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学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道性、诗性、女性 :从唐宋诗词中看女冠
ISBN: 9787507764246
1998 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到加拿大一所高校做访问研究时,发现该校的 人类学系本科课程中有一门课叫“中国古代妇女”,我感到很好奇,因为 这样的课在中国高校里都很少见。于是,我记下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每周 都去听。结果发现这门课的内容几乎都围绕一个题目——裹脚:从裹脚的 起源、流行的时间和范围、女人裹脚的年龄、裹脚的具体步骤,到小鞋式 样的对比和制作,等等。在十几周的课程中,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学生 讨论、图片展示、现场制作,都围绕这一个话题。看到外国学生笑得前仰 后合,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我的内心五味杂陈,难以平静。 诚然,裹脚妇女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形象,但也只是一个侧面。中 国古代妇女形象万千,为什么西方大学在介绍她们时只关注“裹脚”这一 个侧面呢?课间我与授课老师交流,她却反问我:你们中国古代妇女中还 有什么更有代表性的群体形象吗?我顿时语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但对 中国古代妇女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我恍然明白,不是外国老师不介绍更多 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们提供的学习、研究资源实在太少了。他们以为裹 脚就是中国古代妇女唯一而独特的文化,是她们形象的全部精华。从那时 起,我便萌生了研究中国古代妇女的想法,希望借此能让更多的人真正了 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晓更多的中国古代妇女,让她们的名字和 她们的故事不仅为国人所知,还要让那些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国际友人们 了解,并为他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妇女文化提供更丰富的参考资源。 184 道性、诗性、女性 虽然,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妇女形象,但作为一个群体,我选择了 女道士并女诗人这一组合作为我的第一个研究对象。因为过去广为宣传的 贞节烈女等大都是讲女性为丈夫牺牲,为孩子奉献;而独立的、致力于实 现个人生活目标的女道士既显得“另类”,也构成了中国古代妇女中一个 独特的群体。毋庸置疑,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贤良的妻子、一个慈爱 的母亲,是正统价值观为古代妇女设定的金科玉律。但是,除此之外,女 性是否还应该有其他追求?特别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了家庭保护的 妇女该何去何从?事实证明,古代妇女入道的原因很多,情况也非常复杂。 尤其在唐朝,很多妇女并不是因为慕道,抑或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而入道, 她们的入道是为了寻求庇护或解决温饱。 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传统正史对她们的记载是非常有限 的,尤其是对地位卑微又备受争议的女道士群体的记载更是匮乏。我的很 多资料都只能在杂记、笔记小说和诗歌等作品中寻找。虽然这些资料本身 就具有创作色彩,但我还是希望能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来研究,杜绝臆想和 没有根据的推断,力求尽可能真实地展示女道士这一特殊群体的原有形象 和风采。由于篇幅所限,我的研究着重在由唐至宋金这一时期,并着重展 现女道士在不同时代不尽相同的追求和精神面貌。 历史长河,浩如烟海。希望现存仅有的零散文字记载能够帮助我们找 到那些没有家庭保护的、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特立独行的女冠身影。 谨以此书向中国古代妇女们致敬! 刘 杨 壬寅年三月于珠海
1998 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到加拿大一所高校做访问研究时,发现该校的 人类学系本科课程中有一门课叫“中国古代妇女”,我感到很好奇,因为 这样的课在中国高校里都很少见。于是,我记下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每周 都去听。结果发现这门课的内容几乎都围绕一个题目——裹脚:从裹脚的 起源、流行的时间和范围、女人裹脚的年龄、裹脚的具体步骤,到小鞋式 样的对比和制作,等等。在十几周的课程中,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学生 讨论、图片展示、现场制作,都围绕这一个话题。看到外国学生笑得前仰 后合,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我的内心五味杂陈,难以平静。 诚然,裹脚妇女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形象,但也只是一个侧面。中 国古代妇女形象万千,为什么西方大学在介绍她们时只关注“裹脚”这一 个侧面呢?课间我与授课老师交流,她却反问我:你们中国古代妇女中还 有什么更有代表性的群体形象吗?我顿时语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但对 中国古代妇女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我恍然明白,不是外国老师不介绍更多 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们提供的学习、研究资源实在太少了。他们以为裹 脚就是中国古代妇女唯一而独特的文化,是她们形象的全部精华。从那时 起,我便萌生了研究中国古代妇女的想法,希望借此能让更多的人真正了 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晓更多的中国古代妇女,让她们的名字和 她们的故事不仅为国人所知,还要让那些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国际友人们 了解,并为他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妇女文化提供更丰富的参考资源。 184 道性、诗性、女性 虽然,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妇女形象,但作为一个群体,我选择了 女道士并女诗人这一组合作为我的第一个研究对象。因为过去广为宣传的 贞节烈女等大都是讲女性为丈夫牺牲,为孩子奉献;而独立的、致力于实 现个人生活目标的女道士既显得“另类”,也构成了中国古代妇女中一个 独特的群体。毋庸置疑,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贤良的妻子、一个慈爱 的母亲,是正统价值观为古代妇女设定的金科玉律。但是,除此之外,女 性是否还应该有其他追求?特别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了家庭保护的 妇女该何去何从?事实证明,古代妇女入道的原因很多,情况也非常复杂。 尤其在唐朝,很多妇女并不是因为慕道,抑或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而入道, 她们的入道是为了寻求庇护或解决温饱。 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传统正史对她们的记载是非常有限 的,尤其是对地位卑微又备受争议的女道士群体的记载更是匮乏。我的很 多资料都只能在杂记、笔记小说和诗歌等作品中寻找。虽然这些资料本身 就具有创作色彩,但我还是希望能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来研究,杜绝臆想和 没有根据的推断,力求尽可能真实地展示女道士这一特殊群体的原有形象 和风采。由于篇幅所限,我的研究着重在由唐至宋金这一时期,并着重展 现女道士在不同时代不尽相同的追求和精神面貌。 历史长河,浩如烟海。希望现存仅有的零散文字记载能够帮助我们找 到那些没有家庭保护的、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特立独行的女冠身影。 谨以此书向中国古代妇女们致敬! 刘 杨 壬寅年三月于珠海 1998 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到加拿大一所高校做访问研究时,发现该校的 人类学系本科课程中有一门课叫“中国古代妇女”,我感到很好奇,因为 这样的课在中国高校里都很少见。于是,我记下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每周 都去听。结果发现这门课的内容几乎都围绕一个题目——裹脚:从裹脚的 起源、流行的时间和范围、女人裹脚的年龄、裹脚的具体步骤,到小鞋式 样的对比和制作,等等。在十几周的课程中,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学生 讨论、图片展示、现场制作,都围绕这一个话题。看到外国学生笑得前仰 后合,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我的内心五味杂陈,难以平静。 诚然,裹脚妇女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形象,但也只是一个侧面。中 国古代妇女形象万千,为什么西方大学在介绍她们时只关注“裹脚”这一 个侧面呢?课间我与授课老师交流,她却反问我:你们中国古代妇女中还 有什么更有代表性的群体形象吗?我顿时语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但对 中国古代妇女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我恍然明白,不是外国老师不介绍更多 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们提供的学习、研究资源实在太少了。他们以为裹 脚就是中国古代妇女唯一而独特的文化,是她们形象的全部精华。从那时 起,我便萌生了研究中国古代妇女的想法,希望借此能让更多的人真正了 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晓更多的中国古代妇女,让她们的名字和 她们的故事不仅为国人所知,还要让那些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国际友人们 了解,并为他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妇女文化提供更丰富的参考资源。 184 道性、诗性、女性 虽然,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妇女形象,但作为一个群体,我选择了 女道士并女诗人这一组合作为我的第一个研究对象。因为过去广为宣传的 贞节烈女等大都是讲女性为丈夫牺牲,为孩子奉献;而独立的、致力于实 现个人生活目标的女道士既显得“另类”,也构成了中国古代妇女中一个 独特的群体。毋庸置疑,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贤良的妻子、一个慈爱 的母亲,是正统价值观为古代妇女设定的金科玉律。但是,除此之外,女 性是否还应该有其他追求?特别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了家庭保护的 妇女该何去何从?事实证明,古代妇女入道的原因很多,情况也非常复杂。 尤其在唐朝,很多妇女并不是因为慕道,抑或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而入道, 她们的入道是为了寻求庇护或解决温饱。 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传统正史对她们的记载是非常有限 的,尤其是对地位卑微又备受争议的女道士群体的记载更是匮乏。我的很 多资料都只能在杂记、笔记小说和诗歌等作品中寻找。虽然这些资料本身 就具有创作色彩,但我还是希望能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来研究,杜绝臆想和 没有根据的推断,力求尽可能真实地展示女道士这一特殊群体的原有形象 和风采。由于篇幅所限,我的研究着重在由唐至宋金这一时期,并着重展 现女道士在不同时代不尽相同的追求和精神面貌。 历史长河,浩如烟海。希望现存仅有的零散文字记载能够帮助我们找 到那些没有家庭保护的、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特立独行的女冠身影。 谨以此书向中国古代妇女们致敬! 刘 杨 壬寅年三月于珠海