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5.12
折扣购买: “少年红色八大员”系列-小交通员
ISBN: 9787556883912
曾有情,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由其担任编剧的电视剧作品有《妈祖》《天仙配》《王屋山下的传说》《十一级台阶》《凭什么爱你》《沧海丝路》等14部共400余集,曾荣获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全军“金星奖”、北京市青少年题材电影剧本优秀作品奖等。其本人曾获“全国十佳电视剧编剧”称号。 先后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500余首,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700多万字,曾有长篇小说《隐痛》《愚公移山》《假的爸真的妈》等6部、长篇纪实文学《无网不胜》《破产离你不远》等4部、诗集《神性》《浪漫高原》《雪哨》等4部出版。
要说江阳市最繁华的大 街,当数正北路。 一家接一家的店铺鳞次 栉比,一个又一个的货摊琳 琅满目,一个挨一个的行人 摩肩接踵。各种叫卖声、黄 包车的铃铛声、表演杂耍的 吆喝声、汽车的喇叭声,此 起彼伏。 喧闹之中,夹杂着一个 尖利高亢的童声:“卖报, 卖报,《中央日报》,最新 的《中央日报》!” 十岁报童朱小天在行人 中穿梭游走。他斜背一个墨 绿色帆布挎包,包已经破旧 褪色,留下长久和频繁使用 的痕迹。包里面装着一摞新 出的《中央日报》。他时而 右手,时而左手,举着一份 报纸轻轻挥舞,大声叫卖。 他个子不高,身子精瘦,在 人流中很容易被淹没,因而 他必须把嗓门提得很高,尽 量引人注意,不停地卖力为 自己招揽顾客。 卖报是一个既费嗓子又 费鞋的营生,为了多挣几个 馒头钱,朱小天常常走得腿 脚发软,喊得嗓子冒烟。他 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卖 报,《中央日报》”或者“《 中央日报》,卖报”。颠过 来倒过去,重复千遍万遍。 一天下来要跑多少路,他说 不清,但鞋都帮他默默地记 着。妈妈为他做的布鞋很快 就被磨烂了,现在他脚上的 鞋已经露出了脚趾,鞋底都 快磨穿了。 卖报还是一个靠天吃饭 的营生。南方上空飘浮的云 朵储存着太多的水分。遇上 下雨的天气,尤其是大雨或 者暴雨,人们很少出门,顾 客少得可怜。最要命的是, 被雨水打湿的报纸,当引火 纸都点不燃,谁还会买?昨 天朱小天就碰上了这种倒霉 的天气,在报纸批发点,他 领了《中央日报》,卖了一 半,突遇倾盆暴雨,连找个 屋檐躲雨都来不及,剩下的 一半报纸全被淋透,这让他 心痛不已。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 的机关报,在国民党统治的 江阳市,几乎只有这种报纸 和几种娱乐杂志可以公开叫 卖销售。杂志贵,买的人少 ,朱小天怕卖不掉砸在手里 。所以,卖报成了朱小天的 首选。如果天气好,加上运 气好,包里的厚厚一摞报纸 ,差不多能变成几个馒头、 菜团和两碗稀粥,维持他基 本的生存;但如果遇上雨天 ,或运气不好的时候,卖报 就打发不了他的一张嘴了。 今天阳光灿烂,被昨日 雨水洗过的街道,明净爽朗 ,多了几分清新,少了些许 尘埃。朱小天为了弥补昨天 的损失,多领了五十份报纸 ,这意味着要多找五十个顾 客。他瘦弱的身影经常出现 在热闹的正北路。不是他喜 欢这里,相反,这里离家远 ,往返要多费他的鞋,只因 人流量大的地方他的顾客就 多。 有人买报,朱小天把手 里的报纸毕恭毕敬地递上, 收了钱,再从挎包里取出一 份报纸,继续挥舞,接着高 喊:“卖报,《中央日报》 !卖……” 突然,“砰”的一声枪响 ,朱小天陡地一惊,那个“ 报”字到了嘴边,又被吓了 回去。 枪声离朱小天很近,回 荡在街道的上空,更回荡在 行人的耳旁。人们都在不经 意间愣了片刻,还没有回过 神来,紧接着又响了几枪, 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个杀气腾 腾的声音:“抓‘共党’!别让 他跑了!”话音未落,从不 同武器里发出的不同声音, 犹如鞭炮密集地炸响。 霎时,惊恐的尖叫声与 刺耳的枪声交织在一起。大 家都知道子弹不长眼,所以 人流如泛滥的洪水一般慌忙 逃命。挤垮的摊子,抛弃的 担子,扔下的箱子,踩掉的 鞋子,跑丢的帽子,吓哭的 孩子……街上一片大乱,惨 不忍睹。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