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经典译评版)/斯文留香500

西湖梦寻(经典译评版)/斯文留香500
作者: (明)张岱
出版社: 中国画报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6.20
折扣购买: 西湖梦寻(经典译评版)/斯文留香500
ISBN: 9787514614435

作者简介

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长期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祖籍四川绵竹,故又自称“蜀人”、“古剑”。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年诸说纷纭,约在1679年前后。 张岱出身官宦之家,高、曾、祖三代皆为进士,博学多才,藏书甚丰,尤长于治史。在家庭熏陶下,他自幼聪慧,并爱好史学。由于当时家业殷实,生活优越,他兴趣广泛,喜游历,常盘桓于江南繁华之地,自云:“余少爱嬉游,名山恣探讨。”(《西湖梦寻·大佛头》)。又好美食,坦言口腹之欲:“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陶庵梦忆·方物》)。早年的奢靡生活从其《自为墓志铭》中亦可见一斑。然而,前事伶俜皆梦痕。明亡以后,张岱家由豪门骤然沦为寒户,旧衣捉襟见肘,饭食常至断炊。然其志节未衰,笔耕不辍,其问著述颇丰。

内容简介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氏,生性勇猛,颇有谋略。 壮年时钱锣仍旧地位卑微,以贩盐为生。至唐僖宗年 间,钱镠平了浙江流寇王仙芝,抵御黄巢,铲除董昌 ,因战功累累而崭露头角。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 )时,朱温封钱锣为吴越王,有人劝钱锣拒受后梁的 任命,钱锣笑道:“我难道会因此失去成为孙权的机 会吗?”于是受朱温之命,将所辖之地改为临安县, 军队改称锦衣军。这一年,钱锣回乡祭拜祖坟,宴请 家乡尊长,旌旗飘荡,乐队鼓吹,震荡山谷。当日游 乐之地,皆蒙上锦缎,有些树木石头竟也被封了官爵 ,而他过去贩盐的担子,也裁了锦缎罩上。有位邻家 的老婆婆,已经九十多岁,提着一壶泉水在路边迎接 他。钱锣急忙下车向她叩拜,老婆婆抚摸着他的肩背 ,喊着他的小名道:“钱婆留,真高兴你长大了。” 原来,钱锣刚出生时,室内满是奇异光采,钱父心生 恐惧,打算将他扔到溪水中淹死,是这位老婆婆苦劝 才留下命来,故而小名钱婆留。于是,钱锣杀牛置酒 ,大摆宴席,邀请乡邻。又另外搭起蜀锦的帐篷,宴 请乡间妇女。但凡年已八十的老人,都用金杯饮酒; 百岁老人则用玉杯。钱锣屡屡起身劝酒,自唱还乡歌 以娱乐众人,歌日:“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父老远近 来相随。斗牛光起天无欺,吴越一王驷马归。”当时 ,钱锣有心修砌宫殿,看风水者进言道:“若是在原 有府邸扩建,王位只可维持百年;若是填一半西湖, 王位便可维持千年。”钱锣笑道:“自古以来,哪有 天下大乱时节而千年可得真命天子的境况?何苦以此 叫我的百姓受苦!”最终没有填西湖而造新宫。宋神 宗熙宁年问,苏东坡任杭少I、life守,奉请朝廷将 龙山上的废祠妙音院改建为表忠观,以祭祀钱锣。如 今该观也已废弃了。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 督抚胡宗宪在灵芝寺的旧址上建造祠堂,塑吴越国三 代五王的雕像,每年春秋祭祀,更命钱锣十九代孙钱 德洪守护。太守陈柯重新镌刻了《表忠观碑记》,立 于祠中。 苏轼《表忠观碑记》: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十月戊子日,资政殿大 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事,臣苏轼进言:“先 吴越国王钱氏坟届,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的 坟茔,在钱塘一带有二十六座,在临安一带有十一座 ,都已经荒芜破乱,无人照料,父老乡亲路过,无不 悲痛泪流。“据考证:先武肃王钱镠,最初时以乡兵 身份剿灭贼寇黄巢而名闻江淮一带。此后领八都兵讨 伐刘汉宏,将越州交与董昌治理,钱缪则居于杭州。 及至董昌领越州兵马反叛,钱缪诛灭董昌,收取越州 ,从此彻底占据浙东浙西之地,传位于其子文穆王钱 元罐。至钱缪孙子忠献王钱仁佐时,大败李景兵马取 得福州之地。而钱仁佐之弟忠懿王钱椒后又出兵攻打 李景,以配合周世宗柴荣的兵马。随后,钱傲便以附 属国的身份朝见周世宗。吴越国三世四王,恰好经历 了五代时期。当时天下大乱,豪杰群起,凭借所据之 地而自立为王者不可胜数,待全族覆灭,祸及无辜百 姓,少有遗民存留。而吴越地方千里,兵甲十万,铸 山煮海,一时间象牙犀角、珠玉珍宝冠于天下,却终 究未曾违背臣子礼节,年年纳贡于朝廷。故而此地百 姓至老死而不受兵火之灾,一年四季都可嬉戏游乐, 歌舞升平之盛至今仍存。想来,吴越钱氏于百姓之仁 德真是深厚。当时,我太祖皇帝受命平定四方叛乱。 西蜀和江南两地道路险远,然而王师兵临城下时,两 国已知实力不足,只得束手就擒。而北汉刘氏,死守 城池,历经百战,抵抗王师。当时,骸骨成山,血流 成河,太祖皇帝竭尽全国之力,最终将其剿灭。此间 ,唯独吴越国不等朝廷之命,便封锁仓库,清点各郡 县人口,向朝廷请命称臣,将去除国号视作离开旅社 一般,对朝廷而言真乃大功一件。当初,窦融领河西 之地归附汉朝。汉光武帝诏命右扶风修缮其祖上坟茔 ,以太牢之礼祭祀。今日。钱氏功德远胜窦融,可亡 故未几百年却坟庙荒芜,无人管理,令行人见之怀悲 ,实在不是奖赏忠臣、抚慰民心的道义之举。故而, 臣意欲用龙山废寺观音院改建为观,命钱氏子孙、道 号自然的道士居住其间。钱氏在钱塘一带的坟庙,都 交给自然管理;在临安一带的坟庙,则交由县内净土 寺的僧人道微管理。此后,命二人各收一个徒弟,世 代掌管此事。而道观寺院的土地收入,都可用来修缮 祠堂庙宇,种植草木。若是有不能静心治理的情况, 便命县令督察,严重的就更换人选,只希望此祭祀之 举永远得以保留,以彰显朝廷善待钱氏之意。臣冒死 将此情传达天听。”于是,宋神宗制诰曰:可以。便 将妙音院赐名改作表忠观。 P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