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飞评--儿童文学评论集(精)

书海飞评--儿童文学评论集(精)
作者: 海飞|责编:张怡//阮征
出版社: 安徽少儿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80
折扣购买: 书海飞评--儿童文学评论集(精)
ISBN: 9787570719907

作者简介

海飞,小说家,编剧。曾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等刊物发表小说500多万字,大量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多种选刊及各类年度精选本选用。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等多个奖项。著有小说集《麻雀》《青烟》《像老子一样生活》等多部;散文集《丹桂房的日子》《没有方向的河流》等多部;长篇小说《花雕》《向延安》《回家》等多部;影视作品《旗袍》《大西南剿匪记》《隋唐英雄》《花红花火》等多部。

内容简介

大爱的年轻与厚重 ——评唐天的《我的乡村伙伴》 关注下一代,关注年轻人,是人类永恒的大爱。关注下一代,关注年轻人,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己的未来总是充满期望、充满向往,总是把满腔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但这种期望、这种向往,也充满着矛盾:一方面,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盼着“长江后浪推前浪”;另一方面,人们“恨铁不成钢”,感受着“一代不如一代”的失落感。进入21世纪以来,全社会对“80后”“90后”的关注,充满了两重性。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唐天的纪实作品《我的乡村伙伴》给我们一种强烈的、震撼的大爱的年轻与厚重的感觉。 《我的乡村伙伴》给我的第一个强烈的阅读震撼,是作者的大爱年轻和纪实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年轻。作者唐天,出生于1989年,是一位“80后”的城市小青年。他以自学和自由创作的心态,带着相机和笔,踏访了位于湖南、广西交界处的张家界、怀化等十多个地方,专门关注、采写更小的偏僻山村里比他更年轻的“90后”山村孩子,以年轻人的心态和同龄人的视角,关注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农民工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家庭子女、辍学少年、留守儿童的生命、生活现状,把城市少年对农村少年生命、生活的关注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关注是真切的、纯净的、具象的、可比的、活生生的。一个城市少年对自己的乡村伙伴有着如此的关注和大爱,而我们成人呢?贫困的、年轻的生命,应该得到我们的厚爱和关注,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厚爱和关注。 《我的乡村伙伴》给我的第二个强烈的阅读震撼,是作者的大爱厚重和作品的大爱厚重。《我的乡村伙伴》由城市少年书写乡村伙伴,作者用白描的逼真手法,写的都是乡村少年儿童真实的生活现状。同时,《我的乡村伙伴》以图文并重的图书形态,在书中配了大量充满乡土气息的照片,生动地记录了35位乡村小伙伴的真实生存状态,描绘了35双乡村小伙伴满蓄守望、渴望和希望的眼睛。《我的乡村伙伴》能使我们产生极强的阅读共鸣,极大地提升我们成年人和全社会对乡村贫困少年儿童生存状态的关注度。 《我的乡村伙伴》给我的第三个强烈的阅读震撼,是编者的大爱厚重。《我的乡村伙伴》除了文字真实、图片真实,还在每篇纪实作品前配发了一段乡村小朋友写的“亲笔信”,在每篇“纪实作品”后编印了作者的“采访手记”。“亲笔信”“纪实作品”“乡村照片”“采访手记”,这四个元素叠加在一起,勾画出了全方位的、立体的、鲜活的“乡村伙伴”的形象。如在《在风雨中成长的幼苗》一文中配的11岁的李寒秋小朋友光着膀子、腿上叠着一大摞他喜爱的书的照片及他的亲笔信;在《屋》一文中配的12岁的姐姐陶李梅和10岁的弟弟陶鹏程家塌了半边顶的房子的照片和他们在破屋里挑灯夜读的照片,都给人留下刀刻般的阅读印象,令人久久难忘。 我非常欣慰地看到《我的乡村伙伴》所展示的“80后”“90后”对同代人的关注。愿我们的社会在前进中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少年儿童,愿《我的乡村伙伴》呈现的大爱的年轻与厚重,变成我们全社会的成熟与厚重。 序:童心永驻“不老海”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风起云涌三十载,书海破浪潮自开。 扶摇勇做领头雁,妙笔飞评大时代。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儿童文学和童书出版愈加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出现了被誉为“黄金十年”的发展期,而在我国首倡“童书”和“童媒”概念,又力推“童书大时代”并使这一概念家喻户晓的人,非海飞先生莫属。 我和老海相识三十年,知道他是“十易其业”后赴京从事少儿出版的,一干就是三十年。二十年前,我在中少社出版的第一本自选集,就是出自海飞先生的创意。我们曾经共同参与若干儿童文学评奖,老海每次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直言不讳,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退休后我们仍然常一起开会,老海每次都如数家珍般讲述童书出版的林林总总,说起儿童文学,每每喜不自禁乃至手舞足蹈。这部新作《书海飞评》,可谓是一部极生动的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实录,以深刻和丰富的评论论证了当代童书的巨大变化与发展。 老海的书评,以评带论,以近带远,源自深厚的历史眼光,走向开阔的世界格局。不同于“学院派”立足专业场域“念兹在兹”的评论体系,老海以“实践派”和“贴身肉搏式”评论的独特之姿,以童书出版现场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的身份,从实践中锻造如炬目光,关切和审视着儿童文学的当今面貌。这种厚重、高远、独具慧眼,正是“身兼四家,笔力通达”的生动写照。 这是一位资深出版家的书评。老海当过被我称为“少儿出版航母”的中少总社的社长、总编辑,是一位资深的出版家。他由共青团省委书记和省电视台台长转任这项工作,丰富的政治经历使他能编研相长,历练出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更高的政治站位。长期和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打交道,了解国际形势、熟悉国内政策,又长期担任国家“三大奖”及国内重要奖项的评委,视野宽,大局意识强,所以老海的书评能够长驱直入,洞见作品的立意主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且看整体编排里有挖掘红色主题的“峥嵘岁月”、书写人与自然主题的“生态画卷”、聚焦国家大政方针的“时代新曲”等篇章名,即可见他对重大题材和厚重主题的洞察与提炼。 这也是一位数据分析家的书评。老海在大学读的是高分子专业,这种理工科的背景,塑造了其为人处世看世界的细致严谨之风。不同于文科生的精于文字,理科生重数据,所以老海的书评常常是“心中有数”的书评。国际国内行情数据,他了然于心,旁征博引、精确列举。用数据支撑论点,用数据说服读者,以丰富的数字化参照,从另一个维度推动了儿童文学评论新水准的构建。 这更是一位出版战线战略家的书评。老海曾任少读工委的负责人兼任CBBY主席,长期跟IBBY打交道,经常进行国际访问、参加国际书展,在国际上拥有不少从事童书出版事业的朋友。这样的视野和经历让老海决心要在中国少儿出版的小舞台上唱出让世界瞩目的大戏。让世界认识中国作家、了解中国童书、关注中国式童年,都离不开老海的积极推动。而全球化语境下的各种国际横向类比,也让老海的书评显示出开放的胸怀和宏大的愿景,发出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应该“走向星辰大海”的殷切呼唤。 最后,这是一位学养深厚的作家的书评。成功的出版家身份,可能让人忽略了老海的作家出身。实际上,在当社长之前,老海也是一位成熟优秀的散文家、小说家,还做过新闻记者。政治家、媒体人、文学家的三重身份,让他有了“三只眼”看世界,能够多角度讲问题,所以书中评论足见新颖的构思、娴熟的架构、独特的修辞,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感。评童话人物时,妙语连珠;评文化题材时,传统古诗词信手拈来;评对“国之重器”的描摹,既有上天入地的博学巧思,又透出爱国情怀与磅礴之气,笔力深厚。补充一句,老海本性骆,浙江金华义乌人氏,唐代“神童”、大诗人骆宾王的后人。这个基因端的了得! 一部《书海飞评》,擘画出一幅激情洋溢的新时代儿童文学及童年文化蓝图。 海飞先生以其独有的大气和深邃,无可替代地参与了中国少儿出版的发展历程,仿佛不知疲倦,也永远不老。他有一句名言:“有一种幸福,叫童书出版;有一种期盼,叫童书大时代。”这些年,我们同幸福,共期盼。外国儿童文学有本描写“不老泉”的童话,我祝福老海一直做中国童书界的“不老海”。这部《书海飞评》,必将化作文学巨浪,推动中国儿童文学不断向前,直到抵达新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