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龄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4.00
折扣购买: 中国建筑史
ISBN: 9787516926383
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主持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等,先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前 言 1953 年秋季起,我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师、研究生和北京市 内中央及市级若干建筑设计部门的工作同志们讲中国建筑史,本拟 每讲编写讲义,因限于时间,写的赶不上讲的速度,而同志们要求 讲义甚切,我只好将这部十年前所写的旧稿拿出来付印,暂时作为 补充的参考资料。 这部“建筑史”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南溪县(今南溪区)李庄(今 宜宾市翠屏区)时所写。因为错误的立场和历史观点,对于祖国建 筑发展的前因后果是理解得不正确。例如:以帝王朝代为中心的史观,将各时期人民辉煌的劳动的创造和智慧的累积,竟说成了封建主和贵族的成就 ;对于各时期的建筑物及其特征,只是罗列现象,没有发展的观点。元、明、清三个朝代,因限于时期,省略过甚。当时为了节省篇幅而用文言 ;并且引经据典时,只用原文而不再加解释,给读者增加了不便。有许多建筑,因缺乏文献资料,单凭手法鉴定年代,以致错误。例如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在这稿中认为是北宋所建,最近已发现它脊檩下题字,是金代所建。又如太原晋祠圣母庙正殿是北宋崇宁元年所建,误作天圣间所建。山西大同善化寺大殿和普贤阁,也可能将金建误作辽建。这类的错误,将来一定还会发现的。此外缺点还很多,这几个只是其中最突出的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曾建议付印,我因它缺点严重,没有同意,现在同意用油印的形式印出,仅是作为一种搜集在一起的“原始资料”,供给这次听讲的,已经有了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的同志们把它当作一部“古人写的古书”,来批 判参考之用。原稿本有插图,因限于条件,未能一并印出,也是很 大缺憾。 尽管这部稿子写得很不好,它仍然是一部集体劳动的果实。绝大部分资料都是当时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人员和工作同志实地调查、测绘的成果。在编写的过程中,林徽因、莫宗江、卢绳三位同志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林徽因同志除了对辽、宋的文献部分负责搜集资料并执笔外,全稿都经过她校阅补充。精美的插图都出自莫宗江同志的妙笔,可惜在这油印本中不能与读者见面,卢绳同志在元、明、清的文献资料搜集和初步整理上费了不少气力。 在这次讲课的同时,我仍将努力将讲义编出,希望能写出一部比较正确的中国建筑发展的简史,届时将要恳求同志们毫不吝啬地给予指正和批评。 梁思成 1954 年 1 月 1,《中国建筑史》入门读物,无障碍阅读 2,大量手绘图,还原手稿本来的面貌 3,中国人自己书写的本民族建筑史,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写成的建筑史。 4,装帧设计:采用双封设计,护封超感细砂专色蓝,内封深蓝色木棉卡印银; 5,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文字和手绘稿结合一起,是一本兼具使用与收藏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