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第2辑身与心)

法国哲学(第2辑身与心)
作者: 编者:冯俊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76.00
折扣价: 52.50
折扣购买: 法国哲学(第2辑身与心)
ISBN: 9787100155083

作者简介

冯俊,男,1958年1月生,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2008.7-2015.11),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十次中共上海市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四届上海市***。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01.2-2008.7)、*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哲学院院长(2005.5—2008.7兼)。 主要学术职务先后有: ***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原理事长,中国欧盟学会原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上海市“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等。

内容简介

结语:笛卡尔身心观的内在困境 至此我们就可以确定笛卡尔思想的革命性所在了。他不只是发明了一种新方法使得人类理智可以**了解掌控整个形体世界,他其实重新规定了知识的作用,重新描画了宇宙图景,重新确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根据传记作家的描述,当笛卡尔在1619 年发现了一种可以**把握形体世界的***的时候,其精神曾经历过一个短暂的狂热与惊恐阶段。我们可以推想,当胆小谨慎的笛卡尔发现自己所设想的这门***足以摧毁旧的世界秩序的时候,他一定被吓得够呛,他不可能有胆量把这样的想法公之于众,于是他宣布从此以后要戴着面具行走。1619 年之后笛卡尔一直拖延着不肯公开自己的想法,直到1637 年他才被迫发表了《谈谈方法》。可以想见,在这期间笛卡尔一直在斟酌考虑到底该如何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免遭教会方面的*击。当然他不能直接宣布他不相信灵魂不朽、不相信神圣的灵魂赋予身体生命活力,他只能宣布心灵与身体是**异质的并且可以相互分离。显然,这个主张可以让身体**摆脱神秘的灵魂的掌控从而获得独立的生存权利,这样的逻辑结果是笛卡尔急需的。另一方面,这个主张本身所携带的柏拉图主义的色彩对笛卡尔来说不失为一种保护。当然,这个主张带来的糟糕的结果,就是否定了心灵与身体的结合,从而背离了经院哲学认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但笛卡尔应该是认真衡量过利弊得失的:心灵与身体结合其实就是一个常识,否认常识*容易被其他说法补救挽回,即便挽回不了也顶多被知识界嘲笑追问,但推翻旧信仰可是要招来杀身之祸的。这样一来我们终于能够明白天才的笛卡尔先生何以*终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容留了身心分离与身心结合这一对明显的矛盾。 是的,天才的笛卡尔先生发现了古代灵魂不朽的说法不过是个高贵的谎言,他大胆地宣布了人类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智、凭借知识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们*后来看看:在他这里,心灵与身体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笛卡尔说心灵的本质属性是思维,那么心灵的首要作用当然就是掌握知识。进一步,掌握知识又是为了什么呢?在古人那里,灵魂认识到宇宙的秩序,认识到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认识到人之为人的局限,这一切知识*终都是服务于人在此生不犯错误从而在死后灵魂得享永福。可是,在笛卡尔这里,知识的根本作用就是《谈谈方法》第六部分所说的那两点:帮助我们成为支配自然界的主人翁,使人延年益寿。也就是说,心灵所掌握的这些知识都是服务于身体的。 于是我们吃惊地发现在笛卡尔这里心灵与身体其实处于一种奇怪的关系之中:一方面,身体不再构成人之为人的根本局限,人类不再因为拥有身体而在宇宙中只能位居有生有死的低级存在者之列,来自身体的各种**也不能被简单地压抑灭*,对于人而言*大的善就是尽可能长久地维持身体的生存,心灵的一切作用都是服务于这个*高的利益;另一方面,人之为人的本性、人高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拥有能够进行思考的心灵,人类凭借心灵克服**了身体的许多局限,人类凭借心灵成为宇宙中的***的存在者甚至统治者。在古人那里,身与心的关系是**清楚的:身体是低级的,而灵魂是**的;身体是被统治者,而灵魂是统治者;身体既然是必死的,就应该被压制、被否定,甚至被抛弃,**值得追求的只是灵魂不朽。但是,在笛卡尔这里,身与心的关系却充满了悖谬:身体不是低级的,不应该被否定抛弃,但它却是盲目的,因而必须*到心灵的掌控指挥;心灵确实是人之为人的高贵性之所在,心灵理应掌控指挥身体,但心灵的根本作用却是为身体谋福利;身体虽然是必死的,但我们似乎没有必要为了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而相信什么灵魂不朽;心灵虽然帮助我们成为宇宙的统治者,但它却不是什么不朽者。由此我们可以说,笛卡尔哲学中的*根本的困难,并不在于他容留身心分离与身体统一这一对矛盾,而是他没有办法安放好身体与心灵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法国哲学》以身心为题,会集了**法国哲学界精锐的成果。另有马里翁论文中译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