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马烽与吕梁英雄传(光荣岁月)
ISBN: 9787020111626
马烽(1922~2004),山西孝义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著)《刘胡兰传》,电影文学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泪痕》《咱们的退伍兵》《山村锣鼓》《黄土坡的婆姨们》等。
忆童年 复杂的家庭关系 我出生时间是一九二二年农历五月二十三*,出 生地点是山西省孝义县居义村。这是个将近二百户人 家的村子,在县城西北方,离县城约五里之遥。 我父亲名马子骅,小时候由他舅父供给念书,前 清末年考中秀才,之后就跟他舅父学习中医,据说医 道学得尚可,民国初年曾在太原**中学当校医。山 西*阀阎锡山执政以后,成立了一所法政学校,校长 是冀贡泉,汾阳人,我父亲和他相识,于是就兼任了 该校校医。这所学校专门培养县长以下的法政人员, 毕业以后统一分配,充当各县的承审员、承政员、主 计员,大约相当于现在县里的法院院长、民政局长、 财政局长之职。他看到这是一条升官发财的门径,于 是就辞掉校医,当了学员。结业以后,被派到中阳县 任职,什么职务不清楚,大概是见习员之类。后来又 调到壶关县当承审员。小时候我见过这样一张照片: 他坐在大堂上审案子,两旁站着四个法警。穿的倒是 **,可一人拄着一条很长的板子,和旧戏上过堂的 样子差不多。这**是为了宣扬自己的身份而拍的。 他老弟兄八人早已分家另过,大都是粗通文字的小买 卖人,他是这个家庭里**的知识分子,又会看病, 又在政界里混事,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村里,人们都 另眼看待。他排行第三,村里人都称他三先生。 我父亲前后娶过四个女人。**个女人没开怀, 他就娶了一个偏房,因他老弟兄八个,把新娶的这位 偏房就排到了第九位,晚辈们都称她九婶。当**个 女人病故以后,九婶也还没有生养孩子,于是他又娶 了第三个女人。这第三个女人是我的二姨,一连生了 两个儿子,这就是我的大哥、二哥。后来我这个二姨 也病死了,大约我外祖父不愿与这位有声望的女婿割 断亲属关系,就把我母亲许为继室,我们那地方叫做 “续亲”,倒也是常有的事。可惜就是年龄相差悬殊 ,我父亲比我母亲大了将近二十岁,不过那时候婚姻 不能自主,我母亲也只能屈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 言”了。 当我能记事的时候,两个哥哥都已娶过了媳妇。 大哥是中学毕业生,在附近一个村里当小学教员,二 哥在县城一家当铺里学生意。九婶也生了两个女儿, 这是我的大姐和三姐。二姐是我母亲生的,我下边还 生了一个妹妹。全家人口众多,但土地很少,总共只 有十二亩耕地,另外又租了庙上的二十亩公产,自己 养着车马,但没有雇长工,而是和别的人家伴种,收 下的粮食按股均分,一年下来大约可够全家口粮。主 要经济来源是靠我父亲的薪水。论家资,比起村里的 殷实户来相差尚远,不过*子过得比较活泛。特别是 我父亲爱充门面,爱讲排场,在村里就显得有点阔绰 。大约在我五岁的时候,我父亲失业了,他没有吃硬 的靠山,当然也就不能继续在官场上混了,只好回到 村里来。他曾经给大孝堡一家大财主家当过家庭教师 ,偶尔也给别人看病,不过他走的是上层路线,只有 那些有钱人家派轿车来请,他才出诊。平素是不给一 般人看病的。经济收入是大大减少了,不过他仍然要 撑门面,正月里照例要摆酒席请客,亲友们办婚丧嫁 娶,送礼品照例要像个样子,到城里或附近村里看戏 、赶会,照例要骑马。有次到距我们村只有三里远的 桃园堡看戏,也放不下架子步行,仍然是骑马。半路 上迎头碰了一辆自行车,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那时 候在我们那一带自行车刚时兴起来,**稀少,马没 有见过,人见的也不多,这玩意儿迎面驰来一下把马 惊了,把他从马背上摔下来就摔昏过去了。后来还是 村里看夜戏回来的人发现了,才把他抬回来。从此就 一病不起,从此也就抽上大烟。家庭经济状况本来早 已是出项多进项少了,如今又抽上大烟,*成了坐吃 山空的局面,可他事事处处还要摆谱,借上债抖阔气 ,打肿脸充胖子。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