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4.00
折扣购买: 2005中国散文年选
ISBN: 7536046499
李晓虹,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中国当代散文的审美建构》、《中国现代散文论》、《中国当代散文发展史略》等散文理论研究专著,在学术报刊发表《20世纪散文文体发展及其文化蕴含》、《论20世纪散文思潮》、《走向个性写作的军旅散文》、《21世纪散文作家的走向》等散文理论研究论文和散文评论数十篇。独编或合编《中国散文年选》等散文选本十余种。
我听到一阵哗啦啦的异响,跑到院子里探头一看,见竹林里枝叶摇动, 还有个隐隐约约的黑影,似乎正在藏匿。是谁呢?我随手抄起一杆铁锹大叫 一声,那里便有一刻的静止,然后冒出一个顶着蛛网和草须的脑袋。 “我来砍点茅竹。”他露出两颗黄牙。 “你是谁?怎么砍到我院子里来了?” “这些茅竹没有用的。” “你说没用,我有用啊!” 我大为生气,觉得这人真是无礼,不知什么时候竟然擅闯私宅,冲着我 的园林狠下毒手,是不是过两天还要来拆墙和揭瓦?还要来这里改天换地? 可怜我精心保留下来的一片绿色,院子内必不可少的第二道或第三道绿色帷 帘,已经被他撕开了缺口。围墙红砖裸露出来,砸得我眼前金星四冒。 他嘴唇肥厚得有些迟重,又披挂着嘴上又粗又密的胡碴,搬运起来不方 便,吐什么字都是一锅稀粥。他说了他的名字又似乎没说,说了他家在何处 又似乎没说,还说茅竹不是南竹,只能砍下来卖给毛笔厂做笔杆云云,但我 都没怎么听清。我喝令他立即住手,立即离开这里。他怔了一下,迟疑地点 头。但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他当时回答得并不清楚更不肯定,或者干脆就 不曾回答。 “这些茅竹只能藏蛇,留着做什么呢?没有用的,没有用的。”他还在 嘟哝,把已经砍倒的竹竿收拢成捆,扛上肩,总算出了门。 不久后的一天,我从外面回家,一进院门,发现这里已经有了主人—— 又是那一嘴胡碴,像一个刷子没剩几根毛;还有两大块嘴唇,冲着我一番哆 嗦和拥挤,总算挤出几星唾沫,是高高兴兴的唾沫: “回来了啊?”在他 的身后,两头牛也有主人的悠闲自在,一边喳喳喳啃着草,一边甩着尾巴, 拉下了热气腾腾的牛粪,惊动了上下翻飞的牛蝇。我恍惚了一下,以为自己 走错了地方,但定睛一看,这刚刚用石板铺成的路,刚刚开垦出来的菜地, 刚刚搭就的葡萄架子,明明还有我的手温。这围墙外的一棵大树和远远的两 层山脊线,明明是我熟悉的视野,怎么眼下反倒让我有一种反身为客的紧张 ? “你找我有什么事?”我没好气地问。 他兴冲冲地指着一块菜土“这里的地湿,你不能种番茄,只能种芋头和 姜。你得听我的。” 他又指着樟树那边说:“那下面有两株好药,五月阳,你不要锄掉了, 等我秋天再来挖。” 我完全不懂什么五月阳,也不在乎两株草药由谁挖走以及什么时候挖走 ,但我无法容忍他这种兴冲冲的劲头,这种无视法律和搅乱社会的口气。“ 你到底是谁?我同你说,这是我的院子,我买下来的院子,我办了土地证的 院子。这个意思你不会不懂吧?你要挖草药,要放牛,要砍茅竹,可以到外 边去。你如果要进这个院子,就得经过我的同意。你懂不懂?你要不要我拿 土地证给你看看?” 他怔住了,似乎再一次难以理解这么深奥和复杂的道理,“你是说,你 是说……” “我是说,你以后不要到这里来放牛。” “这里不能放牛么?” “你觉得这院子可以让你放牛?” “牛最喜欢吃这些茅草,你留着反正也是没有用……” “留不留是我的事,对吧?” “你要留啊?你要留,就早说啊。我不知道你要留。我不知道。你要是 早说一句,我也就不会来了。” 他没有追究我不宣而禁不教而诛的责任,吆喝一声,赶着两头牛出了院 门,一大捆牛草在他肩后晃荡,叶尖沙沙地刮扫着路面。他当然没有带走他 的牛粪和牛蝇。 我给院门加了一把锁。 我加了锁以后才知道他的来历。他叫李得孝,外号孝佬,是附近的一个 农民。只因为我买下的这块地,原是分配在他名下的责任地。二十多年来, 已经被他跑熟了,甚至被他家的牛跑熟了,一放绳,根本不用驱赶,牛就乖 乖地直奔这里而来。眼下,他不是不知道事情已经有了变化,不是不知道这 块地经乡政府征用,最终卖给了我这个外来人。但他砍茅竹或者割牛草的时 候,还是情不自禁地往这块地上窜。想想吧,他熟悉这里的茅竹,熟悉这里 的茅草,熟悉这里某个角落的五月阳,憋一泡屎尿甚至也曾经习惯性地往这 里狂奔,一心要来增肥活土。他一时半刻哪能割舍得下?他远远就能嗅到这 里的气味,远远就能听到这里发芽或落籽时吱吱嘎嘎的声响,连睡梦中一迷 糊,也能感触到这里在雨后初晴或者乍暖还寒时的一丝抽搐或跃动。对于他 来说,这些当然比一张土地证更重要。有人告诉我,自从我不久前两次把他 逐出门外,他还是有点半醒不醒,好几次还扛着锄头来到我家院门前,见门 上一把铁锁,才快快地蹲下或者徘徊,最后掉头而去,嘴里嘟嘟哝哝地不知 说些什么。……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