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互联网化(新趋势与新案例)

金融互联网化(新趋势与新案例)
作者: 编者:谢平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80
折扣购买: 金融互联网化(新趋势与新案例)
ISBN: 9787508672366

作者简介

谢平,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非银行金融机构司司长、研究局局长、金融稳定局局长,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南湖互联网金融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获第四届(1995年)、第九届(2000年)和第十一届(2005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以及首届(2014年)孙冶方金融创新奖。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著述颇丰,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的成就,成为该领域的领**物,被誉为“互联网金融概念之父”。

内容简介

3.市场格局 (1)网络银行的业务*到冲击 支付平台分流手续费,中间业务*到冲击。第三 方支付平台在网上交易中充当了类似于现实交易中商 业银行的角色,同时分流了网络支行的支付结算、银 行卡、代理业务等手续费收入。虽然互联网公司也向 银行支付交易佣金,但银行的手续费收入还是大大降 低了。 支付平台、网贷平台、理财平台、综合平台分流 存款,存款业务*到冲击。第三方支付平台造成商业 银行活期储蓄的转换、流动与流失;网络借贷由于收 益率相对很高,对银行客户有一定吸引力,分流定期 存款;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交易费率低、流程简化, 吸引了部分注重投资回报、风险偏好稍高的银行存款 及理财客户;融合多功能金融创新产品的综合平台, 通过集成理财和支付服务,提供收益率高的货币基金 和即存即取服务,实现了对部分有网络购物习惯的年 轻客户的存款分流。 (2)网络银行的竞争优势与格局 坚持做好支付通道业务。相较于互联网支付企业 ,网络银行在零售客户、小额转账、费用代扣代缴等 通道业务上均不具备优势,而在大额支付、企业支付 等业务上优势仍存在。面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挑战, 网络银行积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一方面,不断 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发展网络银行,扩展线上服 务范围,满足客户需求、稳定现有客户;另一方面, 寻求与电商平台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扩大自身 在支付结算上的覆盖领域,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佣金 ,获得网络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 拓展融资业务服务范围。网络银行个人消费及经 营性贷款与网络借贷业务面向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 银行贷款利率较低,适合资信较好、有中长期消费或 融资需求的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而网络借贷在金额 、期限和审批程序上较为灵活,适合资信一般、缺乏 担保、有短期资金周转需求的个人客户。虽然当前网 络银行与网贷平台尚未形成直接竞争态势,但随着利 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金融脱媒趋势的逐步发展,网 络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也会逐步向收益*高的 小贷领域倾斜。 积极发展理财代销业务。当前第三方基金、保险 销售等理财平台相较于网络银行渠道,在成本和产品 丰富度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对银行的代销业务形成 冲击。以基金销售为例,第三方平台在线申赎门槛低 、申购费率低、赎回到账时间短,且在产品多样性、 交易便捷性等方面均远优于银行渠道。但从短期来看 ,银行的客户基础庞大,且客户消费习惯路径具有依 赖性,银行的优势仍将继续存在。另外,银行已采取 降低代销费率、自建综合理财网销平台、加强与网络 理财销售平台的支付合作等措施应对网络平台带来的 冲击。 P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