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非遗概览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非遗概览
作者: 编者: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58.00
折扣购买: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非遗概览
ISBN: 978755033208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苏东坡与西湖 苏东坡(1037-1101),名 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宋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 ,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 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 朝廷”罪贬黄州。宋哲宗时 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 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 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 第二年卒于常州。南宋时追 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 合称“三苏”。苏轼才情奔放 ,其诗、词、文、书、画、 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苏轼是西湖历史上最重 要的人物之一,他为杭州西 湖文化景观的形成做出了开 创性的贡献。苏轼两次任职 杭州,于神宗熙宁四年 (1071)、哲宗元祜四年 (1089)两度来杭做官,自称 “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 。在前后五年的时间里,苏 轼主持疏浚西湖、赈济灾民 ,在杭州留下许多深得民心 的德政工程。 今天的杭州西湖文化景 观中,留存下来的与苏轼相 关的遗迹和纪念场所很多, 包括苏堤、大麦岭摩崖题记 、过溪亭、苏东坡纪念馆、 白苏二公祠等。 二、“苏东坡传说”的历 史渊源与发展 “苏东坡传说”源自杭州 百姓对苏东坡的景仰之情。 苏东坡的才情、个性、文名 、政绩在百姓之中留有良好 的口碑,为纪念这位“老市 长”,杭州百姓以苏东坡在 杭活动为原型,创作出了各 种民间文学作品,包括苏东 坡的在杭政绩、在杭交往、 在杭遗迹、在杭佳话、在杭 创作等。 在民间的口耳相传中, 《画扇判牍》《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是文曲星下凡》 《苏小妹的传说》等耳熟能 详的故事便诞生了。南宋时 期,由于高宗、孝宗两朝对 苏东坡的推崇和追谥,加之 南宋又定都苏东坡曾任职的 临安(今杭州),民间关于苏 东坡的传说更加广为流传, 甚至进入了文人典籍之中。 宋朝何薳著有《春渚纪 闻》,单列《东坡事实》一 卷,记有二十九篇“苏东坡 传说”故事,四库阁臣在提 要中记载此书乃是因为“蘧 父日去非,尝以苏轼荐得官 ,故记轼事特详”。可以说 ,与苏轼几乎为同时代的《 春渚纪闻》为后人保留了最 原始的“苏东坡传说”故事版 本。在《东坡事实》卷中, 《回江之利》《赝换真书》 两则故事与杭州有关。前者 的蓝本为苏东坡的《乞相度 开石门河状》,讲述的是苏 东坡在杭州期间为规划钱塘 江水利以便利航运提出的一 个未能实现的战略性构想。 《赝换真书》则更有生活气 息: 东坡元祐闻,出师钱塘 ,视事之初,都商税务押到 匿税人南剑州乡贡进士昊味 道。以二巨卷作公名衔,封 至京师苏侍郎宅,显见伪妄 。公即呼味道前,讯问其卷 中果何物也。味道蹙而前日 :“味道今秋忝冒乡荐,乡 人集钱为赴省之赆以百千, 就置建阳小纱,得二百端, 因计道路所经,场务尽行抽 税,则至都下不存其丰。心 窃计之,当今负天下重名而 爱奖士类,唯内翰与侍郎耳 。纵有败露,必能情贷。味 道遂伪假先生台衔,缄封而 来,不探知先生已临镇此邦 ,罪实难逃。幸先生想之! ”公熟视,笑,呼掌笺奏书 吏,令去旧封,换题新衔。 附至东京竹竿巷苏侍郎宅。 井手书子由书一纸付之,谓 味道日:“先辈这回将上天 去也无妨。来年高过,当却 惠顾也。”味道悚谢再三。 次年果登高第。还,具笺启 谢殷勤,其语亦多警策。公 甚喜,为延款数日而去。 这个故事讲述了苏东坡 为一个上京赶考的士子排忧 解难的故事。这个名叫吴味 道的士子为了逃避沿途的关 卡课税,伪称携带的是苏东 坡弟弟苏辙的邮包,恰巧被 当时的都商税务查获,送到 任职于杭州的苏东坡面前。 苏东坡问明原委以后,不但 没有追究吴味道的责任,反 而帮助他换改封皮,将假邮 包做成了真邮包,并且亲自 修书一封,向弟弟苏辙说明 情况。故事反映了苏东坡在 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老百 姓借故事的主人公吴味道之 口赞颂苏东坡,说他“负天 下重名而爱奖士类”,有着 豁达开朗、不拘小节的性格 特点,体现了苏东坡在百姓 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同时期,记载东坡事迹 的还有施德操的《北窗炙蜾 录》,其中一则故事与杭州 有关: 东坡性简率,平生表服 饮食皆草草。至杭州时,尝 喜至祥符寺琴僧惟贤房闲憩 ,至则脱巾褫表露两股,榻 上令虞候搔爬。及起、观其 岸巾,止用一麻绳约发。又 ,筑新堤时,坡日往视之。 一日饥,令具食,食未至, 遂于堤上取筑堤人食器,满 贮其陈仓米,一器尽之,大 抵平生简率类如此。 故事中提到的苏东坡, 会在寺院里脱去头巾披着衣 服和僧人谈笑风生,也会在 疏浚西湖的工地上拿着民工 的碗“一器尽之”,没有架子 ,平易近人,体现出了百姓 对他的爱戴。P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