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旅游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1.98
折扣购买: 最美婺源(旅游精品线路上的明珠)/中国秘境之旅
ISBN: 9787503246074
周致元 男,1963年生,安徽巢湖人,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徽学研究。 郭学勤 女,1976年生,江苏徐州人,历史学硕士,淮北师范大学讲师,安徽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卷一 最美的村庄 最美的村庄有着最美的传说:尧帝时,洪水在华夏肆虐成灾,淹没了 农田,冲 毁了道路,冲塌了房屋,淹没了村庄,大水漫到了天际。尧帝命令鲧去治 水。鲧听 说天庭里有块能够生长不息的“息壤”可以用来修筑堤坝,阻隔洪水,平 治洪灾, 于是他命神鸟去盗取了息壤。鲧谢过神鸟,再做下一步规划。息壤虽小但 很沉,鲧 无力把它背负到大地上,于是他请来了神龟帮忙驮载。当息壤被神龟放到 大地上,顿 时,洪水停止了咆哮,大地上平静了,鲧如释重负。可是,天帝知道鲧擅 自窃走了他 的法宝来堵塞洪水后勃然大怒,派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了鲧。于是中华大 地的洪水再 次滔滔如故,历时九年。在这场洪灾中,婺源村民也未能逃过这场灾厄。 然而,幸运 的是,在婺源人被洪水围困无处逃离时,奇迹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 从天边骑着 一条神奇的大鳙鱼溯流而上,飞到了灾民们的面前,她把灾民们一个一个 拉上了巨大 宽阔的鱼背。灾民们就这样得救了,女子和大鳙鱼成为婺源人的救星。洪 水退后,这 位美丽的女子依依不舍地乘着大鳙鱼飞上了天,大鳙鱼返回了。后来,女 子变成了 “婺女星”。然而,旱灾不幸又降临到这里,连河床都干涸了,大鳙鱼最 终干死,它 的鳞骨变成了婺源县东部美丽的大鳙山,和婺源人再也没有分离。婺源人 为了纪念这 位美丽的救命恩人,建立了“婺女庙”,庙内供奉着婺女娘娘,经年香火 不绝。 最美的村庄不仅有最美的传说,而且村名都是最美的,很多还有典故 。如严田, 北宋金紫光禄大夫李德鸾最早迁入此地,他“占得从田之签”,且“以严 治家”, 所以取此之意为村取名“严田”。后人从这村名仿佛也可以看出李德鸾这 位大唐后裔 年老时对仕途有些倦态,劝告子孙躬耕,勿入仕途。又如篁村,北宋末年 ,徽州桐 城主簿余道潜前往婺源,途经沱川时,为这里非凡的景致所吸引,他忽来 兴致,竟 随手在溪边倒插罗汉松一枝,不久插枝竟然冒出新绿,于是他大呼这是块 “养人宝地” 而定居下来。又因为周围有大片大片的竹林,余道潜遂以唐朝王维的《竹 里馆》中“独 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诗句,为村取名“篁村”。我们今天仿佛还可以 领悟到,篁 村把余主簿当时高雅脱俗的心境和幽静闲远的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再如方 思山村,南宋 时,方思山到婺源择址定居。他先是注意到一棵红豆杉,左观右察,觉得 这棵树酷似一 支悬立的巨笔,于是露出一丝满意的笑 容。这时他低头一看,恰好又发现这杉 树旁有一块巨石,犹如砚石,温润而细 腻。巨砚配巨笔,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必 备两物,更让人联系到“人文郁起”, 他更满意了,这时才感到山路的劳顿带 来的疲惫,顺势找个地方坐下歇息。而 坐定后,他的视线中是迎面叠翠的峰 峦,犹如一个精美的笔架。这些文房常 设之物的天然组合让他情绪大为振奋, 他认定日后此地必然会人才辈出,遂举 家迁居,并定名方思山,勉励后人居住 此地应该认真思考,勤奋读书。再如大 畈村,村名原为“鳙溪村”,相传远古 时期,鳙鱼溯洪水到达村旁小溪里,救 了很多村民,为了纪念大鳙鱼,遂取 名。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朱 元璋率兵转战南方各地。一天,他路过 此地,率领部将登上村后的灵山观察地 形,在崇山峻岭中长期作战的朱元璋见 到山头3000亩平山旷野时很是振奋,便随口赞道:“好大一个畈!”后来 朱元璋建立明 朝,当上了皇帝,村名也就由鳙溪改成了大畈。 在婺源,甚至一种美食都有美丽的传说。老妪酒糟鱼是婺源传统风味 食品。相传南 宋初期,抗金名将岳飞征讨聚众为盗的李成时曾经屯兵婺源。岳家军爱护 百姓,纪律严 明,足迹遍布江湾、清华、秋口、甲路、赋春和古坦一带,但从未侵犯百 姓一草一木。 岳飞命令士兵自己动手开凿方塘解决饮水问 题,开垦荒地种植稻谷解决粮食问题,即使 遇到恶劣天气也只是寄宿于百姓屋檐下而决 不入门户,骑马时爱惜百姓庄稼绝不践踏, 甚至连百姓供给他们的茶水稻草都要付钱, 百姓们都非常爱戴他们。看着岳家军行军打 仗劳作很是辛苦,于是婺源百姓自发准备好 酒食犒劳他们。将士们深知酒是缓解疲劳的 绝佳饮品,无奈军中早有明令,士兵一律不 准喝酒,否则就要受到军法处置。看到这些 将士,有位老太太就想到自己在军队中的儿 子,如何才能让这些将士吃上酒肉就成了她 一直思考的问题。一天,她尝试着把收拾干 净的鱼放在自酿的糯米酒中浸泡,然后把酒 浸过的鱼肉煮熟,鱼还没出锅就闻见一股扑 鼻的酒香,她用筷子夹上一块鱼肉尝一下, 不仅香而不腥、肉味鲜美,而且开胃爽口。 老太太非常高兴,立即出门把这一美味的做 法告诉她的乡亲们。乡民们把这一美食送到 军营,深受将士们欢迎。时间久了,这道菜 就有了个朴实的名字——“老妪酒糟鱼”。 此后,鱼的加工方法不断演变流传,逐渐成 为婺源民间的一大土特产。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 带,村外水如环。”这首古诗是清代著名科 学家、文学家齐彦槐笔下的婺源:千百年的 古树,青瓦粉壁马头墙的房屋,几抹斜阳, 远远近近青葱的山峦,在林梢缭绕的云雾,碧绿的溪水。婺源所有的村庄 都可以挂起 来,让你当诗画来欣赏,让我们展开几处婺源古村落的画卷吧。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