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外名著榜中榜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外名著榜中榜
作者: (美)斯托夫人|译者:李自修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8.00
折扣价: 6.08
折扣购买: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外名著榜中榜
ISBN: 9787802064829

作者简介

李自修: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译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等大量文论著述。 斯托夫人(1811-1896),美国废奴主义女作家,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1856年,与神学院教授卡尔文·埃利斯·斯托结婚。受父兄、丈夫的影响,斯托夫人也是坚定的废奴主义者。自1850年迁居缅因州以来,她接连发表了许多作品。1851-1852年,她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在《民族时代报》上连载,很快出版了单行本,引起极大轰动。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且成了美国黑人小说的滥觞,同时它对社会发展,特别是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中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取得胜利产生了巨大作用。1896年,斯托夫人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去世。

内容简介

当伊丽莎转身迈步离开汤姆叔叔小屋时,要想找到一个比她更加凄凄 惨惨的人儿,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丈夫受到蹂躏,遭遇危险,孩子也前途未卜,这一切都交织在她的心 头。然而,母爱胜于一切,面临可怕的危险,只要一想到让孩子离开自己 怀抱,她就不寒而栗,于是把孩子紧紧抱在胸前,疾速向前赶路。 脚下铺满霜雪的地面吱吱作响,每片飘动的树叶,每一摇曳的阴影, 都吓得她面无血色,加快了步伐。 孩子困倦的小脑袋一下子贴在肩头上,很快进入了梦乡。 她赶着路,农庄的边界、树丛和树木,纷纷从她的身旁掠过,熟悉的 景物一一别她而去。直到天光放亮,她也没有放慢速度,没有停住脚步。 她曾经跟着太太到离俄亥俄河不远的小T庄走过亲戚,因此,熟悉这一带道 路。到那里去,越过俄亥俄河逃走,是她仓促之中制订的出逃计划的初步 轮廓,至于以后怎么样,只好寄希望于上帝了。 太阳落山前一个钟头,伊丽莎走进了俄亥俄河的T庄。第一眼就是要看 一看俄亥俄河,它像约旦河一样,横亘在自己和彼岸自由的迦南之间。时 值早春,河水涨满,波涛汹涌,污浊的河水上面,大块的浮冰笨拙地来来 回回打着旋儿,冰块在这里形成了一座起伏不定的大浮桥,盖住了整个河 面,几乎延伸到俄亥俄州的河岸。 伊丽莎站了一会儿,心里立即明白,平日的摆渡想必己经受阻,于是 ,转身踅进岸边一家客栈,想打听打听情况。 伊丽莎甜美而凄婉的说话声,吸引了正在炉火旁边忙碌着的老板娘。 “有什么事?”她问。 “这会儿有没有摆渡和小船载人过河到B村去?”伊丽莎问道。 “自然没有!”那女人说,“船儿都停止摆渡啦。不过有个人住得离 这儿不远,今儿夜里想把一些货物运过河去。今晚他来吃饭,你坐下等等 吧。这小家伙多讨人喜欢!”女人说着,递给哈利一块蛋糕。 然而,精疲力竭的哈利却困倦得哭起来。“可怜的孩子,他不习惯赶 路。”伊丽莎说。 “那好,把他抱到这屋里去吧。”女人说,随手打开了一间卧室的门 。卧室里,摆着一张床,伊丽莎把孩子放到床上,攥着他的手,一直到他 沉沉睡去。而对于她,却决谈不上休息,她眼里流露出期待的神色,死盯 盯的望着河水,是河水把她同自由分隔了开来。 谢尔比太太虽然满口答应赶忙端上午饭,然而正如刚才的情景一样, 买卖是需要双方敲定的。因此,尽管黑利听见已经明明A A吩咐下去,而且 有五六个孩童向克露婶婶通报了消息,可是,这位德高望重的掌厨仍然慢 条斯理地操作着每一道工序。 于是,仆从们中间普遍产生了一种印象,认为耽误点时间,太太也不 会生气。而且时不时地,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消息传到厨房里,说“黑利 老爷神不守舍,在椅子上怎么也坐不住”。 “他活该!”克露婶婶慷慨义愤,“总有一天,他会落个更糟的下场 。” “那他就够受的了,定准是。”小杰克说。 然而,一声“孩子们”的呼唤,让大伙吓了一跳。原来汤姆叔叔正站 在门口。 “孩子们,”汤姆说,“《圣经》上说,要替侮辱你的人祈祷。” “替他们祈祷!”克露婶婶说,“天哪!” “这么做是出于天性,克露,人的天性强大,”汤姆说,“可主的恩 泽更强大无边。再者说啦,你也该想想,干这种勾当的可怜虫,他们灵魂 的处境有多么可怕。我很高兴,今天上午老爷没有出门,”汤姆接着说, “要是出了门,那就叫我难过死了,不过,我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局面不 好收拾。” 这时铃声响起来,招呼汤姆到客厅去。 “汤姆,”老爷和善地说,“我给这位绅士立了字据,如果他找你, 你不在场,就要罚我一千块钱。今天,他想照料别的事去,一整天就归你 支配了。” “你给我小心点,”奴贩说,“可别给我玩黑鬼子的把戏,骗你家老 爷。” “老爷,”汤姆身子站得笔直,“当年老太太把您放到我怀里,那时 我八岁,您一岁。‘喏,’老太太说,‘这是你少爷,要照顾好他。’她 说。眼下,我只想问问您,老爷,我对您说话不算数过吗?特别是从打我 信了基督以后?” 谢尔比先生十分感动,眼里现出了泪花。“救主可以证明,”他说, “你说的都是实话。但凡有办法,别人用全世界的财富来买你,我也不卖 。” “我是个信奉基督的人,”谢尔比太太说,“你放心,一旦想什么办 法凑齐了钱,我就立刻赎你回来。” 两点钟的时候,山姆和安迪牵着马来到马桩那里。于是黑利走到了他 们面前,一齐上马出发。 路上,由于种种延误,这支人马来到乡村酒馆时,伊丽莎已让孩子睡 了大约三刻钟的光景。这时,她正站在窗前,朝另外一个方向望着;山姆 眼尖,一下子看到她的身影,黑利和安迪在山姆身后边两码远的地方跟着 。紧急关头,山姆假装风吹掉了帽子,用他特有的声调大叫一声,伊丽莎 立即惊醒,突然抽身回去;这时,全部人马也迅速从窗前掠过,转弯奔向 前门。 对于伊丽莎,这真是于钧系于一发的时刻。房间望,有一侧门通向河 边,她抱起孩了,跃下台阶,直奔大河。这当儿,奴贩完全看清了她,于 是翻身下马,高叫着山姆和安迪一路追去。头脑茫然的刹那问,伊丽莎仿 佛足不点地,转眼来到河边。黑利等人已经逼近,只听她尖叫一声,应声 而起,越过岸边浑浊湍流,落在旁边的冰块上。黑利、山姆和安迪见她这 种光景,都本能地高叫起来。 她飞身落脚的巨大冰块,泛着绿色,一接触到伊丽莎的体重,随即吱 吱叫个不停。不过,她在上面稍一停留,便狂呼着,拼命使尽全身力气, 不断跃上别的冰块,然后又凌空腾起。鞋子不见了,脚上的袜子割破了, 每一步都浸着殷殷血迹;但她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感觉不到,最后仿佛 梦幻之中依稀瞥见俄亥俄州一侧的河岸,一个男人协助她来到岸上。 黑利站在那里,惊异地目睹了这一场面。及至伊丽莎在堤岸上消失, 他才回过头来,茫然而又询问般地望着山姆和安迪。只见他们策马飞驰而 去——风中隐约传来他们放声大笑的余音。P20-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