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8版2017)(精)/遥感监测绿皮书

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8版2017)(精)/遥感监测绿皮书
作者: 编者:顾行发//李闽榕//徐东华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28.70
折扣购买: 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8版2017)(精)/遥感监测绿皮书
ISBN: 9787520127257

作者简介

顾行发,男,1962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留学博士。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工作,2007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百人计划"。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主要从事定量化遥感、光学卫星传感器定标、气溶胶遥感、对地观测系统论证等方面研究。现已发表了260多篇论文,其中SCI索引60篇,EI索引97篇。主持和参加了国家973、863、国防科工局民用专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及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至今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专利2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奖、科技奥运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等。

内容简介

书稿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在长期开展资源环境遥感研究项目成果基础上完成的。报告系统开展了中国中国土地利用、植被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农业、水资源与重大自然灾害等多个领域的遥感监测分析,对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土地利用方面,重点监测分析了1972-2016年中国主要城市扩展及其占用土地的特点。植被生态系统方面,利用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定量遥感产品,对全国各区域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监测,并对2000年以来中国植被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三北”防护林、山江湖生态保护以及三江源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区域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大气环境方面,选择NO2柱浓度、SO2柱浓度、细颗粒物浓度等指标,对2015-2017年间中国特别是重点城市群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分析;对2004-2016年中国在全球大气CO2浓度变化中的态势,以及区域大气CO2浓度与人为排放的空间格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2016年秸秆焚烧季节与空间分布也进行了监测。农业方面,重点对中国耕地产粮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对2010-2016年监测中国棉花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水资源方面,采用遥感监测的降水和蒸散产品,对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的水分收支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对196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湖泊的数量、面积以及湖面温度等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对中国滨海潮间带和红树林等滨海湿地分布,以及水稻田等人工湿地的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灾害方面,重点分析了我国2016年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选择2016年典型的泥石流、龙卷风、洪涝、冰崩和台风等灾害开展了遥感应急监测与灾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