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流失

幸福的流失
作者: (美)罗伯特·莱恩|译者:苏彤//李晓庆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42.50
折扣购买: 幸福的流失
ISBN: 9787519206895

作者简介

罗伯特·莱恩(Robert E. Lane),美国政治学家和政治心理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曾任国际政治心理学学会、美国政治学协会和政策研究学会主席。于耶鲁大学执教近50年,就职期间曾两度任政治系主任。罗伯特所著图书已被翻译成7国语言在全世界出售。此外,为表彰其在政治心理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自1994年起,美国政治学协会设立罗伯特·莱恩奖,颁给每年的佳政治心理学图书作者。莱恩本人的这本《幸福的流失》于2001年获此奖。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地上的影子 物质文明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满足,与此 同时,一种不幸和抑郁的气氛也在全世界先进的市场 民主制度之中弥漫开来。这种气氛对于“市场能够使 幸福最大化”这一理念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同时 也是对18世纪“由人民自选政府以充分实现追求幸福 的权利”这一设想的嘲弄。这种气氛表现在方方面面 ,具体来说:战后(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当 中认为自己幸福的人越来越少;所有发达国家中罹患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多;人们 对彼此、对政治制度及对其他制度越来越不信任;人 们对于“大多数人的状况正在改善”这一说法越来越 难以相信(见第二章);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很难得到 保障,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大不如前(见第六章)。 我们并不是开始怀疑彼此的第一代人(此前斐迪 南·滕尼斯提出的“社区”概念对此已有充分的揭示 ),当然我们也不是开始怀疑制度的第一代人(曾经的 俄国人民和魏玛人民可能怀疑得更多),但是我们可 能是第一代如此忧心忡忡地坐视这些困扰出现,却又 如此漫不经心地坐视它们积聚的人。由于坚信制度本 身的合理性是现代市场民主制度的核心信条,因此当 我们审视当前的这股不幸和抑郁时,我们并不能发现 某些态度方面的标志性转变。但是,现今我们所处的 这个时代可能正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薄近虞渊,与此同 时,另一个时代正孜孜然,砣砣然,向我们走来。 难道此前我们就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吗?显然 不是。举个例子来说:20世纪60年代,无论是法兰克 福学派(以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为代 表)及其海外分支(以埃里希·弗洛姆、赫伯特·马尔 库塞、利奥·洛文塔尔为代表),还是反现代主义者( 以汉娜·阿伦特为代表)、美学批判主义者(以刘易斯 ·芒福德、西奥多·罗斯扎克为代表)、存在主义者( 以让一保罗·萨特为代表)、新马克思主义者(以李维 斯·阿尔都塞为代表)、心理马克思主义者(以亨德里 克·瑞坦比克为代表)、街头颓废派及诗人(以艾伦· 金斯伯格为代表),都曾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情感疏 离现象进行过批判与声讨。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 :1968年,高达45%的美国民众(尤其是右派成员)认 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病态社会。在此,我实在不希望这 种社会性悲剧在今天继续上演。 一方面,先进的市场民主制度带给人们的是物质 上的绝对满足;另一方面,这一制度带给人们的却是 日益增长的不幸和抑郁、对人和对制度的不信任以及 不断淡化的情谊。对此,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这些 国家的公民不再受制于自身的资源;物质文明的进步 使他们比上一代人更加长寿,晚年生活也能得到很好 的照料;如果失业或生病,则会有相应的保障部门为 他们提供社会保障;子女早夭这种不幸几乎不太可能 发生在他们身上,并且其子女能够获得相比他们那一 代人更多的教育资源。在政治方面,他们被赋予了许 多上一代人听都没听过的权利;他们并非生活在一个 极权国家,而是生活在一个正当法律程序受到保障的 国家;他们拥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到那些影响自己命运 的政治决策过程中去。除此之外,我认为让人们倍感 快乐的还有一点,即生态末日论调替代了神学末日论 调(因为前者相对不那么令人反感,产生的负罪感也 相对少一些)。 财富值一增长,幸福感就下降,图1.1反映的正 是这一悖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随着真 实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的主观幸福指数(即主观报 告称自己感到“非常幸福”的比例)也在逐渐下降。 对于这一奇怪且看似矛盾的模式,我将在本书后面用 几个章节的篇幅(见第八章到第十章)对其合理性,即 为何在发达的经济体内金钱并不能买到幸福,进行详 细阐述。 图1.1 1946—1990年美国国家统计中的“非常 幸福”指数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非常幸福”指数的拟合线是根据各 类调查中得到的统计数据绘制而成的,由埃德·迪纳 提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拟合线则是以1987年的美 元价值为标准,对美国经济分析局、美国统计摘要 1995、华盛顿特区人口统计局1995年公布的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而后绘制得到的。 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初步解释了市场民主制度发 展的现状为何会与其初衷南辕北辙。具体来讲:一方 面,我们知道发展市场是为了使效用最大化(这一点 将在后面作具体解释)和满足人类社会产生的各种需 求,后一条也正是加林·库普曼所说的积极经济的主 题1;另一方面,发展民主的目的正在于为追求幸福 提供便利,这一点也是詹姆斯·麦迪逊和托马斯·杰 斐逊为美国的民主所制定的议题。然而在当前的市场 民主制度之下,我们看到的却是与其目的背道而驰的 不幸和抑郁的增长。在此,尽管我仍需对抑郁和不幸 的起因进行阐述,但这并非我所关注的重点。我主要 关心的是:市场和民主这两种主要制度分别在多大程 度上对人们的幸福感和不幸感产生影响。我的主要论 据并非战后那段时期顺势增长的不幸感(这可能只是 长期曲线上的一点小波动)。因为在我看来,即便自 那时起不幸感并没有增长,即便现在的大多数美国人 认为自己是幸福的,现有的痛苦也足够我们进行一次 核算了。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