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儿一生点滴记忆

牛儿一生点滴记忆
作者: 彭兴文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7.94
折扣购买: 牛儿一生点滴记忆
ISBN: 9787512627512

作者简介

彭兴文,196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同年被分配到上海仪表局半导体厂从事技术翻译。30多年里,翻译出版了200多万字英文、日文专业译著。代表性译著是日文《集成电路设计》,英文《可靠性数学》。前者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指定为报考半导体专业研究生必读参考书,后者被计算机和航天领域运用。

内容简介

民国二十二年,公历1933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中午,四川省南部县老鸦乡一个农户家中,一位李氏 妇女,在牛圈里生了一个男婴,取名“牛儿”。 牛儿出生后,这个家庭又增添了一人。牛儿祖母 唐氏,牛儿父亲代义,牛儿母亲,加上牛儿,一家就 有四个人,就有三代人了。 在牛儿的脑海里,没有吃奶的记忆,没有在父母 怀里的印象,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 候说话,什么时候走路,既无人告之,牛儿也没有记 忆。 当牛儿能感知外界事物时,他发现,家里没有书 ,没有笔,没有墨,没有纸。牛儿所能看到的,只有 天,只有地,只有牛,只有鸡,只有狗,只有猪,屋 里只有碗,只有筷,只有刀,只有犁。 人们的生活是吃饭、干活与睡觉,日复一日,月 复一月,年复一年,一代传一代。 当牛儿稍大时,开始感知他父母;当牛儿长得稍 懂事时,开始关注他父母,了解他父母,关注他家里 的长辈,了解他家里的长辈。 牛儿父亲是牛儿知道最少的人。只是后来听他母 亲说,牛儿父亲是一个抽鸦片的人,是一个爱赌博的 人,是一个日夜不回家的人。他是一个烟鬼,又是一 个赌棍。家对他没有吸引力,妻子对他没有吸引力, 儿子对他也没有吸引力。家拴不住他,妻子拴不住他 ,儿子也拴不住他,养育他的寡妇妈,牛儿的祖母, 对他也毫无办法。 牛儿父亲在牛儿心中留下的唯一记忆,就是牛儿 在他床边坐着,看他吐血。那时,牛儿父亲已快要上 西天了,快要进地狱了。 牛儿妈,一个小脚女人,一个农家妇女,一个没 有得到丈夫爱的妻子,一个没有得到他人疼爱过她的 人。她没有上过学,也没有读过书。扁担长的“一” 字也不认识。她不会做女人的针线活,也不善于做饭 菜。她会干农活。吃饭穿衣非常简朴。她很少接触钱 。民国时期的钱是银圆、铜钱和小钱,根据质地和大 小能分辨出来。民国政府的银圆券和金圆券,贬值太 快,作废太快,她没有使用过,纸币贬值,纸币作废 ,对一个不识字的女人而言,也没有受过什么伤害。 她关注现在,不回忆过去,也不思考未来,她没 有苦恼,也没有幸福。她不爱人,也不爱钱财。丈夫 去世她没有什么痛苦,后来,她家里财产被收。她也 没什么难过。她是一个不操心的人,她是一个长寿命 。 牛儿祖母,一个大家闺秀,一个小脚女人。她不 会干农活,却有一手好针线活,她会绣花。她也没有 上过学,也没有读过书。当她与牛儿祖父结婚时,带 来不少陪嫁,主要是家具、餐具和衣物。清朝时期, 女孩结婚,很快就生孩子了。她生了三个孩子,老大 为女儿,老二为儿子,老三也为儿子。牛儿祖父很年 轻时就去世了,牛儿祖母成了一个寡妇。 这个寡妇,面临着四个困难。第一,她要将三个 孩子养大,第二,她要把婆家的家业守住,第三,她 也要把她娘家给她的陪嫁守住。四,她要过着漫长的 寡妇生活,这是需要意志力的。她几十年的磨炼,将 贞节寡妇的荣誉守住了。将婆家的家业守住了。她婆 家这一代人中有四兄弟,四兄弟所分家业,只有她, 一个寡妇守住了家业。她将娘家的陪嫁也守住了。她 把三个孩子也养大成人了。大女儿出嫁了,二儿子代 礼也成家了,只是成家后对婚姻不满而离家出走,永 远没有回家。二媳妇也随之改嫁。幺儿子代义也成家 了,并有了一个男孩——牛儿。幺儿子不成器,又抽 大烟,又赌钱,又不顾家。而且,在牛儿3岁时,幺 儿子就去逝了。 现在,这一家人,三代人,三个人,一个老寡妇 ,一个小寡妇,一个幼小的男孩。 这个老寡妇,守寡一生,保守了家业,失去了两 个儿子,只留下一个幺媳妇,一个小孙儿。这个家, 除了乡下有田产之外,乡镇上还有两间口面房。她只 能守乡镇上的房屋财产,乡下的田产则由幺媳妇去守 了。 这个守财奴的老太婆,一个人住在乡镇上,孤苦 伶仃,连说话的人都没有。日子怎么过呢?她有饭吃 吗?有饭吃。她有衣穿吗?有衣穿。她有房住吗?有 房住。她缺什么呢?好像什么都不缺。只缺一样,缺 幸福。缺丈夫,缺儿子,缺一个完整的家。 这一家人,老年妇女是老寡妇j中年妇女是小寡 妇,一个小孙儿又出生在牛圈里。这一家人‘,谁得 到幸福呢? 牛儿出生在牛圈里,为什么,现在没有人知道。 这个疑团,像“古德巴赫猜想”一样,是很难解开的 。 2.牛儿在床前看他父亲吐血 1936年,那一年,牛儿已经3岁了。他知道走路 ,他知道跑步。他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在牛儿 脑海里都没有留下记忆。他不爱哭,也不爱笑;他不 顽皮,也不活泼;他不让人心烦,也不逗人喜欢;他 似乎是一个不好不坏的孩子。他视野所见,只是天, 只是地,只是阳光,只是泥土,只是狗,只是鸡。 牛儿在他父亲床边一个小凳子上坐着。没有人叫 他到那儿去,也没有人叫他到这儿来。他为什么会坐 在那儿呢?他想得到他父亲什么呢?他坐在那儿,他 父亲没有给他什么东西吃,也没有给他什么东西玩, 他没有叫他父亲一声“爹”,他父亲也没有叫他一声 “儿”。他们父子二人,既没有物质交往,也没有言 语沟通,但是,他们父子二人的心,似乎有一根看不 见的线,把他们连接起来了。这根看不见的线,也许 就是血脉,也许就是基因,也许就是亲情。这种融有 亲情基因的血液,它不承载钱财,它不承载利益,它 只承载情,它只承载爱。这种情,这种爱,加速了牛 儿父亲血液流动,也激起了他父亲的思潮。于是,他 父亲想起了他的过去,想起了他的现在,也想起了他 的未来。 一个人,只有当他处于痛苦时,他才会回想起“ 当初”,才会悔恨当初的“不是”。 牛儿爹的思潮涌出来了。他想,他自己的爹30岁 不到就去逝,自己的妈长期守寡,把自己养大,为自 己成家,实属不易。但是现在,自己还没有对母亲敬 过孝心,也没有给过妻子爱,对不起他爹,对不起他 妈,也对不起妻子。这么小的儿子,守护在床前,他 走后,儿子,谁来管教,谁来保护?没有爹的儿子, 今后会不会有人欺负,会不会走上邪路?这一家人, 日后还能不能“世代兴隆”呢? 儿子在床前守护着他,他实在太难受了。他突然 喷出一大口血,喷在儿子身上,喷在地上,他儿子被 吓哭了。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