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用户指南

大脑用户指南
作者: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138.00
折扣价: 85.60
折扣购买: 大脑用户指南
ISBN: 9787571009854

作者简介

《新科学家》创始于1956年,6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报道自然和人类的非凡创造,挖掘新的发明与发现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并通过其图书、应用程序、现场活动和网站触达全球500多万受众。 执笔人:艾莉森?乔治(Alison George),生物化学博士,《新科学家》杂志编辑,曾参加英国南极科考队。作为新闻记者采访过斯蒂芬?霍金和大卫?爱登堡。 视觉设计师:瓦伦丁娜?德菲里波(Valentina D''Efilippo),信息设计师、插画师兼创意指导。作品被维也纳世界博物馆收藏。

内容简介

引言 你脑子里发生了什么? 如果你正在读这段话,祝贺你!你幸运地拥有已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信息处理设备。成人大脑的重量仅有约 1.4 千克,但它的结构异常复杂:由 860 亿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达数万亿条。这台超级生物计算机拥有诸多设计特征——从意识、记忆,到智力、创造力,与此同时,它也有不少缺陷和弱点。问题在于,你没有拿到用户指南,只是即插即用。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曾正确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以及它到底能做些什么。 也许这并不奇怪,因为你的大脑就像一座冰山。我们不妨将水面以上的部分看作你有意识的知觉,而水面以下的统统属于潜意识。你的大部分脑活动都发生在水面以下这 90% 里,而且大脑十分擅长掩饰自己的运作过程。 以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为例。很容易假设眼睛的功能类似摄像机,会忠实记录外部世界发生的事件,并通过鲜艳的 3D 图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你的大脑;但事实上,你看到的大部分东西是由大脑编造的,是精心编排的关于现实的幻觉。 很容易证明这一点。请闭上你的左眼,然后努力往左看。你会注意到一个大而模糊的肉乎乎的东西,那是你的鼻子。它始终处于你的视野范围内,但你并不总能看到它,这是为什么?因为你的大脑判定这个信息不重要,于是把它删除了。事实上,你的眼睛在不停地扫视周围,但你同样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你的大脑会运用精密的“软件”将这些支离破碎的“快照”编辑成一段流畅的“视频”。你“看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大脑编造出来的。 类似的简单易行的实验在这本书里还有好几十个,常常证明了我们感知到的东西如何严重地偏离现实。 想一想,你最早的记忆是什么?我能记得的最早的事情是去医院看望出生不久的妹妹,那时我刚过完两岁生日。我清楚地记得,她裹着一张毯子在小床上睡觉,而我坐在妈妈的床上,还有一个女人坐在房间另一头织着什么。但我知道,这一幕不太可能来自我的真实记忆。尽管有少数人记得自己三岁时候的事情,但最早有记忆的平均年龄是三岁半左右,有的人甚至到了六岁才开始记事。 没准我真是一个童年记忆天才,但我对此表示怀疑。在《新科学家》杂志工作期间,我有幸采访过研究虚假记忆的专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她证明了创造子虚乌有的“记忆”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虽然我感觉那段记忆非常真实,但现在我认为,它很可能是我的大脑后来根据照片和其他人的讲述凭空创造的。 这带来了很多问题:童年早期发生了那么多激动人心的事,为什么我们几乎什么都不记得了?为什么只有某些事件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关于记忆机制的令人着迷的研究表明,记忆的目的可能更侧重于想象未来,而非回忆过去(更多信息见第 126 页:“不能遗忘会怎样?”)。 这类违反直觉的发现促使我们决定编撰一本用户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随着技术的进步,神经科学家对这团灰质的研究更加深入,我们曾经确信的许多认识开始崩塌,就连我们的意识和自由意志都可能是错觉(更多讨论见第 158 页:“如果你没有自由意志呢?”)。 本书不仅揭示了我们大脑中发生的事情,还提供了改善大脑运行的方法。你将学到如何利用脑力抵抗衰老、改善记忆、升级梦境。我们甚至提供了一份经过科学检验的大脑升级指南。 书里还有许多你可以自己尝试的实验,包括测试横向思维与记忆技巧的题目、古老的万能助记法的说明等。除此以外,你还将学到如何让自己更快乐,如何在不借助精神类药物的情况下创造幻觉,甚至还能发现自己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本书最后提供了一套自组装模型,能让你直观地看到你的大脑有多么复杂,多么不可思议。 揭示大脑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是《新科学家》关注的重要课题。本书证明了我那些了不起的同事和这本杂志的作者拥有的好奇心和脑力,他们关注的主题范围极广,从思想的本质到大脑犯下愚蠢的低级错误。 书中巧妙的插图、信息图表和视错觉演示图均出自伦敦的插画师瓦伦丁娜?德菲里波之手。多亏了她,你才能直观地看到嗑了药的大脑是什么样,你脑袋里的这团灰质和其他动物的有何区别,以及人类和章鱼的脑力大比拼(这将永远改变你对这些奇异生物的看法)。 “我的大脑是开放的。”著名数学怪才保罗?厄尔多斯爱用这句开场白。这种思维方式为他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他被视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对本书中某些超乎常识的概念,你也应该保持同样的心态。 请继续,别忘了保持开放的大脑。 1.品牌过硬:知名科普杂志英国《新科学家》出品,炫酷图文科普系列《万物起源》《人类鉴定手册》后新作。 2.内容靠谱:专业创作团队,科学记者执笔。执笔人作为生物学家参加过南极科考,采访过斯蒂芬?霍金和大卫?爱登堡。 3.主题有趣:讲述每个人都拥有但并不了解的奇妙大脑:你拥有已知宇宙中超精密复杂的信息处理器,却没有一本像样的用户指南,揭晓感觉、现实、记忆、想象、自我、意志、时间、睡眠、精神疾病等背后的原理,提供经得起科学检验的大脑升级指南。 4. 颜值爆表:先锋设计师瓦伦丁娜操刀,精装大开本全彩印刷,互动趣味设计,图文结合紧密,风格锐利先锋。 5. 呈现方式友好,形式有趣:每个小节都用有趣的问题代入。另有制作你的3D大脑的DIY环节与多个趣味测试,互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