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寻宝

书山寻宝
作者: 梁小民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2.30
折扣购买: 书山寻宝
ISBN: 9787505754997

作者简介

梁小民 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退休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大学担任EMBA教授。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主要从事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著作有《经济学是什么》《寓言中的经济学》《写给企业家的经济学》等,译著有《经济学原理》等。

内容简介

《从甲壳虫看德国制造业——《甲壳虫的全球史》》 甲壳虫是德国大众汽车的一款车型。德国著名学者伯恩哈德·里格尔的《甲壳虫的全球史》论述了这款汽车的兴衰。甲壳虫汽车的发展反映了战后德国制造业的辉煌。研究这款汽车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德国制造业兴起与辉煌的成功经验。 一 先来看甲壳虫汽车成功的起步。 说来有点不好意思,提出生产廉价、方便、大众能买得起的汽车的人,是阿道夫·希特勒。尽管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威廉·迈巴赫(书中译为梅巴赫)、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奔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但直至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经济及包括汽车在内的制造业仍落后于欧洲各国和美国。当时也有人提出过生产大众型汽车的设想,但并不现实。爱车的希特勒崇拜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及其T形车,上台后, 他提出生产廉价、方便、几乎人人可以拥有的大众型汽车,并请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了这种车型,1938年2月,在柏林的车展上,这款体型小、价格便宜、适于家庭使用的甲壳虫形状的汽车亮相。但此后希特勒发动了战争,整个第三帝国时期从未生产过这款汽车。 这款汽车的生产与成功是在“二战”后。作者认为,这款汽车能幸存下来,应归功于不断变化的国际格局。这就是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帮助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迅速恢复经济,发展制造业。马歇尔计划正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这就给德国大众甲壳虫汽车和其他制造业提供了复兴与发展的契机。 “二战”时,原来应生产甲壳虫车的大众汽车厂生产了军用的桶子汽车。战争期间,大众汽车厂70%的建筑物和90%以上的机器保存了下来。战后,这个地区由英军占领,英国为了维护社会安定,支持大众汽车厂恢复生产。在美、法、苏的支持下,英国政府成功地证明了大众汽车厂生产汽车的可能性。派去主管该厂的赫斯特尽力减少去纳粹化的影响,使得经验丰富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可以留下来。西方盟国根据全球政治格局而定的新经济政策,使这家工厂生存下来,并成为这种政策的受益者。英方任命了有汽车厂管理经验的欧宝公司原执行官诺德霍夫领导大众汽车厂。在德国市场化改革和新马克发行后,大众汽车厂员工稳定, 缺勤率大幅度下降,生产率提高。它不仅生产国内销售的车,而且生产出口型的车,这使它在汽车行业领先于竞争对手。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它享有了显赫的长期优势,并在随后10年里成为联邦德国无可争议的集体象征。大众甲壳虫汽车真正起步了。 从《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到《甲壳虫的全球史》,从《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到《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一个人的阅读史,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个人的历史,其人已然是一本“大书”。 “不同的人爱读的书不同,一本书的价值对不同的人也各异。我认为一个人的读书面还是要广一点,况且我所介绍的书都不是专业性特强的书。即使是专业书,也是普及型的。谁都可以读懂,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