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教育论纲——新教育在家庭教育上的探索与思考

新家庭教育论纲——新教育在家庭教育上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 朱永新
出版社: 湖南教育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新家庭教育论纲——新教育在家庭教育上的探索与思考
ISBN: 9787553973821

作者简介

朱永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内容简介

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三个维度 父母与孩子在哪些方面一起成长呢? 新教育实验提出了新生命教育的体系,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我们把人的生命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维度。自然生命是指个体的物质存在,如身体、组织、器官等身心系统。社会生命是指个体与人、自然、社会形成的交互关系。精神生命是指个体的情感、观点、思想、信仰等价值体系。人的三重生命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人一生的成长,就像筑造一座金字塔,以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为底座,底座越牢固越庞大,精神生命之高则越可能坚不可摧,直至高耸云霄。而一个人的人生是否幸福,也是由生命的这三重属性共同决定的。自然生命之长强调延续存在的时间,社会生命之宽重在丰富当下的经验,精神生命之高则追求历久弥新的品质。长宽高三者的立体构筑,构成了生命这一“容器”的容量。一个平常的肉身究竟能够走多远?一个普通 的灵魂究竟能够创造怎样的传奇?要以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三个维度观照,进行追寻。 从一个理想的生命状态来说,全面地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是最完美的生命结构,但由于生命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生命的长度有时是不可控制的。有些生命虽然很短暂,但是由于其生命拥有足够的宽度和高度,他们的生命容量依然很庞大,生命的品质依然很高洁,足以形成一座伟大的丰碑。 父母如何在这三个方面与孩子一起成长呢? 拓展自然生命的长度 人的生命是有长短的,这主要指人的自然生命。自然生命是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得以存在的前提。离开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就不可能存在。自然生命的长度,有效地保障并促进着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继续发展。我们经常说,身体是1,其他是0,因为身体这个1,后面的0才有了意义。所以,父母应该把拓展自然生命的长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学会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共同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尤其是居家、出游时如何防范各种灾害的知识与技能,在关键时候能够进行自救与他救。 拓展社会生命的宽度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社会团体之中,从家庭到职场,从网络到社区,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多元的社会关系。在各种关系之中,你能否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缘儿?能否从家庭、职场、网络、社区中得到温暖与抚慰?这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水平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生命宽窄程度。 人的社会生命也制约着自然生命的丰富和精神生命的提升。每一个自然生命都会被时空所局限,此时社会生命的宽度,影响着人们对自然生命的认知和把握,并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精神生命的境界。所以,父母要学会友善待人,学会悦纳他人,学会心理换位,做一个受人尊重和喜欢的人。同时,通过自己的热情、真诚、厚道、谦逊、无私,扩大孩子的人际交往圈,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拓宽孩子社会生命的宽度。 拓展精神生命的高度 精神世界是人类特有的世界,是人的尊严与价值所在,也是人最为宝贵的家园。人的精神生命能够最大限度地突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的局限,绽放人这一特殊生命体的存在价值。精神生命的高度,是对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的最终升华与定格。在人的生命的三重属性之中,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是人的本质属性,离开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人的自然生命就退化为简单的动物属性,不可称其为人。所以,父母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信仰,要学会热爱阅读,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也要引导孩子关注形而上的东西,养成敬畏感,形成阅读的习惯,喜欢精神的生活。 总而言之,只有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才能够形成一个立体的人。这样的生命体,也才是我们认为的幸福完整的人。成长,作为人一生的使命,也要围绕着生命的三个维度修炼。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最新学术专著。五大教育理论——教育始于家庭、陪伴孩子成长、爱与智慧同行、两代共同教养、家校合作共育,激活教育磁场;丰富治教经验,惠及现代学校;成功家教案例,泽被千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