔽和支持。那些最终变得卓尔不群的人看似完全依靠个人奋斗,其实不然。事实上,他们一直得益于某些隐藏的先天优势,或是非凡的机缘,抑或某一文化的特殊优势—这使他们学得快,干得多,可以以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方式认知世界。出生的时代与地域对个体的影响巨大。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祖先留传下来的东西,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已限定了我们获得成功的方式。因此,只关心成功人士是什么样的人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探究他们从哪里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为何某些人取得了成功,其他人则流于平庸。 · 领先优势造就了天才们辉煌的成就。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援引《新约·马太福音》,把这种现象叫作“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成功者,换句话说,就是获得这些特殊机遇的人,他们因此最终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富有者因享受更多的减税优惠从而变得更富有;成绩优异的学生因获得了更优秀的老师的指导、更多的关注,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冰球队9 岁至10 岁的孩子中年纪稍大者获得了更多的指导和训练,从而变得更优秀。在社会学领域,所谓的成功就是“ 优势积累”的结果。职业冰球球员一开始只比最初所在球队的队友好一点点,然而这微小的优势带来的机遇,扩大了他和他的那些队友之间的差距,随后差距与机会交替发挥作用,微小的差距被越拉越大—最终被选中的球员成为真正出众的“天才”。由此可以看出,“天才”并非一开始就表现出众—一开始他/ 她只是比别人优秀那么一点点。 · 10000小时法则 在将近一代人的时间里,心理学界都在不断争论一个大概很多普通人以为早已被解决的问题:到底是否存在与生俱来的天赋。很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并不是每一个生于1 月的球员最后都能进入职业球队,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少数生来就有天赋的人。可以说,成功是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但问题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们发现,天赋的作用其实很小,而后天努力的作用其实很大。天才论中最著名的案例出现在20 世纪90 年代:心理学家K. 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和他的两名同事在顶尖水平的柏林音乐学院展开的一项研究。2 在该学院一些教授的配合下,他们将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分为3 组。第1 组由最优秀的明星学生组成,他们个个都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的潜质;第2 组则由那些仅被认为不错的学生组成;第3 组由那些将来不太可能成为职业演奏家,只可能在公立学校当音乐教师的学生组成。这3 组学生都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从首次接触小提琴至今,你练琴一共练了多少小时?3 组学生都是在大约5 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小提琴的。在最初的几年中,所有学生的练琴时间都大致相当—每周两三个小时。但当他们到了8 岁时,不同组别的学生的练琴时间就开始产生差别了。第1组学生的练习时间开始明显多于其他两组:9 岁时每周的练琴时间为6 小时,12 岁时每周8 小时,14 岁时每周16 小时。这样一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练琴时间不断增加,到了20 岁上下(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很自觉了,能够为了变得更加优秀而主动练习),他们每周的练琴时间是30 小时。实际上,到了20 岁,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在练琴上已经投入了10000 小时了。作为对照,第2 组学生到20 岁时的练琴时间累计为8000 小时,而“未来的音乐教师们”的练琴时间累计只有4 000 小时多一点。 埃里克森带领团队又着手研究业余组与职业组的区别,相同的情况出现了。业余组中的人在儿童时期每周的练琴时间从未超过3 小时,到了20 岁,练琴时间累计只有2 000 小时;而职业组的练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了20 岁,那些未来的演奏大师们的练琴时间已经超过10 000 小时了。 埃里克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研究结果表明,一旦一位演奏者进入顶级音乐学校,唯一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刻苦练习。成功的要素在这个阶段变得简单明了。还有一点是,那些顶级演奏家们,他们练琴不只是比其他人更加努力,而是比其他人努力十倍,甚至百倍。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地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事实上,研究者们就练习时长给出了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 小时。 · 格拉德威尔经典作品全新修订版 · 重新审校,译文质量全面升级 · 新增内容:31位国外媒体人评述本书成功之处 致谢 注释 延伸阅读 供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 李翔、吴军、樊登推荐阅读 · 长期居美国亚马逊商业决策类图书畅销榜前列 · 9大启示颠覆你对成功的认知 · 10000小时定律,如何使人从平凡到超凡 英超球员大多出生在9—11月,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纽约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都是犹太人后裔,20世纪90年代大韩航空空难频发,中国人普遍擅长数学……本书用一个个出人意料的故事,丰富的统计数据,带我们进入成功人士的世界。作者用全新的视角,风趣的语言,层层递进,抽丝剥茧,讲述成功人士是如何从平凡走向超凡的。马太效应、10000小时定律、权力距离指数……9大启示颠覆了我们对成功的认知,揭开了成功的奥秘:天才并非生而如此,成功不是随机事件,它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机遇与积累的结晶。文中对成功规律的探索,让我们看到“异类”获得成功的必然性。这不是一本功利化的成功学著作,打翻心灵鸡汤也不只是为了反鸡汤。旧秩序不再适用,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方式,在跟随作者的另类社会学分析中,反思自身,找寻自我成长和社会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