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79.80
折扣价: 50.10
折扣购买: 文字小讲
ISBN: 9787572603914
许进雄,知名文字学家,1941年出生于高雄,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1974年获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1977年起,在多伦多大学任教,开设了中国文字学、经学史、中国古代社会等课程。1996年起,先后在台湾大学、世新大学等担任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 许进雄先生从事甲骨文研究数十年,发现以甲骨钻凿形态为标准的断代法,被安阳博物馆甲骨展览厅评为对甲骨学有重大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古事杂谈》《文字小讲》《简明中国文字学》《许进雄古文字论集》《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汉字与文物的故事》《甲骨文有故事》和《字字有来头》系列等。
字,命名仪式 字:于建筑物内对小孩行命名仪式。 《说文解字》的解释:“ ,乳也。”“字”的意义和建筑物无关,所以不是形声字。此字的字形,自周初以来就固定了,作建筑物中有个男孩之状。创意大致是在庙内或屋中给予小孩命名。因为古代婴儿多夭折,要等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确定婴儿可生存下来之后,才在庙内或家里举行仪式,介绍给祖先并给予命名,正式成为家族的成员。此段等待命名的时间,中国古代一般的习俗,根据《礼记·内则》的记载,在孩子生下来之后的第三个月末期,选择一个吉日,修剪孩子的头发,然后父亲拿着孩子的右手对之命名。这是为了确定孩子能够生存,否则命名就成为多余的了。根据考古报告,河南新郑裴李岗的八千年前墓葬,八十人中,最年长者为四十一岁,只二人。二岁以前死亡的则有三十六人。其他民族的命名仪式,或有等待数年之久的。中国以前还有个习俗,有钱的人家,会敦请一位有学问的人,写一篇短文说明孩子取名的意义以及家人的期望。这种文体叫“字说”,现在已不流行了。 “字”因与古代命名的礼仪有关,孩子命名与给予事物名称的方式相类,作用相同,后来才与“文”复合而成“文字”的词语,以指称典雅的记录符号。从创意看,“字”才是“文字”一词的主体,“文”则是“字”的形容,强调其为文雅的辞章,非鄙俗的口语。许慎《说文·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zī)乳而浸多也。”意思是说,“文”是最早出现的表意符号,“字”是自基本字形的“文”派生的复体结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许慎把“文字”主客易位,把“文”当作名词,且成为基本字形的指称。 ★2016年中国好书!知名文字学者许进雄写给年轻人的文字启蒙书,从汉字演变看中国千年文化。 ★横跨古今,信手拈来,说文解字,从现代日常生活常用字中,展开一场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人生活场景的全面探索与了解。 ★汉字的魅力,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传承!有趣,有料,长知识,每一个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原来都有这么多故事! ★图文并茂,生动解读!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现代楷书,一笔一划,横跨古今,说文解字。用简洁的行文精细讲解200余个常用汉字背后的文化与故事,通过可靠的学识、通俗的叙述,连接文字、文物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