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成眷属(中文本)/莎士比亚全集

终成眷属(中文本)/莎士比亚全集
作者: (英)威廉·莎士比亚|总主编:辜正坤|译者:王剑
出版社: 外语教研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终成眷属(中文本)/莎士比亚全集
ISBN: 9787513578998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英国戏剧家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与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其中代表作主要为诗剧:《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本能的保守主义使他倾向于传统秩序。 国王、伯爵夫人和老臣都仁慈慷慨,道德完善,令人 敬佩,明显比勃特拉姆、帕洛和拉瓦契更让人认同。 勃特拉姆被算计,其占有女性的自私欲望没能得逞。 帕洛也被算计,其虚荣自负的真面目被揭穿。但是, 作为角色布局者和语言艺术家的莎士比亚仍然在灰暗 人物身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他利用这些人物在既成秩 序之中拉开道道裂痕。国王告诫勃特拉姆,评价海伦 应该看她的内在,而不应该看财富和阶层等外在的附 属之物:“判善断恶,需听其言,观其行,/不由身 世贵贱所决定。”然而,国王本人的权威就来自他自 己的身世名号。而“听其言,观其行”或许也转而在 暗示勃特拉姆,如果他不爱海伦,则不必与之成婚。 国王随即从讲道理变为赤裸裸地下达权威命令:“此 事于我信誉攸关,为使信誉无害,/我不得不行使自 己的权力。”莎士比亚用极为凝练的写作风格说明了 这一点。所谓“为使信誉无害”,国王是想表达“为 使自己的信誉不受损害”,但讽刺的是,正是行使自 己的“权力”本身却损害了信誉的规范。如同莎士比 亚较为灰暗的剧本中常见的一样,尼科洛·马基雅弗 利(Niccolo MachiaVelli)一直潜伏在阴影之处悄声 指挥,提示荣耀和责任等美好的传统道德规范只能让 位于赤裸裸的权力。 宣称自我主义这一新兴道德规范的人就得按此规 范行事。勃特拉姆和帕洛都被揭发。两位大臣迪迈纳 兄弟俩不仅是俘虏和床计这两处情节的关键人物,而 且评论了被揭发者如何最终实现对自我的认识:“我 们只不过是肉眼凡胎,没有上帝的帮助,算不上任何 东西!/人类完全是在自己加害自己。”两位迪迈纳 也是年轻人,也具有现代性。他们意识到,我们不能 根据极端的宗教旨意把人类简单地划分为善与恶。相 反,他们指出,人生呈现出灰色地带:“人生就像一 块由不同丝线编织成的布匹,善与恶相交缠。善行, 若不受到过失的鞭答警示,会变得傲慢无边;恶举, 若不受到善念的安慰鼓励,也会变得自暴自弃。”对 于由诸多迥异元素编织而成的莎士比亚悲喜剧而言, 这句话道出了其主题所在。 帕洛最终承认自己言辞浮夸,他自称:“我因生 性善言,自能运用自如,左右逢源。”如他的名字所 示,他除了言辞别无所能。不过,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另一方面,勃特拉姆只是在失去海伦之后才认识到 她的巨大价值。喜剧的情节给了他第二次与她相爱的 机会。不过,在没有奇迹出现的现代社会,“有情之 人终成眷属”只不过是一种虚构。在剧情发展过程中 ,我们不止一次被承诺,说所有一切都会圆满终结。 但当剧情来到高潮,国王却说,“结局似皆大欢喜” ,并表示“有情之人若能终成眷属”,也就不枉费遭 受的所有痛苦。“似”、“若”这些微妙的条件性限 定词为悲剧的世界留下了一扇未关闭的门。 P6-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